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意识最难得

时间:2022-05-24 03:59:59

忧患意识最难得

同志“七一”讲话的一大亮点,就是突出强调忧患意识。锦涛同志不仅号召全党同志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指出“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而且第一次明确提出当前党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忧患意识是学习的一个重点

“四大危险”的提出,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四个“不等于”,即党“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之后,同志再次代表党中央向全党发出的警示。在党欢乐的节日里,在党90岁生日时,有如此的忧患意识,实在是难能可贵!增强忧患意识,理应成为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的一个重点。

“七一”前夕,中央政治局委员同志在广东省委纪念建党90周年的活动中,引人注目地讲到:对于一个成熟的执政党,学习和重温党的历史,增强忧患意识比只是歌颂辉煌更重要。不要让鲜花掌声淹没群众意见,不要让成绩数字掩盖存在问题,不要让发展成就麻痹忧患意识。同志这段话反映了我们党内健康力量的一种声音,反映了一切真正热爱党关心党的人们对党的深切期望!而这正是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对全党同志提出的要求。一个老人过生日与一个党过生日是根本不同的。一个老人过90大寿,人们往往都要拣好听的话说,拣歌功颂德的话说,祝他长命百岁;而一个现代政党过90岁生日,则更需要直面当下、理性反思、总结经验、修正错误,以利继续前进。

我们应当忧患什么

忧患意识,我们应当忧患什么呢?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讲得很多,例如:“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又如:“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如果腐败得不到有效惩治,党就会丧失人民信任和支持。全党必须警钟长鸣”,但最值得忧患的,是我们党安身立命的基础――党群关系。“七一”讲话多处浓墨重彩地讲到了党群关系问题,并且特别强调:“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直面现实,我们应当清醒看到,今天在党群关系上还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例如削弱党群关系,腐败现象败坏党群关系,贫困问题影响党群关系,社会矛盾困扰党群关系,特权泛滥危害党群关系。今天,一个稍微深入社会生活的人,都容易感受到部分群众对党的埋怨之声、不满之声。这些,都严重损害着党执政的合法性,是需要执政党高度警醒的。

我们过去常说,我们党成为执政党,这是历史的选择。这是正确的。但我们却不能老抱着“历史的选择”不放。因为历史的选择毕竟只能说明历史,说明过去,历史的选择毕竟只能在一个时期有效,不可能长久维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人民对执政党,并不是一次选择定终身的。人民总是要根据他们的现实感受、内外比较、心理认同来选择执政党,选择他们的利益代表。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党内外积怨甚多的反腐败问题及特权问题,不能解决共同富裕及贫富悬殊问题,不能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解决公平正义问题,不能解决对权力的监督问题,久而久之,人民群众对执政党还会有多少心理认同呢?人民群众还会自觉自愿地选择我们党吗?

可惜的是,党内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还缺乏这样的忧患意识,身处执政地位,还有不少盲目的优越感。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三代以后,老实说,现在有一些党员的理想信念与共产党所信奉的崇高理想和优良传统已相去甚远,立志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当然不乏其人,但也有一些怀着升官发财动机的人和投机者混入党内。这些都不可避免地损害着执政党的合法性。

勇于担当,做一个奋发有为的人

面对这一切,作为党员,或者一个领导干部,我们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呢?我以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担当精神。所谓忧患意识,实质上就是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奋斗意识。这种意识的一个集中体现,就是勇于担当,就是“七一”讲话中所说的:“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应少一些等因奉此的遵循,多一些独立思考的创建;少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多一些思想自由的火花;少一些安于现状的沉稳,多一些改革创新的冲动。

贯彻“七一”讲话,最主要的,就是要实实在在地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创新。我们在这方面有太多的事情要做!尤其是,要破解四川又好又快发展的难题、扎扎实实推进各项工作。

不管你参加的社会活动再多,也不管你身上的各种头衔、各种荣誉再多,但最终是要靠出色的、被社会公众所认同的、对党的事业有益的成绩说话。这才是我们真正安身立命的东西。只有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前进,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

上一篇:“以人为本”,永远和人民在一起 下一篇:川渝合作的广安“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