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天空的堕落天使

时间:2022-05-23 08:56:01

向往天空的堕落天使

美国当代文坛大佬约翰・厄普代克(1932―),不仅把美国国家图书奖、欧・亨利短篇小说奖、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书评家协会奖等悉数收入囊中,如今73岁的他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之一,有望成为美国第12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从1959年至今,厄普代克共创作了20部长篇小说,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是“兔子四部曲”,对其余16部或许还未曾谋面和耳闻。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以内容的严肃和形式的高雅而著称,但1994年问世的《巴西》却是个例外,这是一部内容严肃但形式接近通俗文学的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耐读性。

女主人公伊萨贝尔是一个漂亮的巴西白人女孩,即将迈入大学校门,她的父亲是外交官。男主人公特里斯陶是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黑人青年,平时靠小偷小摸勉强度日,他的母亲是一个黑人。在海滩上,18岁的伊萨贝尔和19岁的特里斯陶邂逅后不久,就旋风般地完成了肉体的结合。“聪明”的读者猜想厄普代克要为美国人讲述一个美国式的快餐爱情:一个涉世未深的白人女孩为了寻找短暂的刺激,如何和一个黑人男子逢场作戏。但故事的发展却让我们不得不承认都中了厄普代克的叙述圈套。

一个前途无量的白人女子要嫁给一个没有前途的黑人小混混,上流的白人社会自然要百般干涉,而长期被等级和种族观念束缚的黑人群体也是冷嘲热讽。特里斯陶的黑人妈妈比伊萨贝尔更不相信这会成为可能,她预言这对年轻人的爱“若能保持到结束,也就不错了”。特里斯陶的弟弟更是嘲弄哥哥简直是在大白天做梦。

伊萨贝尔被父亲派来的保镖“带回”了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而特里斯陶则留在了圣保罗的汽车制造厂做工。三年过去了,伊萨贝尔似乎渐渐融入她的上流社会,连聪明的读者也以为她已经忘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但有一天,特里斯陶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一对根本没有忘记对方的恋人开始了逃亡生活。

在一座冷僻、陌生和荒凉的深山脚下,特里斯陶从一个神秘汉子手里购买了一小块金矿的开采权。夫妻俩在山里搭建了一个小木屋,开始了漫长艰辛的挖掘。对伊萨贝尔来说,能和心爱的人呆在一起是她惟一的理由和心愿。几年非人的生活过去了,特里斯陶终于发现了一块巨大的金块,消息不胫而走,夫妇俩成了巴西的名人,也引来了伊萨贝尔父亲的保镖。日益强壮的特里斯陶轻易地杀死了两个衰老的保镖,一对苦命的鸳鸯也开始亡命天涯。

在一望无际的巴西高原,印第安人抢走了他们的两个孩子。特里斯陶用缴获的手枪赶走了印第安人。在他们快要死去的时候,一队殖民者救活了他们,但伊萨贝尔被殖民队队长纳为第三个妻子,特里斯陶则成了殖民队队长的奴隶。几年过去了,为了拯救特里斯陶,伊萨贝尔秘密地找到一个印第安巫师,在巫术的作用下,她心甘情愿地和特里斯陶交换了肤色:她变成了一个黑人,特里斯陶则变成了一个白人。

在一次骚乱中,特里斯陶杀死了殖民队队长,这对互换肤色的恋人终于逃回城市,打了一段时间工后,他们积攒了足够的钱,乘飞机回到了巴西利亚。伊萨贝尔的父亲接受了他们,特里斯陶被安排进圣保罗一家工厂担任管理人员,伊萨贝尔则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并一口气生了三个孩子。这一对夫妻被当地人当成恩爱和幸福的典范。十几年过去了,40岁的伊萨贝尔和41岁的特里斯陶回到了里约热内卢,一天深夜,特里斯陶来到当年的海滩上漫步,被三个抢劫的黑人少年杀死。伊萨贝尔搂着丈夫的尸体,想亲身实践那个动人的民间传说:和心爱的人一起升天。但叔父把她领回了家。

他们充满传奇的爱情故事其实美国味很浓,因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速成式爱情,男女双方从相识到肉体上的结合,前后不过一个小时,旺盛的自然本能得到张扬,两性禁忌在他们之间消失,而初次见面就直奔主题,也极大地消解了爱情的朦胧美、距离美和美妙的期待美。

但这个故事的魔幻之处就在于:他们的爱情从肉体开始,却以超越预测的精神忠贞结束。故事中,遥远、陌生和神秘的巴西风情固然满足了当代美国人对异域的想象,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的内在精神超脱了当代美国人迅速开始又迅速结束的爱情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爱情的持久性、非功利性和浪漫主义特质。

小说中布满了大量二元对立和等级分明的意象,如高级的公寓和低贱的贫民窟、有头有脸的白人父亲和人尽可夫的黑人母亲等,而资产阶级和贫民阶层、白人小姐和黑人男子的对立又最为突出。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对这些对立持一种功利化和世俗化的立场,他们的态度其实代表了当代美国人的爱情观: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情,也没有“一句话,一辈子”的爱情,任何爱情都是为现实和眼前的需要服务的。因而他们认定这对恋人的爱情不应该成为事实,并预测他们的爱情会以没有结果而结果。但伊萨贝尔的坚定不移,特里斯陶的无怨无悔,无疑让小说中自作聪明的其他人和现实中自以为是的读者们大跌眼镜。

对当今很多美国人来说,他们之所以在爱情中放纵肉体,是因为首先在灵魂上丧失了坚贞。而肉体的放纵和精神的游戏在带来短暂而肤浅的之后,造成了心灵上更沉重的失落和灵魂上更持久的不安,毕竟,人虽然是堕落在地上的天使,却无时无刻不在向往着天空。因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民众开始了回归传统之旅,这就是为什么在70年代,那部对中国人来说“小菜一碟”的《爱情故事》居然赚取了美国人无数感动的眼泪,因为他们不知道“感动为何物”已经很久了。厄普代克的《巴西》同《爱情故事》一样,张扬了爱情中最简单也最重要的因素:精神上的从一而终。而这对历经苦难、痴心不改的恋人最终不仅赢得了承认,也获取了敬重,人人都爱着他们,因为他们坚守了人类最基本的美德:一夫一妻,永葆忠贞。他们的结局谕示着曾经嘲弄一切美好事物,颠覆一切神圣情感的当代美国人正走在回归精神家园的大路上。

上一篇:古巴不欢迎美元 下一篇:我的GO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