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性朦胧状态”引起的惨案

时间:2022-05-22 07:16:13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深夜,某地一家产科医院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新生儿的血囊。人们发现,医院走廊里正躺着一位呼呼大睡的本院食堂职工杜×,手里拿着一把厨刀,满身是血。

公安部门对有重大嫌疑的杜×进行了审讯。后者在醒后发觉自己手上带着镣铐,对面坐着几位公安人员,感到十分茫然。当被问到昨晚干什么去了,凶手回答说,到菜园里摘南瓜去了。审讯者对凶手的杀人动机,言语行为感到事出蹊跷;为了慎重起见,就请精神病学专家对其作司法鉴定。鉴定结果确诊凶手患有“癫痫朦胧状态”,他的杀人正处于疾病发作期间,故不负刑事责任而送精神病院接受治疗。

朦胧状态是癫痫病人最常见的发作。临床表现多为发作突然,意识不清,感知事物不清晰,对周围环境定向力不良,犹如处于黄昏时刻,不能与之进行正常接触。有些病人还可出现生动的幻觉,多曲幻视,也可以产生片断妄想。因思维零乱而不能切题回答,或有重复言语。常伴有情感障碍,表现恐惧、愤怒、行为紊乱,且缺乏目的性;甚至可出现自伤、毁物和行凶等残暴行为。病人一般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发作,发作后意识恢复清醒,或呼呼入睡,但对发作中的情况完全遗志。这一点是癫痫性朦胧状态的特征性症状,且在司法精神病中具有鉴定意义。

癫痫性朦胧状态属于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相。此病常可同时伴有癫痫大、小发作,但也有部分病人一生只有癫痫性精神异常的发作而从未有过大、小发作。发作时间多为数小时至数日,个别病例可达数周。在发作期间,病人大多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多汗、流涎、步态不稳等现象。

癫痫性朦胧状态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往往较差,其中以痴呆为结局者占50%,且常有发生危险行为的可能性。因此,对此病进行早期治疗就显得十分重要。

目前在临床上对癫痫性朦胧状态的治疗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急性发作期间:临床上一般采用安定10~20毫克或阿米妥钠0.5~1克肌肉注射,口服氟哌啶醇和奋乃静等药物控制兴奋与精神症状。

2、发作缓解期间:根据病人的病史、发病形式和性别年龄等服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及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本症的发作。

有癫痫性朦胧状态的病人要按时服药,不可自动减药或突然停药;平时要节制饮水量,进少盐饮食,禁用酒类。

上一篇:我治愈皮肤淀粉样变的经过 下一篇:气候致病何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