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抵制圣诞节吗

时间:2022-05-21 07:24:35

需要抵制圣诞节吗

“耶诞节”在中国的流行折射出国人的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子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

陈乔见是武汉大学哲学系在读的二年级博士生,由于和其他九名名校博士联名发起“抵制”圣诞节活动,他平静的校园生活平添了一些波澜,连日来,不断有媒体打电话找他要求采访。这是他始料未及的。

事情缘起于12月初,当时他来北京参加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儒家思想与跨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遇到了早已相熟的人大哲学博士王达三和“吹剑”(网名),三人在宾馆里讨论时,对西洋文化在中国由昔日的“微风细雨”渐成今日的“狂风骤雨”感到忧虑。

三位具有中国哲学专业背景的博士一拍即合,决定做些什么来警醒国人。他们找到的切人口是圣诞节,因为西洋文化在中国的“狂风骤雨”“最为直接和集中的体现,莫过于‘耶诞节’在中国的悄然兴起与日趋流行。”

由王达三执笔起草,经过数易其稿,又经陈乔见等多人修改而定稿,十余天后,12月18日,―份倡议书在中国儒教网、孔子2000网、原道网三家儒学门户网站联合发出。

倡议书的标题为“我们对‘耶诞节’问题的看法”,文章在主张宗教宽容、尊重信仰自由的同时,认为中国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个“准耶教国家”,“耶诞节”在中国的流行折射出国人的一种文化集体无意识,而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主位性缺失和主体性沉沦。

倡议书呼吁国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并提出五条建议,其中第一条是将带有神圣意味的“基督”、“基督教”、“圣经”、“圣诞节”、“圣诞树”等按港台地区的做法改称为不带感彩的“耶稣”、“耶教”、“耶经”、“耶诞节”、“耶诞树”等,不以任何形式有意无意地过“圣诞节”,不发送与“圣诞节”有关的短信,邮件、贺卡、礼物;不举行与“圣诞节”有关的联欢、舞会等活动;不去“耶教教堂”祈祷礼拜等等。

经陈乔见、王达三的联络,倡议书找到了十位签名者,均为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博士。很快倡议书被各大门户网站和论坛转载,而标题被突出为更吸引眼球的“十博士联名抵制圣诞节”,争议由此而起,并俨然成为一个事件。

孔子被当作圣诞老人

陈乔见硕士期间学的是西方哲学,但却对中国哲学发生兴趣,于是考博士时转投中国哲学。学习的深入使他认识到相对于西哲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等方面蕴含着解决现代问题的优势和独特思路”。他因而建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但是在现实中,他看到的却是传统的式微。

今年9月28日,在孔子“南宗家庙”所在地浙江衢州举办的孔子国际文化节上,一件小事让陈乔见难以释怀,当地记者指着孔子塑像问开幕式上的小学生“这是谁”时,小学生回答说“圣诞老人’。因为这件事,陈对现在不少中小学教师组织学生过圣诞节“极为反对”。

王达三称自己是一个“民间独立学者”,他自己创办了中国儒教网和木铎论坛。在维护传统文化上,他行动得要比陈乔见早,去年他就曾提出国人要,慎对“耶诞节”的话题,在网上,结果遭到无数网友的“板砖”。

“不过,这更加坚定了我进一步陈述我看法的决心及其必要性。因为,我遭到的‘板砖’越多,越说明太多的国人已经身心皆陷‘耶教’和西方文化之中,流连忘返,久假而不归,忘记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信仰,成为皮肤黄色、内心白色的‘香蕉人’。”

陈乔见反对过“耶诞节”的逻辑是:“节日是文化的载体,圣诞节是西方文化的载体,特别是中小学过圣诞,无形中西方文化观念将种植在小孩心中”。

反对的声音也很尖锐。署名“雅科夫”的作者撰写了一篇长文驳十博士的倡议,他说,“实际上,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几乎方方面面都受‘西洋文化’的影响,随手举几个例子:我们日常穿的衣服、鞋子是西洋式的,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西洋式的,我们家庭用的电器也是西洋式的,我们所受的教育是西洋式的,我们用来工作的电脑也是西洋式的,即使是生了病,我们多半也是看西医……”

雅科夫发问;莫非“十博士”们认为,我们必须身穿长袍马褂,足登布底皂靴,屁股下坐着八抬大轿,点着大红灯笼,读四书五经写八股文章,拨拉算盘珠子当上网,张口“之乎者也”、闭口“呜呼哀哉”,病了只服仁丹或者是请来巫婆神汉跳大神,才算是“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是不是我们应该学习阿富汗的,一股脑儿将西方的“腐朽文化”统统禁掉,发扬我们的传统,让女人重新裹起小脚,男人重新留起辫子,以显示我们重新拾回传统的决心?

尽管陈乔见说自己其实很“中庸”,反对全盘西化,也反对复古,但是批判仍然劈头盖脸而至。对于倡议书引发的争论,王达三说“有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火爆和激烈,特别是一些网友的不解、误解、曲解甚至是人格攻击和谩骂,有些让人感到失望。”

另一方面,王达三也感到满意,“从目前来看,中国几大门户网站就此问题做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参与投票者都是支持《看法》的。所以,我觉得目的基本达到了。”新浪网的调查结果,21289位受调查者中53。33%的人反对过圣诞节,认为“中国人过洋节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结果”。

王达三将林则徐的名言做了改编:苟利儒学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就是我一生要做的事情。”他主张国人重视自己的节日,“冬至到了,我要祝母校的老师和同学节日快乐。”

宗教渗透?

起草这份倡议的过程中,王达三对“耶诞节”为何在中国“声势浩大”的原因做了―些细致的思考。他说,其一,信奉“耶教”的国人越来越多了,他们有理由过自己的节日。“有人曾告诉我,中国‘耶教徒’并不是很多。我想说的是,注册在教的人确实不是很多,但不注册而在教的人远比注朋在教的人高出几倍!”

其二,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一个充分世俗化、功利化、商业化的国家了,很多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商机和赚取利润,利用和鼓噪了“耶诞节”,形成了“节日经济”,进而无意和无形中诱导了国人过“耶诞节”。

其三,更主要的是,绝大部分国人过“耶诞节’纯粹是一种娱乐、休闲,是利用这个机会与朋友聚会和购物等。“这一点是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没有必要进行批评。”

但是,王达三说,怕的就是这种集体无意识,怕的就是自己无意中为“耶教”在中国传播推波助澜,为自己成为一个“耶教徒”积淀心理潜意识,为中国进一步“耶教化’营造文化氛围。“须知,‘久假而不归’(孟子)就会‘长迁而不反其初’(荀子),就会从‘假过’到‘真过’、从‘不信’到‘真信’。”

而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教授扬念群

看来,这种想法纯属多虑。他“猜想”抵制圣诞是和废掉中医一样名利双收的作秀。“现在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农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已被电视取代,过去春节有人组织灯会舞狮会,现在春节都在家里看春节晚会,节日没人出钱张罗,“个人空间扩大,公共空间必然缩小,传统节日萎缩。”

“西洋节日也主要是城市人在关注,城市原来的基本要素不存在,鞭炮不放了,庙会趋于商品化,城市生活那么多选择,圣诞是其中一种选择。”他认为实际过圣诞的人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圣诞氛围更多是商家为了赚钱造势,是市场化的结果,不是个人选择,没必要夸大。”

在美国生活时,杨念群也没感觉圣诞有多热闹。“除了商场打折,西方圣诞节也是很个人的事情。”圣诞节符合都市人的愿望和要求,传统的东西不足以满足现代需求,“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事实,接受即可,想要硬扭不太可能。宗教在中国完全是一个形式,宗教没有移植过来,矫枉过正说是宗教渗透完全没有道理。”

冲突还是融合

杨念群的儿子正上初中,他说圣诞节其实没像博士们说的那样“赶时髦”。“在这个中西杂糅的时代,没必要过多强调中西文化的比较,那只会显得我们的文化很弱势。如果哪天能让西方谈中西文化的比较,那中国文化确实是有生命力。”

王达三和陈乔见的确是从中西文化比较的大背景下来谈论“耶诞”话题的。他们认为,即使中国文化复兴了,它也会吸收和包容西方文化,而不会完全拒绝和排斥西方文化。“但是,这种包容和吸收有个前提,即西方文化不能反客为主,不能进了主人家门把主人赶走自己当主人。”

在倡议书中,王达三甚至将圣诞节上升到了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高度予以考虑,他写道:“‘耶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泛滥,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文化问题和宗教问题,同时也是西洋国家‘软力量’在中国的渗透与扩张。”

北大哲学系教授赵敦华更愿意谈论的是融合。在他看来,文化全球化,不光有冲突的一面,可能文化融合的成分更多些。在上层建筑层次以外,经济、娱乐、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中,不同文化的融合越加凸显。“中国在这种层次上也影响了西方,吃中餐看武术、舞龙耍杂技并不影响西方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西方也没有影响到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

“中小学不需要对西方有很多的理解,还没涉及到深刻理解的层次,有些人对传统文化不理解,但日常生活层面一样按中国习俗过生活。全球化时代需要开阔的胸怀,不要把这种意识形态冲突也带人日常生活中。”他反问记者:“和谐的前提就是包容,如果每个人都坚持自己,不和别人融合,哪儿来和谐?”

具体谈到这场争论,“已经是读博士的人了,不必对西方文化表现如此过度强烈的反应嘛。可能这些知识分子太脱离实际了,看什么问题都要从意识形态突出的立场出发。”赵敦华淡淡地说。

上一篇:“上海第一车夫”MBA攻略 下一篇:在路上的“美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