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时间:2022-05-21 05:16:24

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8月收治的92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阴囊积液,4例切口疼痛,经对症处理后均痊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随访1年,随访率100%,无一例复发。结论 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降低复发率、提高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无张力疝修补术 围手术期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183-02

与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舒适度好、复发率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临床上疝修补术的首选方式[1]。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12月~2009年8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92例,全部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56.4±15.9)岁,其中斜疝81例,直疝7例,股疝4例。全部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术前详细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认真查体,包括检查血糖、血脂、血压;了解肝、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观察有无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易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对患者的身体情况作出全面评估。

腹股沟疝患者如发生腹压增高的情况,容易导致导病情加重或术后复发。为提高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功能的管理。术前常规行胸部X线检查和肺功能测定,评估膈肌运动情况和通气功能;有咳嗽或肺部感染的患者及时使用抗生素和雾化吸入治疗;劝说患者停止吸烟;训练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为减轻术后呼吸受限及通气不足做好准备。

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在15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便秘患者术前2~3d使用缓泻剂(如番泻叶、果导片等)治疗,待大便通畅后再行手术,必要时手术前夜给予灌肠。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宜在药物控制后的平稳阶段接受手术。

术前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实施过程、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向患者介绍传统手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区别以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越性、安全性及治疗的必要性。宣传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舒适度好,疼痛小等优点,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顾虑,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

1.2.2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取平卧位,在膝下垫一小枕,使髋关节微屈,以缓解切口的张力,有利于切口愈合,也可使用腹带以降低切口局部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患者术后6~8h可小幅度活动,卧床2~3d后可下床活动。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及有效咳嗽,雾化吸入 2 次/d;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感冒,指导患者咳嗽时用双手护术区,以减轻疼痛;便秘、排尿困难都是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术后患者应保持大小便通畅,如有便秘患者给予通便药物治疗,如有排尿困难患者及时给予导尿处理。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2~3d,切口每2~3d更换敷料,以防止术后感染,同时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有无渗出、感染迹象。每次换药后,切口用乙醇纱布湿敷。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酌情补充白蛋白等以帮助切口愈合。

术后伤口疼痛多在效消失后出现。对于轻微的伤口疼痛多无需特殊处理,为患者创造安静的环境,缓解其紧张情绪,提高疼痛阈值。疼痛明显者可适当给予口服、肛塞或注射止痛剂镇痛,也可应用应用镇痛泵镇痛。

术后发生阴囊积液可采取抬高阴囊的方法可有效预防阴囊肿胀、积液。经穿刺抽液、阴囊托起1~2天后即可痊愈。

通常情况下,患者术后6h后如血压稳定、肠鸣音正常、无腹痛腹胀者可进食流质饮食,并逐渐过渡到普通饮食。术后恢复期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多摄入含纤维素较高的饮食,以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通畅[3]。

1.2.3 出院指导

出院前嘱患者注意休息、戒烟、及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便秘、排尿困难等疾病以防腹压增高导致腹股沟疝复发。适量饮水、选择高纤维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一般术后1个月即可进行轻体力劳动和适度运动,但3 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避免局部承受过重负荷。定期复查,如发生病情变化或感觉不适及时复诊[4]。

2 结果

92例患者术后大多恢复良好,无明显疼痛感和牵扯感。2例发生阴囊积液,经抬高阴囊和穿刺抽液后痊愈。4例发生切口疼痛,使用镇痛药处理后均痊愈。全部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随访1年,随访率100%,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传统的疝修补术没有建立在修复腹横筋膜的基础上,只是将不同的组织和层次强行机械地缝合在一起,剥离范围大,缝合处张力过大,不符合现代解剖学原理,故效果较差。患者往往需要卧床 3~6个月,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如尿潴留、便秘、褥疮、血栓性静脉炎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避免腹压增高,常通过控制饮食以减少大便次数。术后因切口张力大、难愈合、易撕裂而易导致腹股沟疝复发率较高。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作为一项新兴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该项技术符合人体解剖结构,较传统的疝修补手术时间短,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临床效果较为满意。无张力疝修补术以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用人工材料来加强腹股沟管后壁。在修补时做到正常解剖层次的对合,克服了传统疝修补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而且对合不具张力,更加符合机体生理,各方面的效果均优于传统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早,肠蠕动恢复快,禁食时间短,对消化道基本无影响。早期的饮食营养为增加患者机体抵抗力,促进切口愈合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无张力疝修补术因其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而在医学界倍受推崇,已逐渐成为疝修补术的首选方式而广泛应用于临床[5]。

综上所述,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具有安全、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疝修补术。如何在临床护理方面对患者的术后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每一位护理工作者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手术前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手术危险性进行全面评估,术后给予系统的个性化健康指导、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措施,保证了无张力疝修补术术的安全实施,有效的保证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达到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是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康复的关键,对术后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颂章.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20(9):564~565.

[2]李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特点临床医药实践杂志[J].2006,15(7):547~548.

[3]姜玉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98.

[4]汤宏君.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护理对疝复发预防的重要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06~207.

[5]王文如.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护理观察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87):123~124.

上一篇:基层医院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 下一篇:影响脐血质量的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