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80后”教师在安静中实现自我成长

时间:2022-05-23 09:51:07

让“80后”教师在安静中实现自我成长

摘 要: “80后”教师的专业发展决定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让“80后”教师静下心来实现自我专业成长,本文提出以下策略:科学规范岗位职责,逐步完善评价体系;切实减轻工作负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实现教师自我超越。实践证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80后”教师 岗位职责 教师负担 专业发展 自我超越

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尤其“80后”教师年富力强、富有激情、理念先进,直接影响学校的未来发展。学校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80后”教师静下心提升自我,实现自我超越。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让“80后”教师静下心来实现自我发展呢?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一、科学规范岗位职责,逐步完善评价体系

“80后”教师工作时间短,难免有盲目性,首先,制定具体的岗位职责,让他们清楚自己该干什么尤为重要。其次,建立与岗位职责配套的科学评价体系,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才算达到要求。最后,制定考核的具体方法和奖惩办法,把评价体系付诸实践。规范岗位职责、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适度的奖惩对于年轻教师的发展是必要的,也是学校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经阶段。

校长是学校的决策者,我始终坚持让“80后”教师时刻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是什么,怎样才算尽职尽责,确保学校和谐发展,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储备后劲。实践中我体会到,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措施对年轻教师尤为重要。要让他们在老教师的影响下尽受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通过实践亲身感觉到谁都不能主宰你,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实干才能发展自己、成就自我,尽快成长为学校的骨干。实践证明,教师是知识分子,都很看重荣誉,只要能为教师提供良性发展的环境,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自然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学校实行绩效工资后,一直坚持对全体教职工实行每月一小评、学期一终评、年终一汇总制度。月评和期评各有侧重,月评和期评的评价结果都要求教师签字认可。考核评价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处罚教师,而是通过考核评价让教师不断查找自身不足,进而弥补不足,提高工作效率,促进自身业务的提高,营造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工作氛围。“80后”教师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感觉到工作上有奔头,行动上有压力,自然会尽快成长起来。

二、切实减轻工作负担,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当前教学常规要求越来越高,名目繁多的检查都必须精心准备。如果是班主任,班级各种各样的事务性工作更让人难得空闲。学校各种各样的量化评比让教师们的确负担很重,用身心疲惫形容恐怕最恰当不过了,这样不免出现应付工作的现象。校长必须切实想教师所想,做善解人意的好领导。如何减轻教师过重的负担,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在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推行无纸化办公。实行集体备课下的教案共享制,让教师备课实效最大化。把教师从抄教案的无聊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研究教材、教法,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教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若有了新体会,课后则可及时在电脑或共享教案上提出修改意见,待集体备课时再做讨论,修改后的教案由备课组长打包保存供下一轮使用。学期末由备课组长统计本组教师最终的备课量,作为绩效工资的考核依据。

二是改革例会制度,保障教师自主研修时间。平时,我逐步做到使会议“瘦身”,尽量压缩会议时间。在具体工作中,尽量化繁为简,提高效率。凡是周工作计划上写得很明确的事情,让大家养成每天查看校园网的习惯;能电话通知的事情就不要开会集中讲;能集中少部分人员讲的就不要集中全体人员讲;无论开任何性质的会议,都要有主题,要求相关人员认真备会,力避拖沓冗长,浪费时间,布置工作要一竿子插到底;对于一些常规工作,能不开会就不开会,可开可不开的坚决不开,必须开的尽量合并,尽量压缩时间,提高会议质量。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重大问题,如直接涉及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的,要毫不吝啬开会时间,尽量做到公平公正,政策公开透明、程序公开,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减少工作失误,这些对于“80后”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尤其不能轻视。

对于班级管理等其他事务,学校尽量实行人性化管理,重结果、看效率,绝不把老师看死。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尊重教师的人格,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如果领导把我们当人看待,我们会像牛一样工作;如果把我们像牛一样使唤,我们当争回做人的尊严。”

三、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实现教师自我成长

我校积极营造教科研一体化的工作氛围,引导教师树立“教学就是研究”的理念。让广大“80后”教师明确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提升的必经之路。为使“80后”教师静心工作,开学初学校就向他们提出具体的“五静”工作要求:静下心来上好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学生对话,静下心来读一本书,静下心来写一篇总结,不断促进反思。为了激发大家的成就意识,学校提出“四用”工作原则:用智慧启迪灵性,用人格陶冶情操,用爱心浇灌希望,用汗水哺育未来。为了激发“80后”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一直提倡大家激情地工作、诗意地生活。

围绕以上要求,学校积极给“80后”教师搭建平台,举办相应的教学优化月活动,进行优秀教案与学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案例、优秀作业设计、优秀论文等的评比交流活动;举行说课、读书论坛、演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教师们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学校把在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获奖的优秀论文、课件等结集成册,在校园网上。对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的教学成果,我们还召开各类交流会、推进会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讨,以此促使教师之间相互交流。为拓宽教师的视野,让教师和名师零距离接触,我们一直坚持请进来、走出去、自挖潜等形式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通过学校搭建平台和年轻教师们的努力,我校“80后”教师的成长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大批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脱颖而出。

在学校发展中,抓教师队伍建设,给教师创造适宜发展的环境,尤其让年轻教师静下心来实现自我发展超越,才是抓住学校发展的灵魂。

参考文献:

[1]王铁军,周在人.给校长的建议――101(全新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第一版).

[2]江苏教育.江苏教育报刊社,2013.11.

[3]教育.山西出版集团,2009.11.

上一篇: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克里斯托弗马洛笔下的浮... 下一篇:高考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