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中的回答艺术

时间:2022-05-21 07:29:17

亲子阅读中的回答艺术

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会陪孩子进行阅读,重视自己与孩子的互动,尤其是启发幼儿思考的提问策略也越来越成熟,使得亲子阅读互动更加默契,成效更加明显;但是,另一方面家长还是不自禁地抓住“提问”的大权,重视和关注孩子的回答,并以此来评估孩子的发展,而放轻了阅读过程中孩子提问时自己的观点与回答,常常回答得很轻率。作为一个老师,也是一位学龄前孩子的母亲,我在与女儿的阅读互动中,不停地用专业来反思自己的回答艺术,总结一些有效的回答策略,以便让孩子的阅读收获更多。

一、充满爱的回答

亲子阅读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优化亲子关系和沟通方式,亲子阅读交流过程中的主基调应该是美好、开放、温暖、安全和充满爱的。有了这个指导标准,我们面对孩子许多无厘头或者无解的问题时,一切都可以用爱去化解。许多时候孩子的思维是很奇特的,有些爸爸妈妈的回答显得有些不耐烦:“没有为什么!”“你的问题好奇怪啊!”“好了,你还有完没完啊?”。其实把这些问题变成一种爱的表达,孩子便会非常高兴,而且不再纠结于这样的问题。施莱柏说过“孩子只有在感受到有人爱他的情况下,他的语言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一一(女儿的小名)和我共读故事《我妈妈》,读到“妈妈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时,一一很羡慕地问我:“妈妈你会吗?”“我不会!”我不假思索地坦白回答。“你为什么不会?”“你没有她厉害吗?”“你什么时候会呢?”“我们也来找些东西试试吧!”……一股脑很多问题。看着满脸期待的一一,我知道她想以我为骄傲,也希望我是一个什么都会的厉害妈妈。我突然扑到她身上,开始挠她痒痒:“妈妈虽然不是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但是我是很厉害的挠痒痒的特技妈妈。”“咯咯咯”,女儿笑弯了眉毛,还不停地说:“好痒痒好痒痒”,瞬间她不再纠结于刚才的问题……那么如何让爱的表达更加浓烈,更加容易走进孩子的内心呢?我们家长需要抓住的关键要素有:1.注重回答时的表现力,我们可以强化一种表演情景,通过声音、夸张的表情、幅度较大的肢体动作配合我们的语言;2.不吝啬自己与孩子肢体亲密接触的机会,抚摸、亲吻、拥抱、打滚、爬行、追逐等;3.注重与孩子的眼神交流,让爱从眼里流露出来,让真诚从眼神中表达出来。

二、激发式的回答

亲子阅读的目的之一就是启迪思维,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不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知识点、一项本领,而是和孩子们共同开启一扇不断通向新领域的门,最终能够独立思考、个性表达、大胆创想,等等。因此和孩子一起阅读时,没有“唯一”只有“还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与孩子沟通过程中的回答具有激发性,家长要能把自己当作一块“砖”去引出孩子这块“玉”。阅读互动过程中,家长需要通过自己的表达投射给孩子以下几个关键信息去影响孩子的成长。

1.敢于大胆、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次和女儿在阅读《别再亲来亲去》过程中,我们一起进行绘本绘画活动“小猴子”,我把我喜欢的猴子眼睛涂成了蓝色,一一看见了马上纠正我:“妈妈,眼睛应该是黑色的,你涂错了。”“没有啊,我喜欢蓝色眼珠,像大海一样。”“老师说眼睛要像黑葡萄。”“黑葡萄很可爱,我的蓝眼珠也很神奇啊。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最喜欢的颜色画出来,那样心情会很好,对吧?”“那我要涂黄色的眼珠,像巴拉巴拉小魔仙一样!可以吗?”“可以呀!胆子大点,没关系!”

2.抛砖引玉,激励幼儿自主进行创编、想象、猜测、推理等。洛克说:“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我们家长在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告诉孩子一个答案,而是要能透过一个回答,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欲望,让他在安全、自由、民主的诱导下,进行更多的独立创想。这里,我们可以用“激将式”“竞赛式”“抢答式”“轮流式”等各种游戏方式与孩子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3.非正面回答,鼓励幼儿积极独立或者合作寻找答案。例如:“这个答案妈妈暂时也不能回答,但是我知道图书馆《植物大全》里肯定有,我们一起去找找吧!看谁先找到。”……这种方式最能拓展幼儿的阅读面,常常一环扣一环,孩子在无形中积累了非常多的能力和知识点,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儿童。

在激发式回答中有一种很特别的形式就是反问、辩论式回答。这不是和孩子制造矛盾,破坏美好的融洽的阅读环境,而是一种和平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这种方式特别能帮助孩子积累语言词汇,增强语言的组织能力,提升表达能力,但是要特别把握好度,控制好声调、语速,避免孩子产生逆反情绪。

三、欣赏式的回答

欣赏式的回答更加强调亲子之间的平等性,亲子之间不再局限于亲情,更多的是一种平等的友情。家长眼中的孩子也不再是一个“不成熟、想法幼稚”的毛头小儿,而是一个有着独立见解、渴望表达自我、有“被尊重和实现自我价值”需要的独立个体。欣赏式回答更多的方式是肯定和认可对方的观点,体会孩子当下的感受,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理解并接受幼儿的独特想法,支持孩子独特的言语和表达行为;同时,欣赏式的回答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聆听,发现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细微进步和变化,为进一步的沟通奠定良好的心理环境。《爱发脾气大叫的妈妈》是一本寓意很深,画面却非常简单的绘本。和女儿翻开第一页,“今天早上,妈妈发脾气,朝我大喊大叫,结果吓得我身体都散开飞跑了……”女儿一听这句话就捂住嘴巴偷乐。“怎么了?”我问她。“妈妈,骂孩子也是爱吗?(平时我生气时说的话)”“对的,不过你喜欢什么样的妈妈呢?”“现在的妈妈,说话轻轻的。”“妈妈是不是也有大喊大叫的时候?”女儿又耸起肩膀偷乐了。“把你也吓得飞起来了吧?真不好意思。”我主动为平时的自己道歉。“没关系,骂也是爱!妈妈最爱我了。”“但是大喊大叫似乎真的不好,你看这个小企鹅也不喜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帮妈妈改掉坏毛病好吗?”……

四、迁移式的回答

迁移式的回答更加强调回归生活,在阅读一些科普绘本或者良好情感品质培养类的书籍时,常常要运用迁移式的回答,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在故事情节与现实生活中自由转化,举一反三,而不是读“死书”。例如:《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里面有许多动物的尾巴,而每种尾巴都是为了更好地生存进化来的,因此和孩子一起阅读这本书时,不能停留在配对游戏,而是要帮助孩子结合生活共同探讨出诸如:壁虎的尾巴能干嘛?这种再生技术可了不起了,如果用在医院能帮助很多病人,等等。

五、配合式的回答

亲子阅读过程中,读着读着许多时候就变成了一个教一个学了。配合式回答就是家长要有意识地“藏”自己,“露”孩子,让孩子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角、导演。因此家长许多时候的回答要配合得恰到好处,例如在表演绘本《埃尔莎的故事》时,一一每次分配角色就希望我扮演女主角埃尔莎,因为她觉得掉进马桶太丢脸了,我还得配合她不停地嚎叫。于是我总是按照她的要求去做,随着我搞笑的嚎叫声,她的戒备心慢慢放松了,她也开始很高兴地表演埃尔莎这个角色。配合式阅读就是要求家长甘做绿叶,无条件支持孩子成为阅读活动中的主角,进而真正爱上阅读。

上一篇:汽轮机在单机孤网系统状态下的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图像处理在缺素叶片颜色特征识别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