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生自主创业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

时间:2022-05-21 05:57:37

论高职生自主创业面临问题和解决对策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校生规模急剧增加,毕业人数逐年增作长,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从2002年开始中央和地方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鼓励大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这些政策对大学生创业给与了很大支持。也给创业一族增强了自谋生路的信心。因此,高职生自主创业就成为了高职生成才的重要模式,更是缓解就业压力新的重要的途径。

一、高职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

高职生自主创业就是高职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高职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尽管有国家和学校提供的政策等支持和扶持,但是高职生自主创业却难以令人乐观。自主创业参与者少,旁观者多尽管中央和地方的政府机关、税务部门以及各个高校都对高职生生自主创业给予了这样或那样的优惠条件,但是高职生参与的热情仍不是很高。很多人都在处于观望,高职生仍然把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作为择业的首选目标,自主创业发展步伐缓慢此外,自主创业多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行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在校参加的自主创业计划大赛中,大多数项目都是关于高新技术的。一旦学生毕业脱离学校后,要凭个人之力创办高科技企业,却往往显得势单力薄。因为一些风险投资公司不愿意投资到学生创业的公司这样规模小、风险大的企业。所以,大多数毕业生在创业时选择了启动资金少,容易开业且风险相对较小较容易操作的传统行业。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先积累经验。人们对于大学生创业无疑是寄予厚望的,尽管国家出台了优惠政策,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但目前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并不多,自主创业的成功率也不是很高。

二、高职生自主创业面临的问题

高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低和创业过程中的举步艰难,究其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创业思想认识不清

一方面有些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过于理想简单化,对自身的创业基础条件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科学评价,由此产生的非理性“激情创业”很难经受挫折和考验。创业的“短命”现象在所难免。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看不到自身资源优势,面对创业机会顾虑重重,不敢承担创业所带来的挑战。

(二)创业资源不足

高职生创业需要包括所在学校,政府主管部门,客户方,亲属朋友等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支持。但由于高职生群体属于在校或走出校门不久的创业者,除了亲戚朋友和学校方面的部分资源外在业缘方面的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影响和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信心和成功率。

(三)知识和经验准备不足

第一,工作创业经验没有或不足。许多高职毕业生由于刚刚走出校门,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或创业知识及经商经历,只是一些理论层面的建构及美好愿望。所以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选择的投资项目是投入少,操作简单,管理容易、启动资金少的项目。第二,市场调研不足。许多高职毕业生没有进行市场需求调研,就盲目注入资金投资,或者主观推测市场需求状况,或者关起门来闷头搞研究,致使研究成果找不到买家,没有市场。第三,心理准备不足。高职毕业生刚走出校门,对于工作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难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在工作和创业中一旦处于困境,高职毕业生就会感到十分失望痛苦。第四,没有必要的操作经验与管理知识。许多毕业生不能做出正确实用的职业规划,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对市场需求及竞争对手不能深入了解,没有市场调研,没有真实有效地数据平台分析,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与长处,这些无不反映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知识经验的准备不足。

(四)缺乏创业环境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高职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但是,高职生创业之路异常艰难,除了创业者本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业环境。与外国成熟又完备的创业环境相比,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在资金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创业教育与培训、商务环境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特别是政府职能还未完全转变,政府官员服务意识不强。另外,传统社会观念阻碍也是创业环境不成熟的一种表现。我国传统的社会观念认为,考上了大学就是跃过了“龙门”,大学毕业之后理所应当去政府部门做公务员,或者去大公司作“白领”。而大学生在毕业之后自己开办一个小的企业时,就会流言四起,认为是大学生个人的能力有问题,找不到工作,所以才进行创业的。

(五)缺乏创业资金

对于大学生创业最难莫过于资金匮乏,虽然有相关政策规定:大学毕业生可以申请小额贷款作为创业基金,但是由于学生的还贷能力弱,许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这些规模小、风险大的大学生企业。加上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银行贷款紧缩,就更加注重个人的还款能力。事实上,确实有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银行投资不负责任,拿着贷款进行没有目标的投资,浪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没有丝毫回报。这样的资金利用人银行投资者失去信心,也影响额许多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一段时间以后缺乏后续的资金支持,最终导致创业失败。

三、解决对策

创业意识是影响一个人创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需要在社会中不断形成,对于准备创业的学生,应该着重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培养自身的创业意识,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要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大学生要想在毕业之后比较顺利的进行创业,就要在大学阶段树立创业理想,坚信创业理想能够实现,从而为这个理想的实现而不断的奋斗。高校需对学生进行创业培训,让他们在社会实践、创业实践等活动过程中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基础上了解社会的需要,积累创业经验,逐渐形成自主创业意识。其次,要塑造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一个必要条件。创业活动是一项面临严峻挑战和压力的创造性事业,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素质。最后,要培养创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是一个复杂而又艰巨的过程,它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尤其是要求创业者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商务、税务、投资、法律知识、创业知识和专业知识等。开展创业教育

(二)加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要建设一支有创业经验的教师队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要加大对创业教育的投入,在教学中上不能纸上谈兵,要把书上知识与实际创业结合起来。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现身传授经验。

(三)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目前高职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没有健全或者落实,这就要求国家制定长期战略和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需改善创业环境,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优化创业环境,指导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一方面要开辟融资渠道,为高职生创业提供金融支持。另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加强服务意识,为高职生创业提供方便之门。

(四)转变社会观念

高职生创业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需要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尤其是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帮助。因此我们要打破那些认为去大公司、政府机关,国有企业才是找了一份好工作的观念,要鼓励高职生自主创业。尤其是高职生的父母应当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实践去探索,在创业过程中,父母要关心他们的创业,保护他们的积极性。

(五)广泛获取创业经验

如今,不少大学都开设了创业指导课,教授创业管理、创业心理等内容,帮助高职生打好创业知识的基础。大学图书馆也提供创业指导方面的书籍,高职生可通过阅读增加对创业市场的认识,提高创业成功率。

(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常熟市旅游产业融合环境与实现路径研究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