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淮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时间:2022-05-23 09:55:33

清淮水库除险加固设计

摘要:小水库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关系到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国家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清淮水库为例,首先介绍了水库除险加固设计的方案,然后探讨了水库除险加固的质量保证措施。

一、工程简介

清淮水库位于桐柏县城郊乡史家楼村的岔河堰上,属淮河流域。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等,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利用小型水利枢纽工程。本次除险加固工作包括大坝工程、溢洪道加固工程、输水洞工程以及完善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及管理设施等。

二、水库除险加固方案的设计

1、大坝防渗:大坝加固就是为了让大坝更加坚固、安全,小型水库中影响大坝安全最主要的因素为渗漏问题,解决方法主要采用灌浆处理。本工程对坝体采取坝基帷幕灌浆工程,在桩号0+022~0+060段坝体及坝基灌浆工程,帷幕孔位于坝轴线上;新建贴坡排水体桩号0+050~0+212,总长162m,顶部高程165.00m,高4.09m,上部为40cm厚的块石,下部分别为直径2~4cm的碎石垫层、直径0.5~2cm的碎石和粗砂垫层各一层,厚度均为20cm。

2、坝顶工程:大坝全长248.0m,顶宽4.7m,坝顶高程172.80m,防浪墙顶高程173.60m。新建高145cm坝顶以上80cm、厚35cm的钢筋混凝土防浪墙,防浪墙型式为“L”型。防浪墙每隔10m设横向伸缩缝一道,填料为高压聚乙烯闭孔板。对坝顶路面进行硬化。坝顶路面宽4.13m,采用18cm厚的C20现浇砼路面;下设15cm厚的粗砂碎石垫层;砼路面每隔5m设横向伸缩缝一道,填料为高压聚乙烯闭孔板;路面倾向下游侧设3%的缓坡。新建宽20cm、高60cm的现浇C20砼路沿石,每隔5m设横向伸缩缝一道,填料为高压聚乙烯闭孔板,路沿石埋深40cm。在路沿石与横向排水沟相交处设20cm宽的排水口,以利坝体排水。

3、上、下游护坡加固:对原护坡块石全部拆除,按1:3.25对上游坡平整后新建厚12cm的现浇C20混凝土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分块尺寸为1.9×1.9m,四周设置10cm宽无砂砼填缝,以利于坝坡排水,混凝土分缝分块4m间隔处设置填缝材料为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宽2cm;护坡下部设10cm厚粗砂垫层。

对背水坡进行坝坡培厚达到设计断面。采用草皮护坡。新建纵向排水沟1条,长162m;横向排水沟4条,共长94m;岸坡排水沟2条,长127m;坝脚排水沟1条,长152m。纵向及横向排水沟采用Mu60M7.5浆砌块石矩形槽,临水侧用M10砂浆抹面,厚2cm。横向排水沟净断面尺寸宽×深=30×30cm,由桩号0+000~0+248沿坝长方向每隔50m设一道;纵向排水沟净断面尺寸宽×深=40×40cm;浆砌块石排水沟每隔10m设伸缩缝一道,填缝材料为高压聚乙烯闭孔板;坝脚(岸坡)排水沟采用1:0.3的梯形断面,底宽50(40)cm,深50(40)cm。在桩号0+205处新建上坝踏步一处。

新建贴坡排水体桩号0+050~0+212,总长162m,顶部高程165.0m,高4.09m,上部为40cm厚的块石,下部分别为直径2~4cm的碎石垫层、直径0.5~2cm的碎石和粗砂垫层各一层,厚度为20cm。

4、溢洪道工程:进口引水渠段为适应地形采用锥形护坡,边坡1:2;进口底部高程170m,长度6m,底宽10m,平坡;陡槽段水平长度16m,底宽16m,比降1:3.2,矩形断面,首端底部高程170.00m,末端挑流消能鼻坎高程164.79m;挑距12.0m,冲坑深度3.35m。尾水渠段新建下游右岸防洪墙长度约为118m,

重建跨溢洪道交通桥一座,位于桩号0+006处。交通桥为单跨11m,两端各设约15m长的砼路面与交通桥衔接,桥梁上部结构为C40钢筋砼板,桥面净宽为4.5m,桥板厚0.7m,桥面设10cm厚的C40钢筋砼铺装层,桥面中心高程为173.70m,两侧设C25钢筋砼防撞墩,桥面横坡为1%。下部采用C20砼重力式U型桥台。

5、输水洞加固工程:

①进口段:输水洞进口为6m长的八字墙,进口宽4.95m,底高程161.90m,与死水位齐平,材料为0.50m厚的C20砼,两边墙采用C20砼重力式挡土墙;用1.5m长喇叭段连接八字墙与闸室,材料为C25钢筋砼,喇叭口进口高1.7m,宽2.0m,长1.5m。

②闸室段:启闭塔设工作闸门及检修闸门,闸门后设胸墙。启闭塔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底板顶部高程为161.90m,尺寸为4.3×4m(长×宽),闸底板厚0.7m;高程170.50m处设检修平台,厚0.12m;检修平台以上四角均设C25钢筋砼柱,尺寸为0.4×0.4m,高2.7m。工作桥全长24m,桥板顶高程173.20m。操纵室墙体采用砖混结构,层高3.6m,尺寸为3.84×2.84m(长×宽),墙厚24cm。

③新建洞身采用C25钢筋砼城门洞结构,长55m,坡降1/200,洞身尺寸1.2×1.8m(宽×高),拱高0.6m,拱顶厚0.4m,底板厚0.5m,下设0.1m厚C10混凝土垫层。洞身止水采用橡皮止水,外加截水环。

④出口段:出口接消力池,消力池斜坡段长6.70m,池长8.60m,池宽1.2m,池深0.6m。消力池后接一灌溉渠和一退水渠,灌溉闸和退水闸闸门均为平面铸铁闸门,闸门尺寸均为1.2×1.2m(宽×高),启闭机采用LQ-5t手摇螺杆式。

6、电气及金属结构更新改造:总电源线路引自水库大坝下游附近的村庄,选用LGJ-3×35架空电缆,管理所、操作室、防汛供电线路等低压用电电源,均引自变压器低压侧,单回路供电。管理所、操作室设置配电箱(型号PZ-30)控制各供电回路。

输水洞进口闸门包括工作闸门、检修闸门各1扇,孔口尺寸为1.2×1.2m,采用型号为1.2×1.2m平面铸铁闸门,闸门底高程为161.90m,设计水头为9.42m。输水洞工作闸门及检修闸门启闭设备均采用LQ-12T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输水洞出口设一灌溉渠和一退水渠,灌溉闸闸门和退水闸闸门采用平面铸铁闸门,尺寸均为1.2×1.2m,启闭设备均采用LQ-5T手摇螺杆式式启闭机。

7、完善大坝观测设施及管理工程:位移测点布置在坝顶,计1排,共2个测点。在大坝上游坝脚设置水位尺,或结合输水洞上部结构的新建,设置标尺。在大坝迎水坡及背水坡共设6根浸润线观测管,主河槽0+072、0+156断面各设置3根。新建管理房屋50m2,新修防汛管理道路1.5km。

三、水库除险加固的质量保证措施

1质量控制:①严把材料关:主要建筑材料要有“三证”(出厂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材质合格证、复检合格证),尽可能选用国家重点厂家生产的产品,不合格材料坚决不用。②严格执行“三检制”:施工单位明确初检、复检、终检责任人,将“三检制”落到实处。③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在施工过程中,监理部坚持关键部位严格监理,材料质量认真监理,薄弱环节重点监理的原则,把好施工图纸签发关、工程开工审查关、施工材料审查关,以现场检测为主要手段,加强施工过程抽样试验和工序、单元、分部工程验收的监理,控制工程质量。④严把验收关:在施工中,无论是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还是监督单位,都从不同的方面严把工程验收关。对重要工序、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坚持建设、监理、施工、设计四家单位联合检查验收。

2提高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水库除险加固要制定完善各项相关制度。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保证水库除险加固的前提,是水库安全管理工作得以开展的保障。在制度制定后,要以落实为关键,要定期、不定期进行抽查和考核。当制度落实后,对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真正做到事无巨细。管理人员要增强责任感、团队感,增强业务素质和管理技能,要经常开展自查自评活动,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管理时,适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整合各地区、各部门在水库安全管理上的技术力量,从而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安全管理体系。不仅如此,在水库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上要充分结合法律规定,提升管理制度的水平。在清淮水库试验检测中,原材料及中间产品检检218次(组),监理单位平行检测22次(组),为水库除险加固质量提供了保障。

四、结束语: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外观检测和实体质量均满足设计要求,影响水库主体工程安全运行的隐患基本得以排除,水库防洪能力得以提升,工程运用安全得以保证,对充分发挥水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投资效果十分明显。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东部地区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9.

上一篇:浅论污水处理工程的设备选型与招标 下一篇:关于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