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不可“与民争名”

时间:2022-05-24 06:06:11

过去的一年中,常见媒体曝出官员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在我看来,官员的隐性利益分两种,一种是物质上得到好处,另一种则就是获“名”了。

这种“与民争名”对社会各方面都非常不利。尤其对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有^会认为如果一个官员在某一个领域确实有很高的水平,那么,对他获得的一个“头衔”,就不属于隐性利益。我认为,无论这个官员在某一个领域的水平如何,无论评选是不是公正,官员都不可以“与民争名”。

我们不排除一些官员在某一方面会很有造诣,但要获得“名”,除非那个领域是他一直以来的主业,例如:高校的校长、科研院所的领导、医院的院长及作协的主席等。但是,自从他成为党政官员的那一天起,他的主业就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一个官员,当好官是最关键的,其他的只能算作业余爱好。

对这个观点,有的官员可能提出反对意见,会说“我有这个水平,凭什么不能参评?大家要一视同仁。”其实不然。作为官员,理应受到多一些的限制,这就如同针对官员的财产申报制度一样。因为在官员的位置上,获得不当利益的可能性要比一般老百姓大得多。

在国外,官员是不能参与一些头衔的评选。在隐性利益上,会受到很多限制。例如:美国的前国务卿赖斯,博士毕业之后就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是前苏联问题的专家。受到小布什的邀请后,她立即就辞去了斯坦福大学的工作。其间,一直安心自己的本职,并没有在斯坦福大学兼职任教。当她卸任以后,才又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这个例子就很好的说明了,在美国,官员必须专注于自己的本职,精力有限也不允许再兼顾其他。

隐性利益中的“与民争名”往往更具隐蔽性,获“名”的官员可以说他经过了评选,评委也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是按照公正原则来进行的,所以很难被抓到大的把柄。物质上的“利”很容易被看到,但社会对“名”的认识度还很低,因此限制隐性的“名”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政府应该制定一些具有可实操性的措施来限制,从制度上明确规定掌握着公权力的官员不能“与民争名”。廉洁自廉不但是物质上的,还要做出“名”上的限制。

上一篇:期待专家型社会 下一篇:中国当前的经济属于哪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