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大幕落下 评论家看法不一

时间:2022-05-21 01:32:10

5月24日,第6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落下帷幕,虽然各大奖项各归其主,但对于评奖结果及参赛参映影片的评论余音未散,评论家们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好莱坞报道》汇集了麾下几位资深影评人的看法,其中的角度颇为有趣。

失之交臂

影片《廷巴克图》(Timbuktu)的首映与戛纳电影节开幕典礼同时进行,这部出自毛里塔尼亚导演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Abderrahmane Sissako)之手的电影放映当晚座无虚席,可以算是为整个电影节开了个好头。不过,在接下来的11天时间里,影片的上座率却明显呈现出递减走势,这一方面说明影片的口碑趋势,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评审团成员对其的喜爱程度逐渐降温。否则,这样一部讲述宗教极端主义毁灭马里居民区的故事,为何只能空手而归?《廷巴克图》以诗意和灼热的直白传递着现实的悲哀感,它应该为非洲电影赢得一些荣誉。

―― 大卫・罗南(DAVID ROONEY)

非竞赛单元佳作

戛纳最吸引关注的自然是竞赛单元的作品,不过在一些非竞赛单元中,也有不少上乘佳作。今年有两部法语名的电影在“一种关注”单元首映:澳大利亚导演杰茜卡・豪丝娜(Jessica Hausner)执导的《疯狂的爱》(Amour Fou),讲述了德国浪漫主义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执导与一位有夫之妇双双自杀前几天发生的故事;鲁本・奥斯陆(Ruben Ostlund)的《游客》(Force Majeure)则是一部现代风格的剧情片,围绕一个瑞典家庭度假时遇上雪崩的故事展开。两部电影充满黑色幽默,台词不多却能引发观众对本能、神经质和社会礼节的反思。

――博伊德・范・霍依(BOYD VAN HOEIJ)

戛纳的“狗角色”

虽说戛纳电影节与狗的渊源不短(戛纳有特设的“棕榈狗奖”),但今年出现在影片中的狗角色实在是创纪录得多。首当其冲的就是匈牙利导演凯内尔・穆德卢佐(Kornel Mundruczo)的《白色上帝》(White God),这部带有希区柯克风格的黑暗惊悚片以一只狗的视角为主线,自然就少不了“狗演员”,据说参拍电影的狗多达200多只。穆德卢佐以这种独特的角度讲述了一个反种族的寓言故事,并最终为他赢得了“一种关注”单元的最佳影片大奖。当然,主竞赛单元中也有狗的身影,比如在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的《再见语言》(Goodbye to Language)中,这位83岁的导演以一种“顽童式”的手法拍摄了这部3D电影,电影中开口说话的狗,渗透着温和的贝尔蒙多式的文雅。

――斯蒂芬・道尔顿(STEPHEN DALTON)

边缘主题

本届戛纳的“国际影评人周”和“导演双周”单元中都有不少佳作,其中一些甚至完全有资格进入主竞赛单元。《瑟琳・席安玛》(Celine Sciamma)的《女孩帮》(Girlhood)是“导演双周”单元的开幕影片,这部电影讲述了青春期混乱的街头生活,导演启用的是全体黑人演员阵容。纳达夫・拉皮德(Nadav Lapid)的《幼儿园老师》(The Kindergarten Teacher)则再次向世人证明,他就是以色列最具天分的年轻电影人之一。与此同时,乌克兰导演麦罗思雷・斯拉伯史比斯基(Myroslav Slaboshpytskiy)的处女作《部落》(The Tribe)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电影中的主要人物是一群聋哑人,导演犀利地将他们无声的世界展示了出来,这部情节混乱地反叛电影展示了完美的导演功力和拍摄技巧。这是一部在浮夸的闪光灯下,将观者拉回现实、折射戛纳电影节本质的作品。

――乔丹・米特泽(JORDAN MINTZER)

赢家

从土耳其卡的帕多西亚到意大利利古利亚的养蜂人家,简・康平(Jane Campion)带领的电影节评审团将最高的荣誉留给了两部迥然不同的作品。努里・比格・锡兰(Nuri Bilge Ceylan)是资历颇丰的导演,本次他终于继两项评审团大奖和一次最佳导演奖后,修成正果,凭借《冬眠》(Winter Sleep)一举拿到最佳影片奖。这部时长超过三个小时的电影围绕一名退休演员和当地房主之间的关系展开,其对人类灵魂的探究颇有契诃夫的风格。此外,32岁的爱丽丝・罗尔瓦赫尔(Alice Rohrwacher)拿走了评委会大奖,可以说是本届戛纳电影节的黑马之一,罗尔瓦赫尔本次参赛影片《奇迹》(The Wonders)描述了自给自足的养蜂人一家被扰乱的日常生活,是她拍摄的第二部作品,最后得奖也颇让人意外。

――黛博拉・杨(DEBORAH YOUNG)

斯拉夫语系露锋芒

颁奖仪式上最有趣一幕,是评审团主席康平宣布安德烈・萨金塞夫(Andrey Zvyagintsev)和奥列格・涅金(Oleg Negin)获得最佳编剧时,念到萨金塞夫名字时的含糊不清。这二位俄罗斯编剧的《利维坦》(Leviathan)有《约伯记》的影子,讲述的却是俄罗斯社会现存的几乎一切深刻问题,言论可谓相当激进,却也反应了萨金塞夫出色的驾驭能力。另外,乌克兰电影人谢尔盖・洛兹尼察(Sergei Loznitsa)的纪录片《操场》(Maidan)、麦罗思雷・斯拉伯史比斯基的《部落》以及另一部纪录片《红色军队》(Red Army),都聚焦在了这片前苏联的土地上。

――莱斯利・费普林(LESLIE FELPERIN)

遗珠

评审团拿一个最佳编剧奖替换了本来的最佳电影奖。萨金塞夫的《利维坦》可以说是戛纳有史以来最有内容的一部佳作,也具备了所有最佳电影的要素:宏大的银幕效果,激进的政治观点,隐喻却极易引起共鸣的表现角度,出色的情节推进以及冷幽默,这是一部能够打动不同国家观众的电影。而评审团最终却选择了《冬眠》――这部电影很难让观众收获什么。“评委会大奖”获得者洛瓦赫的电影《奇迹》实在平淡无奇,戈达尔的《再见语言》倒是不平淡,但也说不上卓越,甚至很难看懂。

――陶德・麦卡锡(TODD MCCARTHY)

上一篇:新生儿的“心”希望 下一篇:同质化上映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