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时间:2022-05-23 10:31:57

剖宫产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心理的影响。方法:对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术前访视、术中观察、术后随访。结果: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为紧张、恐惧和焦虑。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助于产妇心理放松,稳定患者血压和心率,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关键词】剖宫产;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283―01

虽然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而健康的过程,是人类一种本能行为,产妇和婴儿都具有潜力主动参与并完成分娩过程。但是许多危险也会突然发生而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术前术后对产妇均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及不适。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成功的保证。因此,剖宫产手术前后对产妇加强护患沟通、密切护患关系、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极其重要。

1一般资料

98例孕妇,年龄21~37岁,平均28.4岁;初产妇71例,经产妇27例;足月产84例,过期产10例,早产4例;麻醉方式:硬膜外持续阻滞麻醉。通过对剖宫产产妇的不良心理状态采用术前访视、术中观察、术后随访。孕妇均顺利剖宫产,无并发症出现。

2 心理分析

2.1 恐惧心理90%的产妇都存在有恐惧心理,主要原因是对手术、麻醉不了解,手术室环境陌生,部分产妇听到过有关手术失败的事例,产生了负性心理,致使她们害怕术中疼痛难忍,担心母子生命安全,唯恐麻醉影响胎儿智力及术中发生意外带来伤残等。

2.2 沉重心理占24% ,经济条件较差的产妇,手术费用造成她们沉重的心理负担;其次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担心婴儿性别不理想,生女孩不能传宗接代,害怕要再生还要再手术;还有的就是担忧术后生活不便及切口疤痕影响美观。

2.3 焦虑心理80%的产妇对自身异常产的认识不足,尤其是急诊手术者思想上缺乏准备而出现焦虑情绪。主要表现为精神紧张、过多询问、肌肉僵硬或颤抖、血压升高、脉搏增快。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接待产妇时态度要热情。为产妇营造一个优、雅、舒适、安静的分娩环境。根据临床检查,当孕妇知道要选I择剖宫产的方式分娩婴儿时,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孕妇进行交流沟通,耐心听取孕妇提出的问题,针对孕妇的心理,进行详细解答。向孕妇介绍主治医师和手术过程等情况,对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安全问题进行详细解释,让孕妇对手术过程有清晰的了解。同时向孕妇说明术前需要准备的情况,取得孕妇信任,让孕妇树立信心,顺利配合手术,帮助孕妇解除术前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孕妇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手术。

3.2.术中心理护理:手术开始后,护理人员尽可能采用各种方式转移产妇的注意力,必要时可与产妇进行交流,或者运用肢体语言对产妇进行鼓励,有不适时及时给予处理,同时就手术进展情况与产妇进行交流,以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使产妇能理解并配合手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3.3 术后心理干预手术过后,产妇需要了解手术的效果和孩子的安危。因此,产妇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后,医护人员应当态度和蔼可亲,及时告知产妇手术顺利,母子平安,达到预期目的。产妇对手术结果感到安心和满意,有助于术后恢复。术后常见问题是刀口的疼痛,缓解疼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及时向产妇及家属解释产生疼痛的原因、程度及持续时间。疼痛不仅和手术切口、镇痛剂的应用等因素有关,而且和产妇自身某些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产妇注意力集中在伤口,情绪紧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等因素都可加剧疼痛的感觉。护士还应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以减轻产妇的疼痛,还应保持病室安静,光线柔和 各种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做到“四轻”,减少不必的刺激。当产妇清醒时,可以用其感兴趣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安慰鼓励产妇以及应用暗示等方法,都可以减轻疼痛。

4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1】,其对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缓解医患关系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积极主动的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但能及时缓解产妇的焦虑或紧张情绪,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使产妇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情,从而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使手术顺利完成。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能显著缓解产妇焦虑抑郁,能减少术后寒战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加强对剖宫产产妇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凡.对剖宫产妇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7,4(3):78.

上一篇:论献血反应及其护理措施 下一篇:浅谈层流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