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着便成春

时间:2022-05-22 06:41:21

过去了的2010年,铜镜收藏市场发生了深刻而喜人的变化;在艺术品市场整体大环境的影响下和民间资本逐步走进铜镜收藏的带动下,铜镜拍卖纪录从春拍的268万一举跃升到了秋拍中的728万,四家拍卖公司先后举办了铜镜专场拍卖,不仅使精品铜镜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中高档铜镜的价位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时这种拍卖效应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民间收藏中的交易和古玩市场及收藏网络上的交易使得铜镜市场整体价格较比拍卖前有了较大幅度的上涨。

铜镜火了――展望2011年,铜镜收藏市场又会有哪些变化和惊喜呢?

不可否认铜镜价位的不断上涨和其自身价值的回归是成正比的,实际上自2004年嘉德拍卖首开铜镜专场拍卖以来,无论是拍卖市场还是民间交易,铜镜的价格一直是有涨无跌;特别是精品铜镜的涨幅更是十分的明显。同时它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艺术品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因为毕竟在整个艺术品市场中铜镜的市场份额较小;直到2010年铜镜市场的整体喷发,较比其他门类也还是小很多;虽然它的后市很强劲有很大的空间。

有人说:过去了的2010年是中国艺术品市场一个旧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的开始:传统藏家全面退位,传统藏家主导的时代终结,彻底给资本家让路。当汹涌澎湃的资本大潮涌向铜镜市场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传统的藏家队伍与新兴的投资家队伍的对决;胜负显然已经分出。同时在对待铜镜收藏的价值观和认识方面也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的直接结果就是精品铜镜的价值将会呈现更高的水平,看重投资价值远胜过其自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不可回避的就是市场对其变化的迎合。

实际上,几家举办铜镜专场拍卖的公司从2010年秋拍后就立即着手2011年春拍的征集工作。而各地的古玩市场,收藏网络上铜镜的交流交易早已是热火朝天,只要有像样的铜镜出现,立即被买家买走。这就形成了精品镜“一镜难求”,中高档镜的价格与日俱增,低档镜也是水涨船高的状况;这种状况随着铜镜整体价位的提升和其自身所具备的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及其不可再生性的特质会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延续。

同时我们也明显感到随着铜镜收藏市场的日益火爆,老藏家的惜售和观望,投资家的捂盘,终极藏家入库落定,使得拍卖公司的征集及新近入行的收藏家投资家的买入也会变得日益困难;这从拍卖公司纷纷奔赴海外征集和过早投入征集就可以看出。

放眼国内古玩市场和收藏网络这样的状况也是很明显,要么是纯粹的欣赏(不乏有待价而沽)要么是价位高的离谱(愿者上钩)。

而目前的铜镜收藏和交易延续着艺术品传统的交易形式,大致上是以拍卖市场,古玩市场,收藏网站的论坛和拍卖,以及民间的私下交易为主。其中以拍卖市场和收藏网络的交易最为活跃;但是据我了解,除此之外还有“第三种形式“存在并有可能逐步融进铜镜收藏市场,那就是收藏家团体俱乐部,藏家会所等民间组织;这些组织有较强的地方性和广泛的人脉资源,通过藏家之间的学习研讨,交流沟通,在挖掘铜镜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同时,抬升其经济价值。其形式广泛而活跃,既可避免假货赝品的困扰,又可节省送拍成本及其他形式交易的风险。

纵观2011年铜镜收藏市场,旺盛的需求将占据主流;如果说2010年铜镜收藏市场上演的是“抢宝“大战,那么2011年无疑将会上演它的姊妹篇”夺宝“大战。相对于2010年中国艺术品拍卖500多亿的份额,铜镜拍卖市场也只有一个多亿的拍卖成交额;其规模显然很小。有专业人士预计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模未来十年至少还有10倍的增长空间。即使不扩大原有的规模,那么铜镜也是将有十个亿的份额,那也是相当可观的数字。

与此同时,铜镜市场的火爆不可避免带来了赝品的泛滥;高仿品层出不穷,以往青铜工艺品厂制作的铜镜工艺品被做旧的后充斥市场的等等,给新入行的藏家带来很大的困惑。

明代画家徐渭有一首诗:“从来不信梅花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老的铜镜,拂去其历史的尘埃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今天的同时,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不时与今天的文明发生跨越时空的邂逅而熠熠生辉,另一方面就是不能回避的其自身所附带的经济价值和投资价值被世人认可和追捧,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的特质将会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瞩目,其自身艺术价值的不断放大和资本的有力追逐将会是2011年乃至今后艺术品市场永不间断的主题之一。

上一篇:法书名画集于清宫 下一篇:“一枚‘过年花钱’”是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