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5-23 05:14:10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动”起来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动”起来。“动” 能让学生全身轻松,能让学生快乐无穷,能让学生思维敏捷,能让学生获得感受。当然这个“动”绝不是让学生任意妄为,无节制的蹦跳,而是在一定的约束之下既动脑又动手,既动口又动情的思维活动。众所周知,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好语文,可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地组织自己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更是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它的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都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积极的“动”体现出来。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动态效应,则是我们教师责无旁贷的研究课题。这些年来,本人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激活思维,让学生动脑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景,让学生动脑思维,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人的智能结构一般由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构成,而其中思维能力则是智能活动的核心,它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直接和间接的反映,它是人特有的认识活动,所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动起来就成了教师首要议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联系旧知识、联系生活体验、联系社会热点、联系学生的特点去设计问题,创设民主和谐的气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激活兴趣,让学生动口

作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四十分钟让学生开口说话,学会表达。首先教师应安排好自己说话的时间――十分钟左右,然后把剩下的时间留给学生,而且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口说,大胆说。我经常对学生说:“别怕,说错了也不要紧,只要敢说就是好样的。”很多情况下,即使学生回答问题没有击中要点,我也要先表扬他们,因为敢站起来回答问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然后再慢慢地给他们分析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帮助他们树立了信心。我所教学的班级的学生个个都能言善辩,出口成章。我还经常组织各种读、背、讲、辩活动,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口才的机会和空间。

三、设置活动,让学生动手

我在考虑学生动脑,动口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我安排手工制作、美术剪纸、编织等,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四、创设氛围,使学生动情

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用生活中的人或事去感染学生。如身边发生的事,让他们评一评,说一说。经常要求学生看课外书籍,讲感人的故事,并对优胜者颁奖。教导学生换位思考,多替别人着想,这个办法让许多人们眼里认为的坏孩子变成了好学生。我常常做学生的表率,关心留守儿童、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习上的弱者,不论是从精神还是物质上我都竭诚尽全力去做。

五、创新思维,让学生动脑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沿袭以前的知识,依葫芦画瓢一样把它教给学生。很多时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不但能学会现在的知识,还能学好以后的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创新是科技进步的动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发散思维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让学生“动”起来,启迪学生新的思维模式,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学习的进步,你也会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的“快乐教育” 下一篇:谈“自主学习”出现的误区和“合作学习”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