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时间:2022-05-21 03:45:44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精髓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理论,渗透法制知识,培养爱国热情,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正确的观念与意识,明确个人的责任与义务,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化学教学 德育渗透 法制教育

《化学课程标准》要求课程内容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因此,在化学课程教学中,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也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在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上,有许许多多的化学史知识,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渗透。例如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制碱工业的垄断,潜心研究制碱技术,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红三角牌”纯碱,并获得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他成功地改进了索维尔制碱法,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当讲到物质的来源与制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由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例如,我国解放前连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生产,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人工合成了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这些内容都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化学实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精美化学仪器及各种实验装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求知的浓厚兴趣。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絮状沉淀恰似蓝色的钟乳石,使学生惊奇万分;将铁丝伸入硫酸亚铜溶液中,生成美丽多姿的铜树,令学生感叹不已;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尤如缤纷的礼花,令学生大开眼界――哇,铁也能燃烧……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让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美,就会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产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其次,通过化学演示实验教学中的规范性操作,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例如,我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常多带一个空烧杯,把用后的火柴梗、蜡烛、废纸屑之类的垃圾放入其中,提醒学生要爱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实验桌上随时注意清洁卫生,取用完药品后立即把药品盖好放回原处,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身教者从,言教者讼”,在化学实验中如此言传身教,学生耳闻目染,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合环境方面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有毒化学物品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物品,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防止污染环境。”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要特别注意规范学生行为,废弃液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中,因为化学废液情况复杂,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有的含有重金属离子、有的是易挥发的有毒液体,应根据具体情况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经处理后再排放;也可联系社会现实中水质污染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正确处理化学废弃物的必要性。通过教学,既培养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自觉环保的好习惯。

四、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化学源于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生活,所以在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都不要轻易放弃它的学习目的性,要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讲解它在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目的,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化学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例如:学生都喜欢喝碳酸型饮料,就可以教他们如何自制饮料,这是他们很感兴趣的。这样的教学不仅渗透了化学基础知识还增强了实用性。还可列举一些常用的西药的化学成份,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治疗胃酸过多症可服用胃舒平,其化学成份是Al(OH)3,与胃酸中的主要成分盐酸发生如下化学反应:Al(OH)3+3HCI=AlCl3+3H2O。还可以多讲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现象,如含碳燃料的利用,若燃烧不完全时,可生成CO2、H2O和一些有害气体如CO和粉尘,对人体有害,且放出的热量少,若充分燃烧,只生成CO2、H2O,放出热量多,既节约能源,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诸如此类的化学知识,既可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又可以告诫学生节约能源,进一步认识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认识到现在的学习是将来的成长以及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使他们越来越喜欢化学。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努力挖掘教材,将德育教育与化学教学过程有机结合,既传授了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

上一篇:实验素材生活化促进科学学习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任务”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