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渐进式”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5-23 08:42:14

“分层渐进式”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是当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分层渐进式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财务管理课程 分层渐进式 实践教学体系

财务管理是一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方法以及企业资金运动的综合性技术课程,它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而产生的,围绕财务管理目标这一逻辑起点展开,利用理财的观念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活动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企业急需财务管理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具备现财观念的应用型人才。

一、我国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一)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目前高校的教师仍然是理论型的教师为主,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欠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在于:一是学校为了评估需要,在招聘教师时更愿意选择刚出校门的高学历人才而放弃具有实践经验的财务管理人才;二是教师评定职称的需要,教师的级别待遇主要与职称挂钩,教师宁愿多花时间写论文也不愿意下企业锻炼积累经验;三是学校在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方面的政策力度不大,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意愿不强。专任实践教师实践能力有限,师资力量薄弱,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

(二)实践基地的数量少、质量不高。实践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设施,没有基础设施的投入,实践教学难以开展。一些学校不重视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很少甚至根本就不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实践基地,而直接安排在会计实践基地进行实践,教学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

(三)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具体表现在:实践教学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指导书、实践报告、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等不够完善;实践教学过程监管不力;实践基地使用规章制度不规范,包括对实践基地的人、财、物的管理。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

“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的是“以应用为本”“学以致用”,强调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和转型,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将是未来人才市场的主流。为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应是:立足于社会,培养学生会动手、勤动脑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能更好地运用理财的观念来认识、分析、解决企业实际财务问题,满足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能仅仅考虑该课程本身,而应该结合相关专业建设,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构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由浅入深分层渐进式的设计模式,本文将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为“课堂一体化实践-财务决策实战演练-ERP沙盘模拟实践-大学生创业实践-毕业实习”五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这种安排由简易到复杂,符合教学时间的安排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实现了三个结合: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机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实现了对学生基本理财能力、专业业务能力、综合技术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应用研究能力五大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真正实现学生就业的零距离。

(一)课堂一体化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改变了原来各分项实践单独设计、前后不衔接的做法,而将一家公司的财务管理业务贯穿整个实践过程,要求在进行每一项决策时都要考虑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影响。课堂一体化实践教学将贯穿于整个课堂理论教学之中(见图2),具体做法是:每个学习项目创设相应工作情境,将工作情境细分成一个个典型的工作任务,要完成该工作任务,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学生自主完成工作任务,教师进行评价和考核。在实践组织上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仿真等形式展开,整个实践过程突显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整个环节都在课堂完成,将理论教室和实践教室融为一体,将实践有效地融入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财务决策实战演练。目前,财务决策软件的开发和推广运用为财务管理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财务决策实战演练就是通过财务决策软件平台实现的。该平台对财务管理涉及工作岗位进行岗位职业分析,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划分为:财务总监、财务经理、运营、会计、出纳五个工作岗位,围绕企业财务管理和日常业务核算两个核心环节,设计了企业运营、账务处理、电子报税、税务稽查、财务分析五大操作模块,通过人机对抗方式进行企业运营。五大模块的功能见图3,运营模块把市场规划、营销策略、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税收筹划等与企业经营管理融于一体;账务处理模块利用虚拟的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电算化会计核算;电子报税模块模拟地税、国税报税;税务稽查模块对企业的账务处理、税款缴纳、纳税申报进行审计;财务分析模块对企业的运营结果进行财务报表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分析。

该平台着重训练学生从CFO(财务总监)角度综合运用企业财务管理、会计、税收筹划等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运营企业的能力。其最主要的特色在于每个经营环节都体现资金成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企业风险、企业信誉,充分体现财务决策的重要地位。通过财务决策实战演练,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财务管理知识综合运用到虚拟企业运营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真实对接,是对所学知识的升华。

(三)ERP沙盘模拟实践。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掌握全方面的知识后,通过ERP沙盘模拟实践,来训练学生如何将财务管理的理念融入到整个企业经营管理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综合技术知识的能力。ERP沙盘模拟实践是借助沙盘模具,把企业运营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基本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将“企业”搬进了课堂。ERP沙盘模拟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方位展现,将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于一体,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集角色扮演与岗位体验于一身,可以使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完成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实践可以与其他专业学生(如管理专业)一起完成。

(四)大学生创业实践。目前,各大院校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创业实践是指导学生建立虚拟公司、模拟创业过程,亲身体验运营规划、营销策划、人事管理、团队合作、资本运作、财务管理等创办企业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财务管理能力、谈判能力、资源整合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大学生创业实训一般在实习前的一学期开设,主要面向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采取“自我学习、体验式学习、自我管理、团队分享、竞争激励”的方式,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全真的商业环境中进行体验式实践。

(五)毕业实习与设计。毕业实习是将校内模拟实践转为校外真实顶岗实践,学生将转变为真实的相关岗位人员,完成实习岗位的职责。通过毕业实习,将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实现“工学结合”,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深化专业理论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毕业实习一般结合毕业设计进行,毕业设计的形式主要是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学生在完成实习周记和实习报告撰写的同时,会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发现实习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并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毕业实习以及实习报告的撰写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收集相关资料,为学生深入某一领域研究提供基础,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保障

(一)建立高水平的实践教师队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实践水平,其一是注重人才的引进,特别要引进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实践型”高级财务管理人才;其二要加强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与企业合作,通过调研、外出进修,下企业实习等培养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其三是建立实践教师的考核机制,调动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只有学校真正重视实践教学,并把措施落到实处,才能建立起一支既能“上讲台”也能“下企业”的高素质“双师型”实践教师队伍。

(二)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基地是实现学生动手能力,进行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基地的建设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主要是实验室的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会计实验室资源的同时,学校应该加大财务管理实验室的投入力度,建立可供财务管理业务训练的专门实验室,如证券投资实验室等。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学校成为企业的培训基地,企业成为学校的实践基地,让学生进入企业实践,企业员工来学校学习,共同提高,共同促进,达到双赢。

(三)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完善和健全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是保障实践教学环节有效顺利开展的前提。首先要完善和规范各类实践教学文件,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有法可依”;其次,实行实践教学督导监督制,督导组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过程监控,对实践实施过程提出改进措施,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最后,要建立科学、规范的实践基地管理制度,成立实践教学中心,专门负责实践基地日常管理,明确岗位分工职责,责任到人,确保实践基地有效有序运行。

五、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本文针对目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题,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由浅入深的分层设计模式,将财务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为“课堂一体化实践-财务决策实战演练-ERP沙盘模拟实践-大学生创业实践-毕业实习”五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实现现阶段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该实践体系正常运行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姚江红.浅析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5,(5).

[2]钱美琴.应用型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5,(2).

[3]梁红.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优化研究[J].商业会计,2010,(13).

上一篇: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浅析 下一篇:关于主动均衡技术的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