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哈夫Aero Press军用航拍相机

时间:2022-05-24 02:59:43

林哈夫Aero Press军用航拍相机

航拍相机属于专用相机的一个品种,在技术上与普通相机相互借鉴,对推进照相机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林哈夫(Linhof) Aero Press西德军用版本航拍相机(图1)就是众多产品中的一个。

笔者最近有幸接触到一套品相完好、配件齐全的林哈夫Aero Press,整套产品包括机身、卡尔·蔡司80毫米 F2.8 Planar镜头、卡尔·蔡司180毫米 F4.8 Sonnar镜头、林哈夫原配UV、黄镜和遮光罩各一个、两个70毫米电影卷后背、4个70毫米电影卷暗盒、对应两个镜头的护圈、原配铝质携行箱和钥匙。主要配件都有德国联邦国防军的全称BUNDESWEHR或者简写的BW字样。鉴于产品的完整性,笔者对其进行了鉴赏性试用。

我已有一套林哈夫 Technika 70折叠皮腔相机,从机身框架设计上看,这个林哈夫 Aero Press和Technika 70有一定血缘关系。上网搜索资料,发现当年同一时期共有四款相机采用类似机身框架,分别是Technika 70折叠皮腔相机、Press 70新闻相机、Aero Press手动过片航拍相机、Eletric 70电动过片航拍相机。这四个型号都是1960~1970年代初生产的,型号中的“70”有可能是指为70年代设计生产的新系列,也可能是指使用70毫米电影胶片的系列,所以也有人干脆把Aero Press叫做Aero 70。

Technika 70(图2)机身上部带有联动测距取景器,三个焦距的框线同时出现,有53毫米-80毫米-180毫米或65毫米-100毫米-180毫米两种类型,带有视差校正功能。取景器壳体内集成了测光表,不过是独立操作的,不在取景目镜内显示读数,也不与快门或光圈联动。这个型号采用折叠皮腔结构,镜头可以上下升降,左右平移,上下俯仰,但不能左右摆动。后背的基座也通过皮腔与机身框架连接,可以摆动倾斜。后背也能在基座上旋转切换横幅和竖幅。通过以上各种技术运动,调整透视和景深,很是方便灵活,非常适合建筑摄影和商业摄影。正因为如此,这个型号是实至名归的Technika相机(直译为“技术”),国内将Techinka音译加意译地叫做“特艺”,非常贴切。

Press 70新闻相机(图3),顾名思义是为摄影记者设计的。采用固定机身,镜头和后背没有技术运动功能。取景器和Technika 70相同。Press 70分为两个亚型,一种右手位是握把,另一种右手位是类似禄来双反的摇把。林哈夫 Press 70从整体设计和功能特点上看,简直就是放大了的徕卡 M相机,所以也有“大徕卡”的绰号。

Aero Press是以Press 70为基础,将联动测距取景器换为简易框架取景器的航拍改型。因为航拍时的物距通常已经相当于无穷远,框架取景器完全够用,既坚固可靠,成本又低,没有必要采用昂贵精密又比较娇气的联动测距取景器。

出于同样的考虑,与这个航拍机配套的两只航拍镜头都带锁钮(见图4),可以把对焦环锁定在无穷远位置。Aero Press采用和Press 70相同的过片和快门上弦方式,镜头接口也相同,只是前者的镜头内部没有联动测距凸轮,快门也只有B、30、60、125、250和500六个挡位。Aero Press分为两个亚型:早期型采用前后两个框架,80毫米和180毫米取景窗口左右分离的取景器;后期型采用80毫米和180毫米框线同心安装的十字分区取景器(图5)。

言归正传, Aero Press的全套器材都能稳妥地装入携行箱,右下角铭牌标注六行文字,清晰标明器材的各项属性如下:

VERS.-NR. 6720-12-140-8820(仓储编号6720-12-140-8820)

KAMERASATZ,STEHBILD (静态影像相机套装)

LUFTBILDHANDKAMERA (手持式航空相机)

56×72mm(画幅56×72毫米)

BUNDESWEHR(德国联邦国防军)

Linhof MUNCHEN(慕尼黑 林哈夫)

箱内空间由贴有红色绒布的木板巧妙分隔成几个区域,机身、镜头、后背、滤镜和遮光罩等都放置在成型空间内,连180毫米镜头的护圈都是固定在箱盖内侧。内衬木板厚实,箱口镶有厚重的金属框,器材各就各位,盖好箱盖,压上锁扣并上锁后整体相当牢固。

为了应对航拍的震动和颠簸环境,Aero Press在镜头和机身的安装方式上采取了很多特别措施:

(1)机身上可以插接U形护圈,保护镜头不被碰撞;该护圈宽度比镜头对焦环的直径略小,如果要取下镜头,就必须先拔下U形护圈;附件中的长短两个U形护圈分别对应180毫米和80毫米镜头,换镜头也要换对应的护圈。

(2)拿下后背,可以看到机身后部右下角有带一字槽的保险钮(见图6);当一字槽的红点对准机身上的红点时,镜头和机身被锁死,无法拆卸;如果要拆卸镜头,必须用硬币等工具卡入一字槽,将这个保险钮顺时针旋转到头(约60°)以解除保险。

(3)Aero Press机身的镜头接口非常复杂,设置有多重锁定机构(见图7、图8)。接口内安装有一个内径约94毫米、深度25毫米的圆形锁环,锁环上部有镜头释放钮;锁环下面是深度约8毫米的固定卡座,卡座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3个直径4毫米的弹簧销,镜头锁定时,弹簧销弹出与镜头后口的凸缘(见图9)配合将镜头和机身固定在一起;锁环下部有一条上宽下窄的梯形槽,卡座下部也有一条梯形槽,镜头锁定时,两条梯形槽错开,卡住镜头后部侧面的突榫。机身接口内有两个定位孔,与镜头的对应位置有两个定位销配合,防止镜头沿圆周方向转动。

如果要拆卸镜头必须先拔下机身前的护圈;再拿下后背,解除机身后的保险钮;在手握相机、保持镜头向前的拍摄姿势时,从右向左推动镜头释放钮,带动锁环也向左旋转,3个弹簧销缩回卡座,锁环和卡座的两条梯形槽对齐,镜头就解锁了。另外机身接口底面内有两个顶柱,被弹簧预先加压,当镜头解锁时,这两个顶柱会把镜头向上顶起约2毫米,方便卸下镜头。此时锁环自动保持在解锁位置,无法向右推,3个弹簧销保持缩回,锁环和卡座的两条梯形槽对齐,随时可以装入镜头,不会有任何阻碍。安装时,将镜头后部的突榫对准机身的梯形槽,镜头侧面的红点对准机身额头的红点,把镜头推入机身一直到底,镜头后端面压下接口底部的两个触发顶针,锁环在弹簧作用下迅速自动向右复位,两个梯形槽错开,3个弹簧销同时弹出,一起锁住镜头,整个安装过程一气呵成。

镜头安装到机身后,压下握把保险的同时,向前旋转右握把一直到头,机身接口内带凸牙的驱动轴(见图7、8)与镜头尾部带凹槽的从动轴(见图9)啮合在一起,并带动后者同步旋转,这个动作给镜间快门上弦,但这时快门钮被锁定,无法按下去,这是为了防止重拍;再向后旋转右握把回到原始位置,这个动作通过机身和后背内的齿轮组带动卷片轴转动,完成过片,这时快门钮才解锁。上弦并过片后,机身锁定驱动轴,与之啮合的从动轴也不能转动,保持镜间快门的待发状态,只有按下快门按钮时,机身才松开驱动轴,释放镜间快门。

上弦待发时,驱动轴的凸牙和从动轴的凹槽与水平面夹角都是135°(见图7),快门释放后与水平面夹角约80°(见图8)。如果机身和镜头一个处于上弦状态,另一个处于释放状态,驱动轴和从动轴所处的角度也就不同,两者无法啮合,机身和镜头无法安装到一起。只有当机身和镜头同时处于上弦状态,或者同时处于释放状态时,两者才能安装到一起。如此设计,目的是防止误操作。但实际使用中,难免出现机身和镜头处于不同状态的情况,为了节省胶卷,不能对机身空放快门或过片上弦。必须能独立地给镜间快门上弦并保持待发状态,也能独立释放快门。为此,林哈夫在镜头的从动轴旁边开一个小孔,内部设置阻铁。用硬币插入凹槽,逆时针转动从动轴约305°,就可以给镜间快门上满弦,这时阻铁会自动卡住从动轴,使快门保持在待发状态;如果要释放快门,只要用笔尖拨开阻铁即可。机身接口的驱动轴旁边设置有释放针,对应着阻铁的小孔。当我们把上弦的镜头装入上弦的机身,安装到位的瞬间,释放针略粗的底部推开阻铁,而驱动轴凸牙已经与从动轴凹槽啮合,快门由驱动轴控制而不会误放。如果上弦待发状态卸下镜头,在驱动轴和从动轴脱离以前,释放针底部已经与阻铁脱离接触,阻铁回转卡住从动轴,防止快门释放。

Aero Press和Press 70一样搭配Super 禄来胶卷后背(图10),内置计数器,有自动归零功能,使用70毫米电影胶片,一卷可以拍摄50张56×72毫米幅面的照片。Super 禄来后背左上角有一个保险销,遮光插片完全插入后背时,这个保险销会顶住机身内的连杆,使得快门无法按下;拔出遮光插片时,才能释放快门。保险销的旁边是一个外露的传动齿轮,分别与后背和机身内部的齿轮组啮合,组成传动链把机身右握把的旋转运动传递到卷片轴,从而完成过片动作。打开后背时,必须先提起传动齿轮,使它与后背内部的齿轮组脱开,然后旋转手柄开锁,才能把卷片芯取出;当把后背安装到机身时,如果两者不能闭合,是因为上述传动齿轮角度不对,不能与机身内的齿轮组啮合,必须轻推传动齿轮,使它略微转动约半个齿距,然后再次尝试后背和机身应该就能恰好闭合平齐。这时将左下角的手柄向上扳动90°,就可以通过齿环带动3个锁片同步旋转并锁定后背,这种锁定机构与林哈夫其他120画幅相机相同,所以Aero Press和Press 70 可以用林哈夫的120或220胶卷后背。现在已经难以买到70毫米电影卷,能兼容120或者220胶卷后背就显得非常重要了。Aero Press也兼容带毛玻璃屏的林哈夫页片背,因为这种航拍机采用了简易取景器,没有联动测距功能,如果要精确取景和对焦,就要使用页片背的毛玻璃屏对焦,这一点在近距离拍摄时尤其重要。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航拍机的后部曝光窗口是竖幅的,Super 禄来胶卷后背通过传动齿轮固定在竖幅位置,这种后背无法旋转切换横幅和竖幅。而很多林哈夫120或220胶卷后背以及页片背都没有那个齿轮,可以灵活旋转切换横幅和竖幅,使用时要牢记把他们安装在竖幅方向。

明白使用技巧后,笔者就找了个机会到京郊实际拍照,初步感受了一下相机和镜头的素质。这次拍摄带着Aero Press机身、卡尔·蔡司80毫米 F2.8 Planar镜头、原配UV镜、禄来 6×9胶卷后背、毛玻璃对焦屏页片背,胶卷使用富士RDP 100度120反转片。时间在中午,光圈f/11,快门1/250秒。Aero Press机身的右握把旁边设置有快门钮,左握把上装有快门线。这次一律使用了快门线和三脚架。中远距离直接把镜头对焦环设在无穷远,近距离拍摄则用页片背的毛玻璃屏精确对焦。

底片冲洗出来发现每一张都有暗角(图11),研究后发现Aero Press机身后部曝光窗口的黑色塑料消光筒对角线长约98毫米,而且四个角是圆弧过渡的,使得有效矩形的对角线长度小于98毫米,而6×9画幅的对角线长约105毫米。实际测量底片的无暗角区域最大宽度约75毫米,仅仅比这套相机标称的56×72毫米稍稍宽一点。这说明Aero Press机身在原始状态时不能完美兼容更宽的画幅,如果要拍摄6×9画幅只能换掉上述黑色消光筒。不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这只卡尔·蔡司镜头的素质很高,色彩还原真实、层次过渡自然、细节表现丰富,边缘和中心的成像差距很小,几乎无可挑剔。

为了对应航拍的特殊用途,林哈夫 Aero Press采用了很多特别的设计,设置多重保险防止误操作。虽然说起来复杂,但只要稍加留意,操作起来很容易上手,不需要特别的适应期。配套的镜头是优中选优的精品,又因为是军用品,服役时容易损耗,留存下来并且附件齐全的很稀少。因此,该机除具备一定使用价值外,也很有收藏价值。

上一篇:高校涉外旅游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其措施探究 下一篇:论我国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