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企业公民

时间:2022-05-24 11:49:11

做好企业公民

连续发生多起员工自杀的事件,令富士康这家顶着“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制造商,全球代工大王,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等多个光环的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局。

有专家说,80、90后是现代大城市中新生打工族,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抗压能力,吃苦能力差,当远大梦想遭遇现实巨大挤压时,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打工者难以承受。这样的分析看似是合理而安全的,不过,自杀事件如此密集连续爆发,又在提醒我们需打开视野,推向纵深思考。

富士康一直奉行郭台铭式的“韧性精神”与“效率文化”的管理方式,虽然执行起来简单有效,但已日益显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迂腐。

治理企业的关键在于人,而关乎“人”的关键是要把每个人当作一个完整的个体,而非固定在流水线某个部位的螺丝钉。富士康的困局,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将绝大多数员工以“长时间的加班,长年累月只机械地做一件事情,不与他人交流沟通”作为生活常态,这就像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下只有执行、不用思考的机械工作方式,直接导致了每一个鲜活的劳动者变成了一个个零散的处在社会边缘的个体,除了挣得微薄的薪水,难以找到生存价值和群体意义。

这与德鲁克当年构想的“工人们需要与同事,主管建立良好而紧密的群体联系,进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作为个人获得认同、社会威望和满足感,建立社会地位和职能”的新社会企业梦想相去甚远。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其工作应当体现人的社会价值,而非仅仅反映成本,效率类的商业价值。

不只是富士康,任何一家进人世界500强的企业,它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更在于其作为企业公民对于社会责任的履行。

我们的年轻记者刘佳认为(她也是80后),企业的升级往往分为三个阶段:单纯挣钱,追求规模与企业公民时期。企业以赚钱为目的不外乎商业本能,只有极富胆魄与远见的企业长于承担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才有可能实现真正长远的发展。

企业公民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企业向前发展的灵魂。在世界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洛克菲勒创立基金会,并提出“上帝给他钱是为了造福人类”的理念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开始逐步认同这样一种观念:一个肩负社会责任的企业应该是在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和客户带来最大利益回报的同时,也对社会各个方面履行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在改革开放之后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们,普遍学会了怎样盈利,但也迫切地需要学会如何迅速融入中国社会,做一个良好的企业公民。如何在非赢利性竞争中胜出,做一个对杜会有良好影响力的公司,和做一个会赚钱的公司同等重要。

一直以来,跨国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问题上表现出高姿态。它们总是乐意把纳税金额,创造就业机会以及支持公益事业作为衡量公司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和他们建设企业公民最好的表现。这些现象可以在理论上得到印证。彼得・德鲁克就认为,“单纯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公司会忽视非常重要的领域,比如研究,培训和福利,只要它的竞争对手在这些领域倾注全力,就会轻易将它击败”。

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优秀的CEO,所追求的不是简单的利润回报,而是长期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尽管企业的杜会影响力和公益形象也许无法用数字化的业绩方式来衡量,但不断担负社会责任却是一项最不可替代的使命。而且,这水是择机,择由捐钱就所能反映的。

上一篇:我们的能源谁来管理 下一篇:智能汽车的信息化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