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笃文其人及四色校定《老子王弼注》稿本

时间:2022-05-22 03:11:53

劳健,字笃文,以字行,是前清京师大学堂总监劳乃宣之子。周叔驶先生在给王晋卿的信中称之“劳十爷”见《|庵藏书年谱》。但时下的《近现代人物辞典》、《民国人物词典》、《天津人物近代人物录》等都找不到这名字的踪影。

劳氏善书法金石,在《|庵藏书年谱》民国九年条下称:

七月,|翁素喜劳健字,健因写永师《千字文》相赠,并撰跋文,道其原委。

条下注云:劳健,浙江桐乡人。字笃文。劳乃宣之子。精书法,其小楷之妙为近百年来所仅有。善治印,著有《篆刻学类要》及《老子古本考》。劳家与周家为两代世交。健与搜翁早年在青岛,中晚年在唐山、天津,交谊始终不渝,堪称莫逆。因劳健书法精妙,锼翁屡倩其钞补善本,书写题跋及题签等。|翁购得杨氏海源阁旧藏《兰亭续考》半部,另半部由劳健精楷写成配齐。

另外:民国十九年条下:

六月,为祝|翁生日,劳健用仿唐人写经体书成《阿弥陀经》一卷相赠。

条下注云:此卷长幅,用黄绫装裱,仿唐人写经字缮写,极为精美。全经凡30行,行63字(最末一行23字)。落款署“庚午(1930)六月|翁四十生日,廓庵(按劳健之别署)写此《阿弥陀经》一卷奉寿。”旧藏周珏良家,1995年珏良夫人方缃女士将此幅捐献天津图书馆。

读上引的两段文字,当可约略想见劳氏的为人。前段引文中提及劳氏所作之《老子古本考》,此书我三十年前在天津见过,是黄封皮分上下册,惊鸿一瞥,从此不曾再见,料想印数极少。劳氏在《老子古本考》成书之后,仍勉力从事研究,“四色分校《集唐字老子王弼注》”稿本即是明证。

劳氏以四色分校《集唐字老子王弼注》:黑笔据武英殿聚珍本校,朱笔据道藏本校殿本,蓝笔录范应元本所引王本。这该是庚辰(1940年)七月的事。同年十一月,劳氏再用绿笔据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补校注文。

在该书稿后有周叔|题跋:

老子道德经王弼注旧刻传世极稀今世通行者以武殿聚珍本为最善,此古逸丛书本似从聚珍板出。笃文道兄复以聚珍版校之,已有异同,若宋范无隐老子古本集注所引王注之正文更与此大异,而皆彼善于此。宋本之可贵或在是乎。笃文别有老子古本考,参校唐以来写本石本凡数十家,择取众长写为定本,是又不斤斤于王氏一家言矣。庚辰七月周暹读一过并识。

周暹(叔|)的题跋庚辰即1940年,其时劳氏的际遇不得而知,但十多年后,此“稿本”为朱谦之所得,朱谦之又据稿本为劳氏再校一次,并书批注在书眉。所以“稿本”版面有劳笃文、朱谦之两人的手迹眉批。朱氏更在“稿本”前后加两长跋,时间分别是1954年的1月1日和9月15日。

其初跋云:

劳健所作《老子古本考》用力颇勤,今更得其所校定《老子王弼注稿本》,盖据道藏本原文及张氏《汇刻四家注》参范无隐《集注典释文》而成,以未刊行甚可贵也。惟关于王注版本搜罗尚未完备,如日本《明和考订本》即在遗漏之列。考证如陶鸿庆之《读老子札记》波多野太郎之《老子王注校正》可资参证者尚多,洪颐u《诸书丛录》引《辨正论》卷七王弼注:“人法地,地法天”四句云:“言天地之道并不相违,故称法也。自然无称穷极之辞,道是智慧灵巧之号”,与今本王弼注不同,举此一例,知今本王注不无后人掇拾之处,校勘考订,劳氏既开其端,他日有暇,当续成之耳。

朱谦之称为“甚可贵也”的《校定老子王弼注稿本》不为世知。而离朱谦之的题跋,距今又刚好五十年,不单稿本不为世知,甚至劳健其人,在所有工具书都找不到记载。姓氏秋磷,几付渺冥。而劳氏的四色校本及朱谦之重校手校稿跋,在寒斋也已静静地躺了三十年,笔者常恐有所陨越,令劳、朱两老的努力付诸虚牝。

在刘希亮《泛凫亭印撷序》其中有谓:

“……时余侍先大夫隐居青岛,至德周叔|、桐乡劳笃文朝夕过从,把酒论文,间及秦汉印垒,叔文旁听自喜,益劬于学。课余则习为篆刻。……,而其术乃大进,又得叔|、笃文相与切商榷,故所诣益精,抗手前贤,无所于愧。刻牙更推独到,刀法深峭峻整,颇得古铜印神髓,人见拓本莫能辨其为牙为石也。乃天不假年,戊寅(1938)八月撄疾遽殒,仅三十有三岁。呜呼,伤哉!”

刘希亮、周叔|、劳健(笃文)三人原是密友,些些影事,就靠上引的文字,才留下了少许。也未免太零星了。

又:杨锺羲的《圣遗诗》丁集有“题劳织文女史遗著”,其自注云:“女史为陶勤肃子妇,劳叟之女”。以此知劳健(笃文)有姐或妹名劳织文。掌故家郑逸梅在《艺林散叶》第2095则也曾说:陶葆廉,号拙存,娶劳玉初女织文为妻。织文亦能诗,极唱随之乐。另:近人屠寄(敬山)的《结一宦诗集》有“陶君拙存出示其前室劳织文夫人遗作,会余亦抱黄门之忧,感题三绝句”云云。所谓诩叟就是劳乃宣,陶抱存就是陶葆廉的别字,是两广总督陶模之子,是当时人称督抚四公子之一。著有《求古录》和《辛卯纪行》。那劳织文嫁与陶葆廉,论年当长于劳健(笃文)。周叔称劳笃文为“劳十爷”,亦可见劳笃文的兄姐亦该不少。劳诩叟(劳乃宣)有自订年谱,一时未见,未能参对。

上一篇:宋代象牙刻绘“蹴鞠图”笔筒 下一篇:寻找美术教学的“动感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