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暖宫”计

时间:2022-05-22 08:05:41

子宫受寒不仅会让你手脚冰凉、脸上长斑,还容易导致小腹明显凸出、痛经加重、倦怠等症状。女人之所以宫寒,除了与体质关系密切,还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想让子宫暖起来,需要我们进行全面的身体调理。

7:30 来碗暖和的滋补粥

建议怕冷、宫寒的女性在冬日清晨来一碗红枣山药粥。红枣营养丰富,可补气养血,山药可补肾,红枣山药粥能起到气血双补、延缓衰老的作用。原料:山药250克,红枣15枚,粳米100克,白糖15克。做法:红枣用沸水泡发,去核切丁;山药去皮切丁,以醋浸泡;粳米煮熟时,放入双丁,再焖煮20分钟即可。

9:30 保护好后背

中医看重“背要常温”,因为背部有太阳膀胱经,一旦寒邪入侵背部,紧接着身体的“冷症”——感冒、宫寒等就会接踵而来。我们感冒时容易肩膀痛,就是这个道理。办公室最需要的就是一条披肩,室内气温低或背对窗户时,要赶紧披上。

10:00 多做活血操

长时间不活动,血液循环就会变慢,身体热量就不能到达全身,时间一长,就会感觉手脚冰凉。久坐的办公族要多起来活动,比如可以站着接电话、到远处扔垃圾、用小杯子接水。如果不太忙的话,最好每隔1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做一做活血暖身操。动作1:单腿站立,另一条腿向后抬起,双手上举在头顶处十指相扣,收腹挺胸,身体向后伸展,拉伸肩颈背部肌肉。动作2:双腿前后分开,身体向前弯曲,左手撑在地板上,右手臂带动整个身体向右上方伸展,拉伸整个腰腹部和腿部的肌肉。

12:00 午餐多选温热食物

阳气不足、宫寒的女性,可适当吃点儿温热的食物。一是让身体发热的肉食,如羊肉;二是性温的水果,如栗子、龙眼、荔枝、石榴、菠萝、榴莲等,有温中散寒的作用,适用于痛经女性;三是带芳香的调味品,如姜、蒜、葱、茴香、桂皮、胡椒等,大都可以发挥温胃、御寒的作用。

13:00 午休晒后背补阳

中医认为,“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是最简单有效的补阳方法,能让人体的阳气与天地之阳气相通。经常手脚冰凉、吃生冷食物就腹泻的人,多属于阳虚体质,多晒后背能疏通背部经络,驱除脾胃寒气。晒后背时最好别戴帽子,顺便晒晒头顶,通过头顶的百会穴,可以将更多阳气吸进身体内。

15:00 给腰腹做热运动

气海,顾名思义,就是养气的穴位所在。气海与两肾相连,位于肚脐下方约3寸处,经常按摩不仅养气血,还可以很好地填精补肾,让人精力充沛。方法如下:将手掌搓热,以肚脐为圆心,逆时针方向按摩,直到腹部感到温热。每天两次,可以培元固本,补气养血,增强人体的免疫力。

18:00 餐前喝杯姜茶

将一块洗净的生姜切成极细的丝,置于水中,大火烧开后加入红糖,再改以文火煨上几分钟便大功告成。姜茶一定要趁热喝下,发一身汗,体内的寒气便会消散,人也会通体舒坦起来。冬季养成餐前喝姜茶的习惯,有助于化解寒凉食物或是凉性食物中的寒气,在饮食上替你的子宫把好关。

19:00 两款暖宫美食方

田七炖乌鸡:田七2钱,丹参4钱,红枣10枚,陈皮1片,生姜两片,乌鸡一只。将乌鸡收拾干净,放入滚水中煮5分钟,取出;田七、丹参、陈皮、生姜片洗干净,田七打碎,红枣去核,材料放入炖盅置入锅中,水开后重新把乌鸡放入锅内,文火炖4小时,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红花暖宫蛋: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用,持续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瘀血、温暖子宫。

19:30 做家务多用温水

大家都知道经期不能碰冷水,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常的日子也要避免用凉水,洗碗、洗衣服、擦地时也要多用温水。用热水清洁不仅杀菌效果更好,还能预防关节炎和妇科病。

21:30 健走

“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最佳的健走时间应该是晚上,宽松、透气的服装和鞋子是必备的,每次健走30分钟以上。也可以在睡前2小时进行20分钟~5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瑜伽或一般性体操,来使身体发热。

22:00 睡前泡脚30分钟

中医有“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每天睡前泡泡脚,是一种最简单而有效的暖宫方法。泡脚时别忘记在温水中添点儿料:加入几块拍扁的生姜,能散寒活血,温暖全身;气滞血瘀、阳气不足的怕冷女性适合加点儿红花和艾草;而在泡脚水中加入果醋,也是常见做法,同样有活血散寒、舒缓疲劳的功效。

(摘自嘉人网)

上一篇:女人的大聪明 下一篇:租车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