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的安全措施及操作探讨

时间:2022-05-23 05:12:53

配网带电作业技术的安全措施及操作探讨

【摘要】配电网带电作业可避免因维修造成停电给用户带来不便,确保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可行性。带电作业按照绝缘方式可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按照绝缘器具可分为绝缘杆作业、绝缘平台作业和绝缘斗臂车作业三种方法。尽管屏蔽服可以用于带电作业的防护,但尽量不要直接下带电体接触。配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的防护用品主要包括了绝缘遮蔽罩防护、绝缘作业服、绝缘手套和绝缘鞋(靴)。

【关键词】带电作业;绝缘;防护

一、配电线路的相关带电作业的方式

1.按照绝缘的方式进行分类。按照绝缘的方式可以分成间接法与直接法。间接法指的是以绝缘的器具为主,以穿戴用的绝缘用品为辅的作业法;直接法指的是工作人员利用高处作业车上面的绝缘梯或者臂直接与带静电体接近,工作人员穿戴好绝缘类的防护用品直接进行作业的方式。在配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的过程中,不管是选择直接法还是间接法进行作业,如果按照工作人员的人体自身的电位进行分类,都称之为中间电位的作业方法。

2.按照所选择的绝缘器具进行分类。按照所选择的绝缘器具进行分类有以下几种作业法:(1)利用绝缘杆进行作业的方法。这种作业法的优点是不会受到交通以及地形条件的局限,即使是高处得绝缘斗臂车不能靠近的杆位都能够实施作业。(2)利用绝缘平台进行作业的方法。绝缘平台一般由绝缘合梯、绝缘独脚梯以及绝缘车等组成。工作人员不但可以利用绝缘器具选择间接作业法,也可以利用绝缘手套选择直接法进行作业。绝缘平台主要发挥了相对于地的绝缘作用。工作人员应当全身穿戴绝缘防护用品,当穿戴绝缘手套直接进行作业的时候,必须在绝缘手套(橡胶类)的外面应当套好防磨或者防刺穿的手套。(3)利用绝缘斗臂车进行作业的方法。利用高处得绝缘斗臂车在配电网的线路中进行带电作业,这种作业方法是非常灵活、便捷,并且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工作强度非常低的方法。

二、配电网中进行带电作业的特征

工作人员必须穿好屏蔽服,尽量不要选择直接与带电体进行接触的作业法,其理由分析如下。(1)可导致三相交流电流间短路。当带静电体未覆盖或者覆盖不全的时候,穿了屏蔽服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修补导线等相间带电作业时,如果动作范围大,也许会接触到两相带静电体。屏蔽服上自带的金属网将造成相间电源短路。相间短路产生很大的电流将经过屏蔽服,不但会导致电气设备短路,并且会由于短路电流大于屏蔽服本身的通流容量(Ⅰ型屏蔽带电作业服为5安,Ⅱ型是30安),直接导致人员伤亡事件。(2)可导致相对地的短路问题。在配电线路的杆塔上面开展替换绝缘子横担(塔头挂导线部分)等作业时,如果工作人员身穿全套的屏蔽带电作业服选择等电位的作业方法,人的多个部位也许会同时接触到带静电体与接地体,形成单相接地。虽然6千伏到10千伏系统是选择的是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方式,但是如果配电线路比较长或者接有相应长度的电缆时,三相电容器组的电流将会高于屏蔽带电作业服的通流容量,导致人员出现伤亡的事故。

三、配电线路进行带电作业的防护用品

(1)绝缘遮蔽罩防护。绝缘遮蔽罩主要是用来遮蔽带电或者作为非带电的导体保护罩。在带电作业的各种用品中,遮蔽罩不能起到主绝缘的效果,仅仅当带电进行作业的工作人员短时间触碰带静电体时,起到绝缘遮蔽或者隔离的效果。选择绝缘遮蔽罩进行带电作业的时候,应当有充分的安全保证,所以,在选用之前务必实施细致地对电气设备以及其余试验的检测。(2)绝缘作业服。工作人员穿戴全套绝缘作业服在线路上进行作业时可直接与带静电体进行接触。绝缘作业服是人与带静电体之间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解决线路的净空距离不够的难题。然而顾及到绝缘防护用品自身承受电压的安全裕度较小以及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磨损。所以,在直接作业过程中只是当作辅助绝缘并不当作主绝缘。工作人员还可以用绝缘器具实施间接作业,绝缘器具当作主绝缘,绝缘作业服以及绝缘手套当作人身安全防护的后备防护用品。(3)带电作业用的绝缘手套。绝缘手套指的是在高压设备上带电进行作业的时候起到电气设备绝缘效果的手套。和普通的劳保用的防护手套存在的区别是,它必须具备优良的电气性能以及比较高的机械性能,并且具备优良的实用性能。绝缘手套用合成或者天然橡胶做成,用绝缘橡胶或者乳胶经过压片、模压、硫化或者浸模成型为五指手套。(4)绝缘鞋(靴)。绝缘鞋(靴)是线路带电进行作业的时候选用的辅助防护用品。绝缘鞋(靴)应当满足对应的电气性能规定,预防性的检测周期不能大于半年,使用绝缘鞋(靴)时应当避免与锐器进行接触,以防出现机械性损伤,此外还应当避免与高温、油类、酸、碱类等强腐蚀性的物质进行接触。

参考文献

[1]胡涛等.输电线路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J].高电压技术.2006(5):22~25

[2]刘顺归.10kV配电网中性点两种接地方式的选择[J].广东电力.1999(6):14~15

上一篇:长庆超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技术研究 下一篇:地埋式污水处理站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