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六月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超42% 华夏ETF成投资人首选指基独占13份额

时间:2022-05-21 06:32:48

近六月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超42% 华夏ETF成投资人首选指基独占13份额

牛市不但来了,而且还是一只“疯牛”,“板块牛”!据Wind统计显示,大盘自11月20日2452.66点(当天收盘)上攻开始,截至12月17日收盘3061.02点,一个月时间不到大盘上涨了24.8%。其中,银行板块指数自5119.31点上涨到6673.41点上涨了30.4%,券商板块指数自3637.66点上涨到7393.57点上涨了103.3%。金融板块这种既快又急的“疯牛”走势,让很多踏空的投资者看傻了眼。

是主动追涨,还是守株待兔?这已经成为众多投资者纠结的问题。追涨吧?银行股和券商股实在是涨得太高,追进去害怕高位买套;不追吧一是看着银行券商天天涨心里难受,二是除了银行券商也不知买什么,别的似乎绿油油的也怪吓人。

“回顾这轮快牛行情投资者其实不难发现,想要凭借个人技术判断在合适的时间点准确的抓到轮动板块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权益类基金在本轮行情中也少有能跑赢指数的产品,因为涨的实在太快了!”华泰证券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就像农夫赶牛拉车时都会给牛戴上轭子,在证券市场其实也一样,当投资者跑不赢指数时,只需要给“指数牛”套上“轭子”――跟踪指数、买ETF指数基金,就可以无惧踏空风险。

华夏独占ETF三分之一天下

指数基金在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称得上是大多数投资者最喜欢的投资工具之一。巴菲特就曾8次大力推荐。

“ETF指数基金严格跟踪标的指数,确实能够很好帮助投资者抓住趋势性行情中的获利机会。”华泰证券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指数基金的选择应该关注其本身的市场代表性,公司运作经验和实力等要素。目前市场上共有100只左右的指数基金产品,但从综合实力、净值规模以及业绩回报来看,华夏基金公司(简称“华夏”)旗下的ETF产品均处于行业领先位置。Wind数据显示,11月20日至12月17日区间,华夏上证金融地产ETF上涨了44.5%,华夏沪深300上涨29.1%,华夏上证50上涨了36.1%,均表现较为优异。

“对于ETF产品来说,哪家公司先发比较早,并且主要行业都能覆盖,那么谁的规模就能够最先做上去,它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就会比较强。”上述分析师称,自2004年国内首只ETF产品――华夏上证50ETF面世,截至目前,华夏旗下共有9只ETF产品,其净值规模(不含联接基金)合计超过480亿元,约占华夏基金旗下资产净值总规模的18%、约占我国ETF资产净值总规模的29%,华夏ETF资产规模占ETF市场总规模的近1/3。可以说,历经10年发展,华夏已成为国内市场当之无愧的ETF专家。

近六月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超42%

除了规模,华夏旗下ETF的业绩也相当不错。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12月17日,华夏旗下9只ETF产品近六月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42.1%。其中,华夏上证金融地产ETF表现最为出色,近六月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3.8%,华夏上证50ETF、华夏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联接三只也表现不错,不但近六月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55.4%、53.6%、50.5%,而且3季度末的基金资产净值均超过百亿元规模,分别为183.8亿元、206.8亿元、168.5亿元。

“华夏旗下ETF取得如此好的业绩回报并非偶然。”华泰证券分析师告诉《投资者报》,直至今日,华夏基金依然保持着业内规模最大的投研团队,ETF团队成员的平均投资年限都超过了6年,而且彼此之间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既富有经验又充满朝气,崇尚独立思考与前瞻性,投资风格注重成长。

据了解,华夏有着选拔和培养基金经理的7大标准:基金经理素质、投资理念、资产组合、投资流程、过往业绩、耐得住寂寞以及信仰。

“在华夏基金,研究员通往基金经理的道路很是漫长,经过至少6年时间的训练,才有可能到达‘彼岸’。这犹如‘绣花’,慢工出细活,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扎扎实实打基础才能水到渠成。”一位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掌握一整套培养优秀基金经理、长期复制同样业绩的“方法论”,这是华夏在未来继续“领跑”的底气之所在。

“华夏作为国内指数基金管理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具有10年的指数基金运作管理经验,产品线齐全。相对而言,选择华夏旗下的指数基金更为简单可靠。”上述资深人士如是说。

当下宜关注华夏上证50ETF

和沪深300ETF

“在目前行情下,投资者可以多多关注华夏旗下的上证50ETF和沪深300ETF。因为前者是追踪蓝筹股的利器,后者则策略多样,攻守兼备。”华泰证券分析师如是说。

“华夏上证50ETF的出现,可以说正式揭开了国内ETF发展的序幕。”上述接近华夏基金的人士告诉《投资者报》,华夏上证50ETF基金首发规模为54.35亿元,于2005年2月23日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截至三季度末,华夏上证50ETF期末总份额为110.58亿份,资产净值增至183.78亿元。在沪深两市目前运作的88只ETF基金中排名第二。由于成立时间长,交投活跃度都很高。

这位分析人士称,2012年也是在银行股的推动下,上证50指数涨幅达14.85%,在市场所有主流指数中排名第一,大幅超越了沪深300指数(7.55%)、上证综指(3.17%)、上证180指数(10.8%)、深成指(2.22%)、深100P(1.95%)等主流指数的涨幅,获得了“指数军团”的业绩冠军。今年的行情类似,而华夏上证50ETF作为追踪该指数历史最悠久的ETF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的投资策略,因此,其价值不言自明。

另一只华夏沪深300ETF则以沪深300指数为追踪标的。公开数据显示,由于沪深300ETF同时是交易所交易型基金,在二级市场具备实时交易功能,为期现套利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工具。因此,华夏300ETF上市当天成交额达到2.78亿元,截至9月30日,其规模已达到266.7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跟踪跨市场指数,但华夏沪深ETF仍保留了现有单市场ETF“T+0”的交易特征,使得投资者可以不借助融券就完成一二级市场套利,并且可实现单笔资金日内多次高频套利,资金使用效率高,既可以做长期投资、阶段轮动,也可以做融资融券的对冲交易。

上一篇:《不可思议的旅程》:一部神奇的纸上“历险大片... 下一篇:用纪录片传承草原文化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