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兴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2-05-24 11:12:43

电兴奋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摘 要】目的: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电兴奋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治疗和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降糖等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电兴奋治疗和局部肌肉训练等护理。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电兴奋;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208-01

临床上,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则主要是因糖尿病而引起患者支配膀胱的自主神经发生病变而导致其膀胱平滑肌出现麻痹以及排尿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合并症[1]。在患者膀胱内潴留大量的尿液,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导致患者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神经纤维损害,加重其病情。然而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则能够缓解患者的病程。我院对此次收治的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电兴奋治疗,同时实施肌肉训练等护理,取得显著效果,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护理的12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均为我院在2012年3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对患者诊断,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有关糖尿病诊断标准[2]。男性为65例,女性为55例;年龄在54~80岁,平均为(65.0±2.0)岁。患者没有出现前列腺肥大和恶性肿瘤。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血糖水平等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用常规的降糖等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进行运动和饮食等护理。通过给患者讲解相关的糖尿病和并发症等知识,让患者掌握运动和饮食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地安排饮食,给其食用一些低糖和低脂肪的食物[3]。同时增加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进行适当的运动,并防止方式低血糖症状。给患者和家属讲解坚持治疗和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同时指导患者正确掌握胰岛素的使用方法以及对低血糖症状的处理和正确的血糖监测方法。

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电兴奋治疗和局部肌肉训练等护理,如下:

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为此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主动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告诉患者情绪会对血糖造成一定的影响。控制好血糖浓度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增强其治疗自信心。

留置导尿的护理:对于一些尿失禁和尿潴留患者则需要留置导尿管,同时要加强对患者会的护理,每天需要对尿道口进行2次消毒。每次引流尿液

电兴奋治疗:患者处于仰卧位,医生将电疗仪负极电极板放置在患者的下腹部膀胱区域,正极则放置在患者骶神经运动支相对应位置。电极使用的布垫面积为:25cm×20cm,2次/d,15min/次。在治疗时,要告诉患者做意念排尿,注意防寒,避免受凉[4]。

局部肌肉训练:告诉患者会处的肌肉要进行缓慢而有力的放松和收缩,20~30次/min,需重复进行3~4次。在训练前,告诉患者饮水200~300ml[5]。

腹部膀胱区按摩:护理人员使用掌心放置在患者的腹部膀胱区域,向左右进行轻柔3~5min,然后再从膀胱最高处向下顺时针方面进行按摩5~10min,2次/d。

1.3疗效评价标准

痊愈: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同时患者恢复排尿功能,排尿后进行B超显示,膀胱的残余尿量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AS16.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或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排尿过程是需要经过很多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完成,比如尿道的平滑肌和尿道以及尿道周围肌肉等具有快和慢收缩等相互作用而完成。然而对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来说,患者由于受到病变的影响而累及到交感以及副交感而导致患者出现排尿功能障碍。此外,对于热能表患者来说,其长期高血糖状态下,使得患者的感觉通道受到一定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的腰骶部排尿反射弧的敏感性出现减弱。然而对患者采用电兴奋治疗,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骶髓神经运动支进行直接刺激,进而使得逼尿肌出现收缩,同时有效地促进患者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功能恢复。此外,对患者进行会和腹肌等肌肉训练,使得患者的逼尿肌反射能力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得尿道括约肌作用得到加强,提高患者的反射弧敏感性。

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在贮尿期,其的逼尿肌处于松弛状态下,膀胱内压则保持为低压,括约肌出现持续收缩,保持为闭合状态,而尿道压力高于膀胱压。当人体在排尿时,其的逼尿肌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并且其的尿道括约肌协同松弛,使得尿道压力低于膀胱压,出现排尿。对患者留置尿管,在夹管期间,对患者进行电兴奋治疗和会肌肉收缩训练。此时要对患者的膀胱区的充盈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要根据患者膀胱的情况来开管,避免出现过度充盈情况而应该到膀胱功能。经过此次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5.0%(57/60)明显高于对照组81.7%(49/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对糖尿病神经源膀胱患者采用电兴奋治疗和局部肌肉训练,有效地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季琴.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膀胱康复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2,11:145-146.

[2] 白博丽,高兰平.高压氧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16:127.

[3] 白博丽,高兰平.高压氧治疗糖尿病神经源膀胱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3,03:315-316.

[4] 马云富,张洪涛,尹凯,邢贞.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术后脊髓再栓系的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5:74-75.

[5] 何其英,张世辉,杨玉仙,张晓玉.真空采血管在老年难治性窦道伤口治疗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1,05:758-759.

上一篇:高血压的干预及护理体会 下一篇:面部防护罩对手术室医护人员预防血源性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