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性别的差异性开展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

时间:2022-05-21 06:12:07

从性别的差异性开展德育工作实效性探索

摘 要 针对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不高,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从性别的差异性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与方法。作为班主任,这些年我做过不少尝试和努力,其中有一条基本经验,即根据学生性别的差异性,有的放矢地做具体细致的工作,成效较好。

关键词 初级中学 德育工作 性别的差异性 实际效果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安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其实质是把有关的正确的社会观点、要求、意识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施加影响,通过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即是德育工作。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各界的看法是一致的,是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鉴此,初级中学的德育工作在全社会的文明建设中肩负着举足轻重的使命。但是,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发生深刻变革,从而引发了社会新气象和社会新问题。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问题、新任务、新方法。而目前我国的初级中学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却没有随时代的发展而更新,严重滞后且存在诸多弊端。一方面,德育内容苍白且滞后。受应试教育传统影响,存在形式主义。另一方面,德育形式脱离社会及学生的现实。目前主要仍是灌输式教育,忽视教育过程中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这种老一套教育方式使新一代学生感到隔膜和厌烦,出现学生低参与、不参与、抵制参与的现象,从而使初级中学德育的工作开展带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开展德育工作是多角度的,这里仅是从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性来探索开展德育工作。

从生理学角度,初中学生生理上不断发育成熟,这使青春期的男女出现“第二性征”。性的功能迅速发展,性激素分泌增多,是该年龄阶段生理变化的突出特点,也是男性与女性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这种生理活动不仅影响着原有的生理平衡系统,同时也在情绪方面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波动。

一、针对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的教育,使学生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较全面科学的认识,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前提之一

工作中我往往发现相当部分学生时而沮丧、消沉、羞怯,时而动怒、怄气、恐慌,情绪不稳定,此时如果老师不注意,接下来的教育也许只能是“水过鸭背”,何谈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带来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答案是肯定的,即学生对青春的生理变化缺乏正确的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学校从2002年起对男女生分别进行有效的青春期生理知识方面的教育,这一建议得到学校的同意并付诸实施,从而使女生不会因为来月经而害羞和恐慌,使男生懂得遗精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至于害怕等,并使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出现意想不到的改观,学生对人变得更有礼貌,更乐于与人交往,更加自信,德育、智育工作有了极大的进展。工作经验告诉我,从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教育是必要的,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条件。

二、针对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要求学生正确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这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早恋”现象的发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男女学生间的交往不再象封建社会那样男女“授受不亲”,而变得是很正常的事。但是,我也注意到此时初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间,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男女学生之间又特别是初中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毕竟与同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有所不同的。据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要求学生做到:第一,男女学生之间不要有过多的单独交往。第二,男女学生之间交往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搞好学习。第三,男女学生之间交往时不要过于随便,不要轻信别人,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能这样做的学生,“早恋”现象出现的可能性变会少得多。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初中学生不知道男女同学交往的“度”怎样才算“恰当”,这就告诉教育工作者必须对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加以正确的引导,树立学生的正确交友观念。我班女学生胡某,在班上是班干部,学习成绩优异,首批被学校团组织批准为共青团员。学校领导、老师都公认胡某是今后重点培养尖子生,可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她竞与本班一个经常打架斗殴,学习成绩极差的男生刘某谈“恋爱”了。因为胡某是尖子生,学校网开一面,不象以前那样马上公开点名批评或通知家长,而是吩咐我去做她的思想工作。我多次找胡某谈心,诚恳地问她为什么喜欢刘某,讲出来,并向她保证绝对保密。在我的再三启发下,她终于讲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一,从心里喜爱刘某,他心眼好,讲义气,敢为朋友两肋插刀。第二,有刘某做朋友,自己就觉得有安全感,别人不敢欺侮我。第三,刘某好打架,学习差,我和他交朋友,他认为自己各方面都比不上我,从心里佩服我,使我从内心感到我得到了他人重视和尊重,而且我说什么他都听,我可以利用这点帮他改邪归正。

听了胡某这些从来没有跟他人讲过的心里话,我作为一位教师深感内疚,我更不能责怪她,只能检查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同时也对以往学校不正确处理此类现象感到痛心,对此类孩子不知造成了多大的伤害。经过一番诚恳交谈,帮助她进行分析认识后,胡某感动得流下眼泪,说:“老师,原来我对这些问题认识不清,又不好意思问别人,您讲得对,有道理,我明白了。今后我就照您说的去做,请您看我的行动吧!”从此,胡某遇到想不通的事,大多都向我询问怎么办。我每次都耐心地对她进行开导,帮助她解决疑难。现在,她依然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刘某在她的说服下,不但改掉了好打架的恶习,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此后学校开始改变对“早恋”现象的处理办法,转而变为每隔一段时间组织精干教师对男女性别学生分别进行正确交友和“早恋”危害方面的教育。一段时间后,学生之间的关系自然好多了,不会因为动不动就因谈“恋爱”被公开点名而惶惶不安,因争风吃醋而打架的现象也大为减少。“早恋”现象也直线下降。

三、针对男女学生的性别差异,对性格各自存在优点与不足,而采取有针对性地进行意志品质培养、公民道德教育和法律环保等意识的培养,也都取取到良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老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性对我们开展德育工作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应正视学生的男女性别差异性的现实,采取有的放矢的教育,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

上一篇:谈谈班级德育素质的形成与提高 下一篇:教学酿创意,语文自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