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分析

时间:2022-05-21 12:42:55

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分析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按照传统的定额模式进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不相适应。在研究现行造价计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评价,指出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发展趋势,从而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计价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057-01

建筑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从确定建设意向到建成、竣工验收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所花费的全部投资费用。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包括: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四个部分。

1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法

我国现行的计价方法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相结合。施工图预算法:以施工图纸及预算定额为依据,按定额工程量计算出各分部工程量,由相应的定额及地区单位估价;新定额直接费单价方式: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地方定额采用实物法编制,实现量价分离。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1)分部分项工程费=∑(分部分项工程量×分部分项工程单价)

2)措施项目费=∑(措施项目工程量×措施项目综合单价)

3)单位工程报价=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单项工程报价=∑单位工程报价

建设项目总报价=∑单项工程报价

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是由业主委托咨询机构编制,并在招标文件中提供的计算工程量。工程量清单中单价包含的内容包括:直接费用(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永久设备购置费),间接费用(组织施工和管理工程的费用)和利润、税金和风险费用。

2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评价

我国现行的造价计价方法限定了造价时必须执行同一标准的“定额直接费”或“定额消耗量指标”,费用、利润、税金的计算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政府决定,施工企业自主定价的权利较小。价格与供求关系脱节,价格决策与各个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不相适应,不能真正体现建筑工程的实际价值,不能体现建筑产品优质优价的原则,也不利于招投标工作的开展。

现行定额的消耗量和价格,不能适应人工、材料、机械价格的变化,不利于竞争机制的发挥,而且定额种类繁多,定额条目划分不统一,不利于建筑业的发展。以工程直接费为基础计算间接费,由政府为企业确定利润等级,税收没有真实反映施工企业的经营成果,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很不适应,也不利于优势企业的发展。

3我国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法的发展趋势

从工程造价的计价模式来看,主要是建筑工程的“量”、“价”的确定方式,以及一些相关的费用计取办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劳动率的提高,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出现,工程造价中的“价”的变动更为活跃,工程项目所需资源的数量和施工效率会不断变化,工程造价概预算定额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同时,由于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工程量的统计信息不断积累、日益完善,人们能够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去确定工程造价的“量”。

在国际上,通行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一般不依赖政府颁布的定额和单价,凡涉及到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价格都是根据市场行情来决定。以美国为代表的基于建筑工程历史数据资料统计基础的工程计价模式,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推进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代表国际发展趋势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即建筑工程计价方法必须“市场定价”。

4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计价机制

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实现“量价”分离,由政府部门定额单价或指导价变为市场价格。将确定投标价的权利归为企业,由企业根据政府和社会咨询服务机构提供的市场信息、内部定额、造价指数和管理技术水平,自主报价,开展充分竞争。并以合同的形式明确约定定价,同时随物价指数变动而调整。通过市场形成合理的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实行优质优价,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切实落实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所有报价均需对基础价格或费率作具体的调研、分析、测算,使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得到全面优化。企业根据自身管理情况和工程情况,自主确定投标报价取费标准,按照程序进行投标报价工作(见下图)。运用技术经济指标、分组计算复核等方法,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方法,按工程实物量编制工程报价表,确保工程量清单内容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编制工程量清单与投标须知、合同条件、合同协议条款,技术规范和图纸一起使用。

政府部门实行工程建设中的宏观职能,进一步加快价格改革步伐,控制物价总水平,收集、管理并定期公布市场信息和物价指数,以及各种设备材料、工资、机械台班的价格指数以及工程造价指数,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造价咨询服务单位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少瑛.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与价格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

[2]于雷.基于数值模型理论的煤炭建筑工程造价的计价方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

[3]齐永丽.建筑工程造价计价方式和快速估算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1.

[4]徐秀平.论定额计价模式下的建筑工程造价[J].科技资讯.2009,33.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现代建筑的节能设计探讨 下一篇:浅谈公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