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忽略与理性回归

时间:2022-05-23 05:30:03

“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忽略与理性回归

20世纪90年代中期,素质教育在我国得以全面推行,教育界进入一个大变革时代,德育领域随之展开了相应探索、改革。但是,人们苦苦探索并为之奋斗的德育工作,却面临一个难以解决的症结―――德育实效性差。多年来,围绕德育实效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理论研究者到实际工作者,都做了种种有意义的探索。进入新世纪,在继续推进德育改革的过程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的概念引起中国德育界的重视。苦苦奋斗而实效性差的学校德育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这就是长时期以来德育工作中“三生教育”的缺失。

但是,作为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三生教育”若要发挥其德育功能、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将“三生教育”寓于实践中。德育实践既是新时期我国教育路线的具体体现,又是“三生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高校德育的一种有效实践方式。那么,“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状况如何呢?

一“三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知识灌输,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学生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真正意义的理解,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结果让我们看到太多令人叹然的事实。

因企图躲避生活的挑战而自我封闭。目前部分年轻人的生活中,纯朴自然的户外游戏已被网络游戏所代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10~29岁的年轻群体占54.4%;学生群体占网民总数的25.1%。笔者曾对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询信息,而上网交友、玩游戏的也均在半数以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患上严重的网络成瘾症。有大学生坦言,自从上大学之后,几乎每天的课余时间都是在电脑前度过,或者在寝室、或者在网吧。[1]

因承受不住激烈的竞争和面临的失败与挫折,有些生命主动选择了自我结束。2010年1月8日晚,浙江万里学院一名学生为情所困上吊身亡;1月12日,温州一大学的学生因为被怀疑在超市偷拿了一支牙膏而跳崖身亡;1月15日,南阳师院正在参加考试的大一女生退出考场后跳楼自杀。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仅在2009年的上半年,北京市共发生了14例大学生自杀身亡案件。

在人性的萎缩中,有些生命甚至残杀其他无辜。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先后将4名同学残忍杀害;无独有偶,2007年12月19日,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女生张超伙同两名男子将包养她的情人木鸿章杀害。

虽然这些现象和问题并不能代表当前大学生的整体面貌,但这些现象和问题不能不让人反思:为什么我们的苦苦奋斗和德育时效不能成正比?为什么我们教育的力量显得似乎如此脆弱?

进入新世纪,人们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就是德育长久的迷失了自己的根基―――“三生”世界。事实上,上述大学生出现的诸多问题,与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的失当和失责不无联系。

2008年秋季学期以来,云南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开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简称“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云南省教育厅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又是德育的基本内容。

“三生教育”的提出并正式实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人民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实施“三生教育”的情况都作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多名专家学者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媒体宣传,“三生教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引起了广泛共鸣,社会反响良好。由云南原创的“三生教育”教材已被13个省市采用,其中陕西、河南、安徽三个省均以发文的形式在全省学校推广使用。[2]

“三生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提出来,云南是首例,这是站在国际教育领域改革前沿提出的一个新理念。“三生教育”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欢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显示出了蓬勃发展的旺盛生命力和美好前景。

二德育实践在“三生教育”中的忽略

在回归“三生”的理念下,学校德育尤其是云南各级学校的德育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从目标、内容、方式到师生关系和校园氛围,都洋溢着鲜活气息。但是,兴奋之余,我们还需认真审视“三生教育”的现状,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三生教育”中德育实践的忽略。

第一,“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未得到根本性重视。长期以来,高等学校坚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在这些传统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未能摆到应有的位置,一直处于教学的从属地位。

第二,“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简单。目前“三生教育”多是大班授课,教学形式普遍比较简单。况且一个教师每学期所带的学生多达几百人,在有限的课时内,以任课教师单独组织方式进行实践活动近乎不现实,也很难保障效果。因此“三生教育”实践课形式以写读书报告为主,而且多采取任课老师独立组织,独自考核的方式。在具体运作中不仅存在管理松散、不规范,而且往往流于形式、实效欠佳。

第三,“三生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且师资水平不能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目前,部分高校由于师资队伍的数量不足,已经影响了“三生教育”课程的开出,更何况“三生教育”教师多数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践和技术应用锻炼,实际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其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三生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导致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

第四,“三生教育”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不健全。“三生教育”是新设课程,实践教学设施及基地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状态,利用率低,无法满足学生实践需要。特别是一些高校在条件尚未具备的情况下迅速扩张,致使经费严重缺乏,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无法保证,不可避免地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教学效果较差。

三德育实践忽略所面临的可能危险

“三生教育”是一种新的德育理念。但是德育实践认识的偏差、师资队伍的不足、硬件设施的缺乏等问题导致的“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忽略,将会使“三生教育”陷入新的困境,面临新的危险。

第一,知识化的“三生教育”。与实践脱离的“三生教育”,往往以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知识为载体,过分夸大了知识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只要人们知道了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规则,就会形成相应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从而就会自觉自愿的遵守。于是,“三生教育”事实上就成为知识的传递过程,甚至成为教给学生有关道德知识或观念的德育课程。“三生教育”让受教育者掌握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把生命、生存、生活相关知识的获取作为“三生教育”的惟一旨趣,甚至作为最终目的,那么“三生教育”必定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论课堂上所学的教材具有多么充实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但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总是把认识的目的放在第一位:知道它、学会它、记熟它。而且教师也是全力以赴追求这一点。这个目的越是被置于首要地位,它就越是有力地占据了学生的内在力量,而思想也就越来越远地退居次要地位,从而把知识转化为信念的有效系数就越来越低。”[3]生命、生存、生活的相关知识来源于生活过程,却因其经过抽象加工而具有一定抽象性,不能使人真正体验到丰富的三生内涵并获得素质提升。因此,“三生教育”的意义并不在于知识符号本身,而在于这些知识符号所代表的丰富而生动的道德生活。脱离实践“三生教育”,虚构一个虚幻的三生知识世界,热衷于这些符号的传诵,是目前“三生教育”德育实效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形式化的“三生教育”。“三生教育”是人的一种价值建构,是个体对现实生活的不断感受和积淀,继而重组经验,生成新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它发生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活动中。所以,缺乏实践的“三生教育”,往往会流于形式。当然,理论灌输对间接经验的习得无疑十分有效。但是人的德性发展与心智发展有着本质区别:人们可以与社会生活隔离学习知识经验,却不能与社会生活隔离学习道德。脱离实践的“三生教育”,容易流于空洞的理论说教,也凸显不出“三生教育”自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在实践教学体系不健全的状态下,即使“三生教育”中有一定的实践活动,也会存在零散化、随意化的倾向。零散化、随意化的实践活动,缺少应有的目的性和引导性,最终将滑落为日常生活的尝试性活动,而没有真正发挥“三生教育”应有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活动中即使有道德体验,也可能仅仅是感性体验。感性体验可能会使体验者区别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什么样的生活是不好的,但是让体验者探究生命、生存、生活是什么、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就无能为力了。

上述两大问题的存在,显现的危机是“三生教育”缺乏深度,使学生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发展缺少真实可信的动力源泉;深层次的危机是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缺乏必要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三生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成长过程。对人来说,生命、生存、生活绝不是仅仅适应现状,更应该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创造、提升和完善。知识化、形式化的“三生教育”由于德育实践的忽略,将可能对学生出现的人生困惑,如死亡、生命价值、存在意义等问题缺乏积极的关注和引导,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深入认识和积极反思的机会,更不可能超越生活、开创可能生活。

四“三生教育”中德育实践的理性回归

“三生教育”中德育实践的现状给我们以启示:“三生教育”虽然是教人成人的正确的新理念,但是没有完善的德育实践体系,不将“三生教育”寓于德育实践中,受教育者也不可能成为懂得如何更有意义的生活的人“,三生教育”也会是事倍功半。只有将德育实践贯穿在“三生教育”的要素、过程等方面,才是增强“三生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1将德育实践贯穿于“三生教育”的要素中

“三生教育”的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目标、内容和方法等。从教育者的角度看,德育实践会使教育者成为真正的精神关怀者,他不会再以传统德育方式进行直接灌输,更不会无视受教育者的成长规律强制地使其服从,而是要把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作为关心的重心,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引导他们去探寻人生的意义,实现精神的超越。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德育实践会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三生教育”是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这有利于形成他们的主体意识,把外在的“三生教育”理念内化为心灵深处的信仰,并自觉的外化在日常生活的行为中。德育实践有助于“三生教育”目标确立的科学与合理,真正有利于人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传统德育目标中“假、大、空”或泛政治化色彩,使“三生教育”目标真正发挥引导受教育者正确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树立。在“三生教育”内容中,德育实践会使“三生教育”内容更加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德育实践还可以使“三生教育”德育方法更加人性化,在充分尊重受教育者主体人格的基础上,使“三生教育”有利于化解精神世界的矛盾。

2将德育实践贯穿于“三生教育”的过程中

“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无论从教育者出发还是从受教育者出发,毋庸置疑的是,“三生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两者的任何一方都会影响“三生教育”的有效性。将德育实践贯穿于“三生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关怀使命、激发受教育者自觉成长的内在需求,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三生教育”德育实践的过程中,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最大限度的实现“三生教育”过程的有效性。

总之,“三生教育”既然是教人成人的新理念,那么构建“三生教育”德育实践体系,在实践中使人成为懂得如何更有意义的生活的人,自然是责无旁贷的。

参考文献

[1]贺良林.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调查及对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版),2008(9).

[2]崔晓玲.13省市采用滇版“三生教育”教材[J]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4).

[3]傅通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

上一篇:浅谈小学科学教学研究 下一篇:茶汤色差与茶叶感官品质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