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05-23 07:15:09

略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

摘要:高中数学课构建有效情境探索和革新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方式和策略.它的实施策略以新的课程改革为依托,逐步改变学生固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应是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课堂;应是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文本的课堂;应是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情境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情境创设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让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一、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其关键为“以学定教,以教促学”

“以学定教”,反映教的依据是学,即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实施教学的依据,让学生融于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不是静态的学生,而是发展的学生,是差异的学生.教学情境的创设要兼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即教的起点,学生的发展目标即教的方向.有了起点和方向,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以学定教.实践“以学定教”,寻求适合学情的情境的创设;“以教促学”,反映了教的目的,让学生取趣于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师的教,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教学有效情境的创设是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深度追寻

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知识、学生在新课程课堂环境中的共振共生,整体提升.其基本流程必须经历“领受D领悟D提升”三个阶段.有效教育的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的创设预示着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整体提升的美好前景.

1.高中数学课构建有效情境探索和革新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方式和策略

一方面,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时政性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与行为.此外,还需要尊重高中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调整教学策略.努力形成具有高中数学学科特色的视点结构教学摸式,灵活、机智地把高中数学教学引向深入,那么必然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高中数学课构建有效情境模式以新的课程改革为背景,以有效教学为理念

它的实施策略以新的课程改革为依托,主要策略为鼓励指导质疑问难.对话式教学互动,自学辅导式教学,它会逐步改变学生固有的接受式学习方式,极大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高中数学课构建有效情境直接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

不同的课堂内容,我们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而且有时是多种方法的整合,使教学更有效.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探究方向.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重构,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应是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课堂;应是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感悟文本的课堂;应是能够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课堂.

三、教学有效情境的构建是重视数学“再创造”过程

强调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数学本质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数学的建立从观察到猜想,再到证明或反驳,最后得到真理.数学不需要象物理、化学那样搞实验.且它的结论可以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所独立获得.至于符号、定义则是为了将发现的真理系统化或方便相互交流才引进的,它们并非数学的精髓.

利用“再创造”教学这一原则,教师必须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把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教,就像音乐、艺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学习一样.教学中让学生有自由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活跃状态,有进行创造的欲望.课堂一开始教师提出一些实例或具体的“数学现实”作为起点,让学生像数学家经历创造的过程一样,观察、实验、用直觉或推理(如:合情推理)提出猜想(性质、法则、公式)再加以证实.然后建立这些发现的结论之间的联系形成体系得到类似于教科书的知识.

四、有效教学情境模式的构建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虽然平常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越来越重视思想方法的教学,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学目标中缺乏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在课堂实施中未抓住渗透数学思想的机会;在小结中不重视从数学思想方法上归纳概括;有一些老师对思想方法的教学缺乏从整体出发进行系统的实施,临考前集中突击.从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数学思想方法与知识有机结合

为此要努力挖掘组合在知识中的思想方法,结合知识有意渗透才是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最佳途径.比如数形结合在高中有两个地方是培养的绝好时机:三角和解析几何,在三角中抓住单位圆、三角函数的图像、及三角比的定义不断的进行数与形的互化;在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的研究中,结合常见的四类曲线的研究反复渗透;曲线的方程是什么?怎么求?从方程可研究出曲线的哪些性质.

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系统性和有序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为了从整体上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要对各章节的内容要求系统深入的研究,制定各单元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和训练序列.把握各种数学思想方法,明确v授时机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些目标和序列的制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本单元知识的特点出发,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恰当的难度.如在函数关系的建立这一单元,要明确目标是培养建摸的思想,但起点要恰当,题目难度要适中,可以先选一次模型、二次模型,及简单的分段模型中的较典型例题,关键是培养他们建模的思想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意识.

课堂教学有效情境一定是一种“对话”的情境.通过对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小课题的研究,能大大的改变课堂教学单一、封闭和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焕发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参考文献:

[1] 董占超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02)

[2]徐志长高中数学科学方法教育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2(06):32

[3]仇力泉浅谈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08):11

上一篇:圆锥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的求解策略 下一篇:圆盘模型的拓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