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调度在“角色群”类型动画短片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21 11:27:39

场面调度在“角色群”类型动画短片中的应用

摘 要:场面调度是导演技艺的中心环节,是表演、摄影和剪辑互相融合的关键。“角色群”类型动画因为没有明确的主配角的区别。运用场面调度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创作者理解和熟悉这类的场面调度模式。

关键词:场面调度;角色群;动画短片

场面调度的涵义

Mise en scène:出自法文,意为“场面调度”。起初这个词只用于舞台剧方面,后被引用到电影创作。场面调度“指导演对镜头内事物的安排,包括情绪、风格、电影的基调以及各个片段中对画面和动作的控制。”

场面调度是导演技艺的中心环节,是表演、摄影和剪辑互相融合的关键,创造者必须决定:摄影机放置在哪里;角色在摄影机前如何运动。换成影视术语就是:景别和被摄角色在画面中的位置。一个有想象力的创作者的头脑里应该熟悉和了解各种在创作中可能用到的调度方案。一个成熟的创作者的场面调度应该是一个完整有序的计划,这个计划可以整合整个创作团队,使团队有序地完成每天的工作。

在创作某个镜头中的场景时,创作者需要综合考虑:叙事性要素,戏剧性要素,画面要素。其中戏剧性要素这时场面调度的重点部分。所谓戏剧性要素就是场景中带有情绪色彩的部分。

“角色群”类型动画短片

“角色群”的概念是指“将场景中的众多临时角色(可看作是与人同等大小的粒子)、动物、鸟类,或其他活着的、有呼吸的生命体都囊括其中。”

表现各类昆虫,细胞,微生物的动画短片中都可以归类为“角色群”类型动画,这一类的动画短片中没有明确的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角色间的差异很小,角色的动作差异也很小,动画的重点也在于通过对大规模群体的刻画,从而渲染和烘托短片所要表现的主题。

动画短片《worms》的场面调度分析

动画短片《worms》是2003年法国昂西(安纳西)国际动画节The Annecy International Animated Film Festival的开幕动画短片,以下为其场面调度的分析。

动画短片《worms》表现了一条小虫子从诞生到融入群体,然后是虫子的角色群从地下努力地从地下洞穴向上方的树木爬去,最终虫子们释放出很多的屏幕画面,整个场景给人一种角色群不断向上,努力前进并最终能够释放自己内心的深刻印象。

整个短片从场景左上角的一个红色钟乳石开始,摄影机先跟拍从钟乳石滴下液滴,然后液滴落到岩石上化为一条小虫子,小虫子从岩石上滑下,前景中出现其它虫子的形象。这个长镜头结束,随后镜头从左下向右上移动,全景的展现虫子的角色群在封闭洞穴中蠕动的场景,到树根出现时,镜头结束。然后是一组镜头剪辑表现树干上的虫子,前景中虫子释放出屏幕画面。然后镜头向上移动并后拉带出整个大场景。

整个短片中场面调度的应用重点是角色的移动,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摄像机的移动相对简单。其中小虫由正对镜头到背对镜头的这一段越轴镜头,仔细分析发现它其实是通过叠画的剪辑手段,来表现虫子转身越轴的,这样的制作方式,显然简化了动画的绘制,也实现了对小虫转身的准确叙事,但是在画面的整体衔接不免有些不够流畅。而后面摄像机由洞穴穿过地层上升到地面的处理,则体现了动画可以不受现实环境的限制的优势,同时这一处理依然带给观众一种真实的感觉,直到最后镜头前移拍摄树干中景镜头。整个场面调度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而在小虫转身的剪辑处理中,营造的依然是一种将摄影机置于动作范围之中的空间处理方法。

整体来说,从虫子滴落到蠕动至树根处都是一种基于叙事性要素的场面调度,而后虫子释放出屏幕画面时,这时表现戏剧性要素的镜头剪辑与之前长镜头形成了对比,丰富了整个短片的镜头语言。

结语

观众是希望看到具独创性、探索性和陌生性的动态美才观看动画作品的,因此动画能否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与创作者是否善于归纳利用创作手法中的变异因素,养成一种对既定现实用一种怀疑,创新的思维去观察,表达的心态与习惯。运用场面调度的相关理论转换创作者对动画短片创作的理解,并从中发现新颖之美,在艺术性,思想性和技术手段限制中取得协调,达到外在表现艺术性把握和内在心理陌生结构的契合。

参考文献

[1]陈丽岚. 《论场面调度在动画片中的运用》. 中国美术学院,2009 年.

[2]牛春州.《动画影片中动作与镜头的配合》.吉林大学,2011 年

[3]数字短片创作/(美)谢里登(Sheridan,S.)著;任秀静,郝佳,刘璐译.一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6

[4]场面调度,(美)卡茨著;陈阳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11

上一篇:明式床榻家具中的形式美法则 下一篇:论实验水墨的抽象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