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课程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时间:2022-05-22 10:24:27

隐性课程对高校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对课程改革的认识

1.隐性课程的含义。自1968年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在他的《课堂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以后,课程领域里先后出现了“自发课程”、“隐含课程”、“无形课程”、“非正规课程”等概念,国际上掀起了一场关于隐性课程研究的热潮。随着对德育隐性课程研究的深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隐性课程”的概念,按照权威性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见解,隐性课程是指形成学生的非正式学习的各个要素,这些要素在学校课程手册中没有得到明确的规定,它们被看作是一部分隐藏的、无意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得到承认的学校生活经验,但又经常地有效地对学生发挥着影响。

2.隐性课程的特性。①暗示性。隐性课程的资源深藏于校园文化之中,这些资源在向学生发出信号时就自然是以暗示的形式传导的,它不是直接而公开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示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知识的等经验渗透到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之中;②多样性。学校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学生从事不同的活动所受到的潜在影响不同,其参与隐性课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他在学校内习得的隐性课程是多样的;③无意识性。对学生来说,学校的实践活动具有发挥影响的某种潜在可能性,他们在从事一定活动的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隐含于其中的影响;④间接性。学生从学校隐性课程中是通过情感融合过程习得的,其效果可能部分在学校期间就显示出来,也可能在走出校门后经历与社会的磨合后产生作用。学生一旦习得,其影响效果是长久的、稳定的,甚至在其一生中都受着这种影响。

3.隐性课程的结构。①第一层面:教科书中的隐性课程。教科书是“从一定社会文化里选择出来的材料”,是经过特殊筛选,并加以定式化、组织化的社会共同经验;②第二层面: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掌握知识过程中发展能力的活动;③第三层面: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这包含一个极为宽泛的内容。泛指学校内除教学活动之外的所有的物理环境、制度环境、心理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4.隐性课程的功能。①陶冶功能。隐性课程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养成他们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造型美观、别致的校舍建筑,优雅、美观、整洁的校园环境,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陶冶情感,培养良好品德的作用。②育美功能。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芬芳,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教室内整洁素净,装饰淡雅、和谐、优美等都具有审美价值;同学间纯真友善,师生间诚挚关心爱护,尊师重教等美好的人际关系感染着所有师生;课堂上教师端庄大方的仪表,高昂的教学热情,精湛的教学技巧,简洁幽默的语言,紧张协调的课堂节奏,师生共同活动的和谐默契等,都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③益智功能。外界学习环境通过视觉、温觉、嗅觉、听觉等影响学生,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望与爱、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好,教师的认真务实、创新、积极向上的作风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④健体功能。学生的健康与学校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卫生环境、适宜的设备环境、积极愉快的情感环境、合理的生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5.隐性课程的意义。①培育健全的人格力量。人格完善指的是一个人具有身心和谐发展的结构和状态,它有助于建构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群体和社会氛围。而要完善人格,显然无法全部从显性课程中获取,它们需要通过隐性课程的修习,通过潜移默化的感染,植入受教育者的心灵。②树立卓越的人生目标。一堂大师的讲座,能扬起无数学子起航的风帆;一场激烈紧张的体育比赛,能引发无数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拼搏的欲望;一座具有人文内涵的建筑物,能激励无数后学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③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渗透艺术教育的隐性课程来达到充实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无疑是最有效的。因为“人在本质上是向往自由的,并在自己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本性,但在这个过程中人自身还会生发出一种负面力量,对人的自身完善造成严重的障碍和约束。沉溺的原始本能欲望、昏暗的物化心态、澎湃的邪恶意念等,便是这种与人本性相对立的人自身中存在的负面力量的体现,它促使人性向逆反的方向发展,它给人类向往自由无碍的心灵带来沉重的压抑,因此,它虽然来自于人本身却成了阻碍人性完善发展的异己因素。④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每所大学有每所大学的个性特征,这些特征是由这所大学的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体现出来。如果我们考察一下具有不同风格的大学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规律:以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其毕业生多以“踏实严谨”著称,以文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则多有“天马行空”般的人物。这种现象是与隐性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它们都是处在同一城市的实力相当的两所大学,但由于其管理风格和校园环境的氛围各自不一样,它们所培养的学生的特性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人文环境,也形成了不同的隐性课程,它们在不断地铸造着个性特征鲜明的毕业生,同时也在不断地积累和丰富自己的隐性课程。

二、隐性课程研究对高校课程改革启示

启示之一:重视课程结构的优化。当前,高校在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呈现出可喜的局面。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发现,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象还存在,忽视利用多种途径进行学校德育,不重视通过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建设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师生关系还不够和谐融洽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而这些措施正可以从隐性课程的研究中得到启发。隐性课程的特色是重视改善校园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以完善学生的经验结构,而学校是一个独特有序的生活世界,学生不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而且还要从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的社会心理气氛中获取有关审美的和理性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经验结构,促进人性的完善和个性的发展。因此,把隐性课程纳入到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优化课程结构,正是隐性课程研究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只有建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相协调的大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从而真正发挥课程系统的高效优质功能。

启示之二: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发展性目标教育。隐性课程论道而不说教,它与非学术性要求紧密相连,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形成。我们知道,隐性课程的研究最初是作为一种“人文主义”运动出现在课程领域的,它与传统课程研究的科学主义倾向相对立。由此可见,隐性课程研究给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启示,就是要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发展性目标,将这些发展性目标落到实处,通过重视情感教育,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活动,建立起和谐融洽的校园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发展。

启示之三:重视教职工特别是教师素质的提高。隐性课程的研究特别指出了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对那些非预期的生活经验的学习,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加以引导。此外,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的人格、行为和工作作风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所以,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的人格修养、工作方式和日常生活中的行为,都必须为学生做出榜样,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学校应该加强教师的进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加强教职工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其服务育人的意识,从而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张林:阿坝师范专科学校。

上一篇:高职教育结构优化与科学定位 下一篇:超越传统,重建新型教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