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时间:2022-05-24 04:52:23

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摘 要: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需要针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监管,进而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显然当前在施工的各个阶段,工程质量监督都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经过深入的思考,发现当前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策略,这样才能为确保工程质量奠定基础。为此,文中将展开分析,提出改革建议。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督 管理问题 改革策略

各类工程是社会建设过程当中的重要构成,对于各个领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大影响。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各领域竞争激烈的前提下,工程质量代表着竞争力,是确保行业良性发的关键。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应当更加严格的落实质量监督工作,以确保工程质量。文章中将主要针对质量监督工作展开思考与讨论,为工程效率及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的参考。

一、工程质量监督内涵分析

当前,在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企业竞争愈发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为确保行业的良性拓展以及健康的进步,应当提升对于质量监督的认识,确保对每个施工细节都进行严格谨慎的监管,提升监督的实效性和合理性,才能保证工程最终取得社会的认可与支持,可见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意义。但工程监督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是一项贯穿施工全程的、具有很强复杂性的、关系重大的工作。特别是对于危险性较高的电力工程及高层建筑工程等,监管工作的落实,决定着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能否得到保障。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毫无疑问应当将施工监管放在首要位置,这样才能保证在工程进行中不会发生工程事故,施工完成后工程质量不会受到大众的诟病,不会因质量问题而导致后续出现危及民众生命安全的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意义真正体现出来,利用优质的工程,促进行业自身的发展,获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促进我国工程领域整体的竞争力提升,让我国的工程领域能够在国际工程领域当中有更高的地位。

二、工程质量监督弊端分析

(一)前期准备环节问题分析

准备阶段,是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的阶段,规划、勘测、设计、采购等环节的整体质量,决定着后续施工的实际质量。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只有更加重视对这一阶段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保证勘测环节数据精准全面,设计方案合理规范,材料采购、检测及管理更加严谨,这样才能让后续的实际建设过程更加顺利。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监管意识的缺乏,是导致这一阶段施工监督工作始终无法精准落实的主要原因。

(二)实际建设环节问题分析

实际的建设阶段,是让工程实际成型的重要过程,这一环节当中,每个环节的工作是环环相扣的,牵一发动全身,所以每个环节都应当得到实时的、严格的、全面的监督管控,才能有序的进行,而且不对其他环节产生影响,但是多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对于监督协调的认知普遍是不准确的,而且由于注重成本缩减,所用的监督技术也并不符合时代需求,这会导致实际建设环节失去控制,更加混乱。

(三)后期收尾及维护工作

工程建设的完成,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成,竣工阶段的检测、废料的处理,后续的维护,都需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的重视,工程能否长久稳定的运行,寿命能否得到延长,这都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有很大关系。但如果缺乏责任意识,那么这些后续的监督管理环节便也无法谈及。

三、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改革建议

(一)完善前期监督管理,为施工奠定基础

规划、勘测、设计、采购,前期的每个环节能否保质保量,都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密切相关。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管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以严谨全面为基本原则,针对每个阶段的实际施工情况及相关数据进行考核及分析,这样能够为后续施工奠定更好的基础。针对勘测环节,应当注重勘测环节所得数据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环境数据应当包含更多方面,不仅应当包括温度、湿度、土壤类型等基础的数据,还应当包含土壤酸碱度信息、灾害频率数据、有这些数据作为基础,后续的设计才能够更加精准,施工才能更加规范。针对设计环节进行监督,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应当更加注重新技术的融入,只依靠对图纸的监督,无法完全了解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以应当积极应用BIM技术,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工程实景建模,才能让工程数据更好的结合起来,体现出设计的合理性。针对采购环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更应当以严格的规章以及严谨的要求,确保相关部门能够针对设计方案合理选材,并且选择资质优秀、口碑良好的供货商达成合作,在材料进场投用之前,更应当严格要求对于材料进行严谨的检测,合格材料才可进场投用。这样才能够为施工奠定基础。

(二)严谨监督实际建设流程,确保施工的合理推进

工程实际建设过程,是让工程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普遍最为重视的过程,但实际上多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最为重视的都是施工的进度,因为尽早完工,相关的工程方才能尽早获得利益,但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即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不愿正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影响着相关公司和企业的生存发展。所以应当更加重视对实际建设环节的监督,才能够让工程的质量真正提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当前现金的监管技术,对施工全程进行不间断的全方面管理。应当在施工F场的各个部分安装监控摄像头,通过管理端来随时对施工进程进行了解与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每个作业面的细小隐患都能第一时间被发现,并及时解决。除此之外,还应当融入物联网技术,利用感应装置,对视对现场施工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在出现工程事故时第一时间发出预警,这样才能保证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除此以外,监管规章的完善也十分重要,有了针对性的、全面的,且具有权威性的管理规章,员工才会开始规范自身的工作,这是十分重要的施工要点。也应当充分了解到,才能提升施工质量。针对每个环节,都应当制定包含更多细节的规章内容,让员工的施工方向更加明确,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规范性。

(三)注重后期监督管理,确保工程长久稳定运行

根据《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工程的竣工验收过程中,需要关注执行验收的标准的情况、验收程序、组织形式以及验收条件,并且在一定时间内,要求将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提交到相应的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机关。工程建设过程的结束,是工程服务过程的开始,所以监督工作也并不是在工程建设结束时便已经结束的。竣工验收、废料处理、后续的工程维护,这些环节都是在工程建设结束后开始的,所以监督也是从这时开始的,而这些也都是与工程质量密切相关的环节。所以只有时刻不放松警惕,在施工结束之后,严谨对待竣工检测,最终得出最真实且全面的检测结果,谨慎落实废料处理工作,最大程度缩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后续严格监督对工程的维护及检修,确保工程的稳定运作,这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必要步骤,也是应当充分重视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质量因素。需要以前瞻性的视角去规划、去落实,才能够真正保障工程的质量稳定。

结语

工程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工程建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环节。为确保工程质量的提升,必须要认真对待对施工全程以及后续维护管理工作的监督,以严谨负责的态度,针对每个环节的监督工作进行规划,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真正得到提升,为工程的稳定运行奠定扎实的基础,以高质量的工程促进自身的发展,体现出自身的技术实力,保证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立足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黄卫东,阎小虎,胡胜斌,谭颖.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工作的沿革及现状[J].工程质量,2013,(07):1-9.

[2]付光辉,刘明亮,缪汉良.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面临的问题与改革策略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15):197-199+208.

上一篇:浅议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方式 下一篇:简述智能化变电站在提高电网运行安全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