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8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05-24 03:35:49

两种宫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82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优于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2月到2005年8月施行宫腔镜电切息肉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共82例,其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11例、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71 例。合并月经过多69 例、贫血24 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8例、有生育要求者9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39 ±6) 岁;且均行术后随访。结果 82 例中行宫腔镜电切息肉术52例,行宫腔镜定位摘除息肉术30例。69 例月经量过多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53例、术前贫血患者,术后2~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9例不孕症术后6例妊娠。11 例绝经患者术后无异常出血。术后随访3年,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复发者1例,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复发者2例。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均为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方法,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有术中出血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明显优于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术

子宫内膜息肉(EMP)是子宫内膜基底层受雌激素影响的局限性增生,慢慢向上生长突出子宫内膜表面。初起时基底宽,以后逐渐形成蒂突向宫腔。息肉可单发或多发,小者1~2 mm,大者可充满宫腔。主要引起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增多,甚至不孕和癌变。目前,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原则是:摘除息肉,消除症状和减少复发。宫腔镜作为诊断和治疗宫内病变的金标准已被临床证实,并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宫内病变[1]。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现将2002年2月以来,本院采用宫腔镜直视下电切子宫内膜息肉和宫腔镜定位下摘除子宫内膜息肉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共计82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2月到2005年8月本院共行宫腔镜检查并经术后病理学确证为子宫内膜息肉者82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39 ±6) 岁,其中35~50岁50例(占61%);其中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11例、生育期子宫内膜息肉71 例。合并月经过多69 例、贫血24 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8例、不孕症者9例。

1.2 子宫内膜息肉诊断标准 ①宫腔镜检查:镜下可见单个或数个大小不等、有蒂柔软的赘生物,小者1~2 mm,大者可充满宫腔,表面呈粉红色或桃红色,有淤血时可呈紫褐色,加压膨宫时,赘生物颤动而不脱落[2];②病理:大体标本一般直径约2~3 cm,表面灰红,半透明状,比周围黏膜韧,顶端常有出血及糜烂;显微镜下内膜息肉是由内膜腺体及间质组成的肿块,有蒂向宫腔突出。

1.3 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常规术前检查与准备,术前4~6 h禁食水,并于术前3~4 h于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片400 ug以软化松弛宫颈。因术中麻醉,术后应禁食10 h后进流食,术后常规给予抗炎治疗3 d。

1.4 手术方式 术中B超全程监测,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或鞍麻。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术野冲洗、消毒、铺巾、导尿,括宫术后置镜再次检查宫腔。30例患者采用宫腔镜定位后行卵圆钳钳夹息肉,而后以电切环、滚球电极电凝息肉根部以止血破坏息肉基底部。另52例患者在宫腔镜直视下用电切环自根部完整切除并取出息肉;同时行息肉基底部浅层内膜切除,即切除内膜功能层,镜下可见多数内膜腺体开口(其中11例绝经后患者,行息肉切除的同时行内膜剥除,即用滚球电极电凝破坏内膜功能层和基底层)。术中注意生命体征监测。糖尿病患者膨宫掖也为5%葡萄糖液(按1:4加胰岛素对抗)。

1.5 随访 常规于术后第1、3、6、12、18个月门诊随访,以后每年随访1次,了解月经改变、息肉复发及受孕等情况。必要时行阴超、宫腔镜复查。

2 结果

2.1 两组82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两种术式术中情况比较见表1。

2.2 疗效评价 两组82例患者均住院3~4 d, 69 例月经量过多者,53例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术前贫血患者,术后2~3个月血红蛋白恢复正常。9例不孕症中,4例术后5~9个月受孕,现已分娩。1例于术后8个月受孕现妊娠5个月,1例术后1年受孕妊娠4个月流产。11 例绝经患者术后均无阴道不规则出血。术后平均随访23个月,宫腔镜定位后摘除息肉术后息肉复发2例,复发率 6.67 %。宫腔镜直视下电切息肉术息肉复发1例,复发率1.92%。

2.3 手术后远期并发症 两组术式无一例感染、大出血、宫腔粘连、周围脏器损伤、过渡水化综合症等发生。子宫内膜息肉术后病检均为子宫内膜息肉。

3 讨论

宫腔镜手术具有不开腹、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极少和不影响卵巢功能、保留子宫及保留生育功能等优点。子宫内膜息肉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和不孕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见于35岁以上的妇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升高,围绝经期前后发病率最高,以往药物治疗多数效果不佳,严重者甚至切除子宫。其所致不孕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子宫出血、胚泡种植异常有关。国内学者报道[3],对不孕症者行宫腔镜检查,证实子宫内膜息肉占宫内病变所致不孕症的19%,息肉切除后,妊娠率增加。本文9例合并不孕症患者中,息肉切除术后1年妊娠率达66.67%。故笔者认为息肉切除术后,可提高受孕率。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应用,为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宫腔镜定位后即行子宫内膜息肉钳夹摘除术,方便快速,并发症少,被广泛使用,但易使组织破碎不利于组织学诊断,且不能去除息肉基底部而复发率高。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定位准确,手术范围局限,出血少,效果确切,尤其切除了子宫内膜基底层的息肉根部,明显降低了息肉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的可能性。虽然本组有1例出现子宫穿孔,但这例患者为绝经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萎缩,子宫后位且子宫壁薄。术中发现穿孔,立即停止手术,并应用抗生素、缩宫素治疗1周,患者无特殊不适,1个月后复查B超,子宫恢复正常。可见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术有其绝对的优越性,是有效、可行,其他术式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Konig M, Meyer A, Aydeniz B, et al. Hysteroscopic surgery complications and their prevention. Contrib Gynecol Obstet,2000,20:161-170.

[2] 夏恩兰.妇科内镜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58-560.

[3] 杨青,徐望明.宫腔镜对子宫腔内不孕病因的诊断价值.生殖与避孕,1998,18:87-90.

上一篇: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的分析和治疗 下一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筛查巨泌乳素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