谈影响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的重要因素

时间:2022-05-24 04:28:36

谈影响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的重要因素

摘要:国际汉语教师在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还要具备特殊的胜任力,学科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汉语国际推广的职业技能是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 胜任力; 学科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24-001

在加快汉语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软实力的战略中,对外汉语教师能否胜任该任务,其胜任力至关重要。所谓“胜任力”,是指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良好地完成该岗位职责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的组合。这就要求国际汉语教师在具备普通教师的基本素质的前提下还要具备特殊的胜任力。因此提前了解影响胜任力的诸多关键因素,做到有备而来会有助于完成这一使命。

学科知识是对外汉语教师胜任该任务的根本保障。它包括专业知识、交叉学科知识、才艺文化知识。其中专业知识涉及: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并掌握其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技巧和教学规律,此外还要熟悉汉语作为一门外语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英语要能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进行交流。交叉学科知识则在对外汉语推广的教学中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语言学习理论和教育学等理论知识,了解语言学习和习得的过程和规律;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等分支学科为教学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有助于做到教学方法理念正确。缺失了交叉学科的知识就容易使教学目标盲目、教学过程混乱、教学效果低下。才艺文化知识如绘画、烹调、京剧、书法等,好像与课堂关联并不紧密,但在教学中却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目的语学习的热爱。

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科知识,才有可能使对外汉语顺利推广、对外汉语教学才有可能游刃有余。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汉语国际教师的必备素质,这一能力涵盖了教师个人的外语语言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自我调控能力等诸多方面。面对将外国人“请进来”到汉语教学“走出去”的历史转变,对外汉语教学其性质是一种外语教学,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这种教学模式的特殊性,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好的外语语言能力,即外语学习和应用的能力,有了这一交际工具,才能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知识传授及社会交往。表达交流能力包括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的交流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即能够与文化背景和价值理念跟自己不同的学生、家长和同事有效沟通,解决问题。比如能了解家长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并能就学生的进步情况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环境适应能力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能够顺利而有效地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适应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能在异域环境下自我生存、维持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能够享受孤独、忍受寂寞和压力。跨文化融合能力要求能对异国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要求有良好的心态去承认异国文化的差异并容许差异共存。了解学习者国家的文化,融合双方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学知识,认识到外国学生与中国学生在性格、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上的不同,并能适时调整课堂、调整教法。自我调控能力是对工作中的挫折及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坦然面对不确定的交际环境,善于调整心态,勇敢面对文化冲撞或跨文化交际可能带来的不愉快。

职业技能是影响胜任力发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职业技能,即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简言之,是指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在异域、多元文化背景下将我们的母语作为外语教授,在这样的条件下,学习环境、教学对象以及相应的教材、教学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新的环境和条件下保证教学质量,这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更加严峻的挑战。要有效实现教学目的,需要具备组织教学实施,掌握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等能力。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答疑解惑、灵活处理突发状况、有互动技巧和引导能力、能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还要求有良好教学仪态,良好的从业兴趣与成就动机、热爱汉语国际推广,深谙教学规律,教学成果显著。了解异域文化、尊重异域风情,同时也让外国友人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通过对比上述影响汉语国际推广中胜任力的重要因素,对外汉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分析在即将承担的任务方面,自身有哪些优势和不足,哪些具体方面存在何种程度的问题和困惑?并重点对其不足进行剖析和弥补。在学科知识、跨文化交际和职业能力方面再夯实自己的功底。在承担任务之前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做到有备而往,以具有更强的胜任力,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使之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担负新的任务,进而实现对外教师自身的相对完善。这样可以使对外汉语教师有效避免重复性问题,教学中少走弯路,从而有助于汉语推广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注:本论文是河北农业大学社科类课题“英语教师在汉语国际推广中的胜任力研究”的科研成果。课题号SK201105

参考文献:

[1]王红丽,陈海平.国际汉语教师的胜任力研究,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五期

[2]许琳.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语言文字应用

[3]徐建平.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4]易丹,邓杏华.对外汉语教师应强化的五种意识,中国成人教育,2009第23期

[5]赖恒静.我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现状及问题,教育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五期

[6]王静.汉语国际教师胜任力研究

[7]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年

[8]王国安.汉语国际推广与中国文化

上一篇:微博隐患要小心 下一篇:从《说文》到《玉篇》义符“犬”表意功能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