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干部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时间:2022-05-24 08:01:56

农村干部管理机制问题研究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存在问题;思考和建议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强监督、重考评,实行目标管理、推行“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实现农村干部“收入有合理待遇”、提高政治待遇,实现农村干部“干好有发展前途”、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农村干部“退岗有一定保障”、“定”与“有”不平衡、政治进步较难,发展前景窄、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个别村干部仍有后顾之忧、进一步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增强村干部紧迫感

、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让村干部“干有所盼”、进一步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让村干部“老有所养”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村干部身处农村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带领广大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排头兵”。如何进一步完善提升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使他们精力集中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课题组从6月中旬开始,历时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县13个乡镇39个村,通过个别谈话、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了集中调研。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我县共304个行政村,1094名农村干部,其中村党组织书记266名,村委会主任304名,书记、主任一人兼262名。近年来,我县在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近两年来,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提升。主要做法如下:

(一)强监督、重考评,实行目标管理

一是明确职责。进一步完善了村“两委”干部三年任期责任制和年度目标责任制,为全县所有村“两委”干部建立了目标任务台帐,按照“当好方针政策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农村建设组织员、带头发展领航员、破解难题战斗员”的“五员”要求,将村“两委”干部各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明确了完成时限。二是加强考核。制定出台了《关于农村“两委”班子和“两委”干部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从经济建设、党建工作、社会民生和稳定工作等方面对村“两委”班子和村“两委”干部进行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村级办公经费发放、“两委”干部基础职务补贴发放和养老保险财政补贴挂钩,实行以绩定级,以级定酬。

(二)推行“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实现农村干部“收入有合理待遇”

统一推行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的结构补贴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农村干部工资发放管理工作,推动了村干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落实。一是规范管理发放,基础职务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到位。县委组织部在县联社开设“村干部工资专用账户”,为全县农村“两委”干部开设个人结算账户,设立联网存折“一卡通”,实现了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按月银行化发放。基础职务补贴标准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每人每月508元,其他“两委”干部每人每月305元。2009年上半年,全县共发放农村干部基础职务补贴210万元。二是强化激励约束,目标考核与绩效补贴直接挂钩。绩效补贴发放与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挂钩,考核为基本称职的每月最低补贴标准不低于50元,考核为称职、优秀的每月最低补贴标准不低于80元、100元,由乡镇筹资年底前一次性发放。补贴标准由乡镇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自行确定,但不得低于全县最低标准。2009年,我县经济条件较好的沙岭子、贾家营、赵川等乡镇的村干部绩效补贴每人每月达到400多元。三是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为鼓励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特别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县委明确提出:对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且年增长率10%以上(出售集体固定资产、征地补偿收入的除外)的村,年终对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进行一次性奖励,奖励金额为集体收入年增长额的10%,由乡镇审计核实后,从村集体收入中列支。2008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有61个,占20.1%,较上年增长10%以上的村36个,集体经济创收奖兑现人数26人,人均兑现金额3300元。

(三)提高政治待遇,实现农村干部“干好有发展前途”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参政议政制度。县委通过合法程序,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议政能力强的农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目前,全县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村干部达585人。其中,担任县以上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农村干部49人,为农村基层干部参政议政创造了有利条件。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书记郭建仁同志,被选举为省人大代表,代表全市农村干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成为优秀农村干部的代表。二是建立优秀农村干部选拨任用机制。制定了《关于加强“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办法(暂行)》等文件,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2007年12月,按照《河北省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在严格考察的基础上,县委将带头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发展玉米种植、奶牛养殖等主导产业,带领村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增收致富的东望山乡常峪口联合党总支书记郭建仁选拔为乡党委委员。2008年,我县组织6名符合条件的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全省农村干部公务员考试,其中洋河南镇赵家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永忠通过了省招录乡镇公务员,现已办理了录用审批手续。三是加大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的选树宣传奖励力度。近年来,县委大力实施“典型培树工程”,积极抓好各类典型的培树和宣传工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时代先锋》专栏,先后举办了“发挥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本色”报告会、召开了“‘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现场会”。今年以来,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了基层党建“十面旗帜”,重点培树5个“党建示范乡镇”、32个“党建示范村”、10个“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10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100名农村党员“双带”标兵,对全县涌现出的各类先进典型特别是农村干部典型进行宣传,“七一”进行集中表彰。同时,县委认真总结各类典型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积极向市以上新闻媒体反馈。典型的选树宣传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全县农村干部干事、创业、为民的信念和决心,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起到了弘扬正气、激励人心、鼓舞干劲的积极作用。

(四)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农村干部“退岗有一定保障”

县委提出,从2007年开始,利用4年时间,由县财政、乡镇财政、村集体收入和个人分别按照20%、20%、20%和40%的比例承担养老保险费的办法,为全县农村干部全部办理养老保险,解除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2007年和2008年,全县共为269名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办理了养老保险,共缴纳保险费近400万元,县、乡财政共承担近160万元。今年以来,为全县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两委”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实现了应保尽保,彻底解除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此外,我县还建立了农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对正常离任、尚不能享受养老保险的村党组织书记,由乡镇财政列支专项经费,可根据任职年限及贡献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补贴标准为1000—5000元,具体标准由乡镇自行确定;建立了村干部定期体检制度,每年由乡镇组织所有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健康体检,所需费用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建立了重大节日慰问制度,县委坚持在每年“七一”、春节等重大节日,通过发放慰问信、慰问品(金)等形式,对全县广大农村干部、党员以及先进模范人物及其家属进行慰问,今年“七一”前夕,共发放慰问金61900元。

二、存在问题

在建立村干部管理激励保障机制方面,我县虽取得一定成效,但通过调研走访,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定”与“有”不平衡

注重“三有”,而对“定”的要求不够。近年来,特别是今年4月份省市基层组织工作调度会后,农村“两委”干部基础职务补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进一步实现了“收入有合理待遇”,农村干部岗位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但在村干部管理方面,力度还不是很大。由于我县面积大,偏、远村较多等多种原因,对村干部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出现了部分村干部只领补贴,却不在岗,或在岗不谋事的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二)政治进步较难,发展前景窄

村干部是村官,不是国家公职人员,在提拨录用上基本是只能下不能上。近年来,虽然提出了从“一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担任乡镇领导干部,从村党组织书记中招录乡镇公务员,但是,进入乡镇机关、招录公务员的标准越来越高,即使是优秀的村干部也难以逾越这道鸿沟,很多村干部因为年龄、学历或任职年限某一方面的缺陷而被拒之于公务员考试的门外,个别村干部逐渐产生“到顶”思想,认为干得再好也不过是村党支部书记。转干无门,提拔无望,导致部分村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政治荣誉感不高,觉得没有前途,影响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三)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个别村干部仍有后顾之忧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在职村干部已超过了参保年龄(男60岁、女55岁),这部分村干部不能参加养老保险,使他们感到退岗后没有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一些村干部工作多年,有的工作年限已有二十多年,由于种种原因刚刚离开了工作岗位,他们曾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部分村干部也不能参加养老保险,虽然他们享受了一定的离任生活补贴,但较大的反差使他们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不平衡。

三、思考和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增强村干部紧迫感

一是完善选任机制。明确村干部任职的岗位条件,对发展较快的村,要以更高的标准选人;对社会治安较差、干群矛盾突出的村,由乡镇党委逐村研究,制定标准,因岗选人;对无合适人选或选不出村书记的村,采取乡镇下派等方式配强村班子。探索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村干部的办法,拓宽选人渠道和视野,扩大群众参与程度,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二是健全考评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年度目标管理机制和村“两委”干部目标任务管理机制。完善《考核意见》,严格乡镇党委对村“两委”班子和“两委”干部年度目标考评。组织开展半年及年终村党组织书记双向述职活动,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同时,加大县级对乡镇实施村干部考评机制的指导监督力度,保证绩效考评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让村干部“干有所盼”

拓宽村干部成长进步的渠道,制定优秀村干部“上挂”制度,对“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村干部,通过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等程序,可“上挂”乡镇党政副职。加大农村干部参政议政力度,推荐提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书记,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对因年龄、学历等原因不具备考录乡镇公务员条件的优秀村干部,可适当放宽考录条件或在乡镇有空余事业编制的情况下公开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

(三)进一步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让村干部“老有所养”

一是建立村干部退休补助机制。因年龄问题(男60岁、女55岁)未能办理养老保险,且连任村干部达到一定年限的,退休后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具体金额可根据当地经济状况确定。二是健全村干部离任补贴制度。因村班子职数限制或本人自愿申请,经过乡镇党委批准正常离职以及在换届选举过程没能连任的村干部,在离职后,采取一次性补贴的方法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被处以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被依法免职、受到刑事处罚及未经组织批准擅自离岗、离职、辞职等情况的不能享受补偿。

上一篇:培养学生提问创新教育飞跃论文 下一篇:制度变迁国内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