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褒”讲

时间:2022-05-24 02:56:42

最近一个月以来,若是要细数对医药界影响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葛兰素史克中国(GSK中国)因经济犯罪被调查的事情。

在刚刚过去的8月,一场“乌龙”检测,牵扯多方:8月初,新西兰最品企业恒天然集团宣布2个批次的乳清蛋白中可能存在肉毒杆菌,需要进行全球预防性召回,让包括多美滋、上海糖酒、娃哈哈等众多中国企业陷入了风口浪尖,更让恒天然这一老牌乳企一夜间成为“众矢之的”。8月底,经新西兰初级产业部等部门独立检测确认,此轮召回是一个“乌龙”,原料中并不含有肉毒杆菌。

历时一个月,伤及了多个企业的品牌声誉,最后被证明是一次“乌龙”事件。然而,此事向所有公众提出了一个现实话题:面对食品安全的隐患,企业的信息公开和谨小慎微,有没有“度”?

有不少业内的专家都认为,恒天然此前进行预防性召回并不是过度反应。诚然,对于下游企业而言,这种召回伤害了品牌的声誉。但是,长期来看,在确认了可能潜在的风险后,不允许任何一包奶粉再流入市场,这种信息公开和不计代价的召回,是值得肯定的。

回顾近年来多起食品质量事件中,我国企业要么拒不公布,要么委婉托词,要么直接不承认,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2013年3月湖南“镉大米”事件就已经开始调查,5月却仍然有大米在广东东莞检测出镉超标,而监管部门只公布了数据,第一时间并没有透露具体品牌。2010年,湖南金浩等公司的茶油产品被查出致癌物超标,但政府与企业却选择了秘密召回,甚至还发表“辟谣”声明,最终在媒体和公众的追问下,召回通知晚了接近半年才“姗姗来迟”。

对于恒天然而言,这是不是一个负面事件?毫无疑问是的。那缘何恒天然有勇气敢于“自曝家丑”呢?众所周知,奶粉的质量、强有力的检测、规范的流程,最终都体现了用户口碑上,恒天然权衡利弊,决定用公开去赢得长期的肯定,这是对自己长远声誉的一种保护。

一个公司的两批原料可能出现了问题,导致该国总理差点飞过来道歉,听惯了国内奶粉企业的信誓旦旦,看到这些企业的谦逊和诚实,不免心中难以平静:如果此事发生在中国,我们能否看到一个诚恳的道歉?恒天然的此举在消费者心中是加分还是减分?

对比此次的检测结果,如果恒天然不说,最终会沉入海底,无人得知。主动公开不良信息,需要的是企业的担当,虽然此次事件可能会给恒天然带来百万元以上的直接损失,但长久下来,赢得的是公信力的回报。

而对于我国的企业而言,坦诚也一定是最好的危机公关。信息的公开透明,不仅企业需要,政府更需要。任何时候公众的知情权都应被放在首位,公众需要知道“哪些出了问题”,而长期不说,只会让公众产生“有问题没有告诉我”的疑虑。

乳业是新西兰最大的出口行业之一。当其乳业的声誉可能受损时,他们举国上下都在关注对“国际形象”的影响。对比我国,在很多行业出口在占据主要市场后,国内企业互相竞争、争相压价、忽略质量,最终“两败俱伤”,损害口碑。

实际上,从细节上可以看出这个公司对安全的重视:每次收奶前,需要对牛奶做上百项检测,奶罐的盖子上通过芯片记录了这批次牛奶的所有信息,每批次牛奶的信息都以二维码的形式终身携带,每次移动这些牛奶或者这批次原料制成的产品,都必须先扫描二维码,一旦在不断的检测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刻锁死二维码,这些产品在安全警报消除前无法被再次移动。

再看看新西兰当地的监管:后期检测并不多,我国一个奶企一年要接受4000多次的政府抽检,而在新西兰即使是恒天然这样的大型企业,监管部门也只是每季度抽检一次。主要的监管职能放在前端:几乎每天都有监管人员在奶牛场活动,为养殖人员提供技术支持,90%以上的奶牛都在监管部门的统一系统中记录,其每日产奶的数量和质量都时刻监控,如果某个奶牛场的某只奶牛出现异常,一个电话就能调出来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谓事半功倍。

再进而言之,中国乳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发展舆论氛围?一味贬低外资救不了中国乳业,一味打击和承认落后也救不了中国乳业,中国乳业需要的是:理性的公众、诚实的公开和一刻也不能放松的安全意识。

上一篇:谁走了,谁来了?谁便宜,谁便(bian)宜? 下一篇:瑕疵股权转让问题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