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会文本 厚积得“言”“意”

时间:2022-05-21 12:39:10

何谓“言”?从词典义来看,“言”,就是-指静态的、共性的、符号性的“语言”,也指那些动态性的、生成性的、个性化的“言语”。是一个人生活、学习、交际的物质基础,它指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而“意”是一个大的集合性概念,指通过语言而得以传达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它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文本是“言”与“意”的统一体,语文学习实际上就是强调“言”“意”的渗透转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但如果我们的学习中没有“厚积”,以“言”求“意”,以“意”驭“言”是很难实现的。

一、在品析中积累语言

品词析句本身就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累计过程,学会了一个词的写法,领悟了词的内涵,情感,本身就是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过程。而“词句”本身就蕴含着作者的态度、感情、观点;学生可以通过“品词析句”去理解文中内容和思想的方法,就是学生积累知识,掌握能力的过程。

《珍珠鸟》一课。对文章三、四、五各自然段的反复朗读,不难悟出其中的情。虽然鸟儿已经有了“舒适又温暖的巢”,但“我”仍旧精心为它重新加工、布置了一个幽静、安全的居室,并按时给它们添食加水;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因为所谓的喜爱而轻易打扰鸟儿的生活。小鸟与“我”的交往过程。先写小鸟在屋子里“飞去飞来”,然后写到“它渐渐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当小鸟知道“我不去伤害它”时,就“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在“它完全放心”之后,“居然”落在了“我”的庸上睡着了。品味“蹦”“喝”“瞧”等一些描写鸟儿的动词,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作者在文中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融注在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人的性灵赋予无知的小鸟。反复品味、推敲词便能领略到作者遣词造句的妙用,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和韵律美,不仅能学到优美的语言。还能增长语言鉴赏能力。

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词语的情感。使他们既获得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获得对语言的准确感受。这样词语才会发挥出其独特的魅力与生命力,词才会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起来,词语才会真正融入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与精神同构共生。

二、在朗读中积淀感悟

汉语言富有音乐美,适合诵读,无论教师有多大的分析讲解的本领,都无法与声情并茂的朗诵相比。古人早就有“朗读?“涵咏”的哥惯,蒙学教育、经学教育都相当重视学生的反复诵读,老师基本不作解释,让学生大声朗读经文,在抑扬顿挫之中领悟经文中无法言传的神韵。古人写作讲究文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含在文气之中,所谓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先靠朗、读成诵,把握了文章的“气”以后,进而领会其意。

小学五年级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予》一课,是一篇语言朴素、感情浓烈的课文。在教学中,除了要体会父亲动作、神态的描写外,还要抓住父亲心理变化描写的关键处,让学生情感随父亲的情感变化而发展。在读的时候注意把握住这些情感最触人心弦的地方,以父亲的“情”导出学生“情”,这样学生在读到父亲说的话“谁愿意帮助一我?”“你们是不是来帮助我?”的地方都不约而同地声调高昂;语速加快;读到“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了。他双眼布满了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娃是血迹。”时。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放低声调减慢语速,读出了父亲挖掘的艰难。突出父亲对儿子的爱。在“导”,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把大量的空间还给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读”的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置身于规范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熏陶、感染,极大地提高感受语言的能力。

通过有感情地,反复地朗读学生才能认知文字、感受声律,把握作品的语言艺术。并通过内化、吸收和存储,形成感悟能力。当课文的语育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储备和积警时,他们日后便会受益无穷。

三、在背诵中积存精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复述和背诵”,这既是对背诵这一教学手段的肯定。也是通过教学法规的形式要求语文教学要使用这种教学手段。粱启超在《治国学杂谈》―文中说:“好文章是涵养情趣的工具。作一个民族的分子,总该对本民族的好文章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能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底,不知不觉会‘发酵”’。

重视对教材中精彩句、段、篇以及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诗词精华的背诵,是积累语言的必需途径“通过背诵并从中积累典范的语言信息,在头脑中形成对语言的认知结构,学生在感知语言的一瞬间,其生动、恰当、准确的语汇就会翩然而至。

在课堂上当说到,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同学们就会异口同声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郭沫若先生的著名诗句“胸藏万汇凭吞吐,心有万韵任歙张”说的就是这个理。当然,我们所说的背诵必须建立在有感情地熟读、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摒弃那些枯燥的机械式的读背。

四、在造境中积聚情感

缺少具体情境的语文教学,必然是僵死的无效的。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后来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再次把这一主张加以阐明。

教学时,只有强调情境创造和渲染。从文本中拎出“人文主题”,围绕主题让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浸润在母语文化的“场”中,探寻文本的真、普、美等方面的丰富意义,寻求自身在文化熏陶中心灵的顿悟,才能把学生内心最美好的东西激发出来,同时也使他们的语言丰妙起来,让语文课堂韵味十足1。

如《珍珠鸟》一文的片段教学:

(出示“小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为背景的投影,配合抒情和谐的音乐朗读课文十四自然段)

师: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珍珠鸟在“我”的肩头睡熟了。

生:我看到作者看着肩头熟睡的小鸟,笑了。

师:这小家伙睡得多香呀!它把我的肩头当作了什么?

生:温暖的巢。

生:妈妈的背。

师:小珍珠鸟趴在“我”的肩上做梦,如果你是那只小珍珠鸟你可能会梦见了什么呢?

生:小珍珠鸟梦到自己与主人在屋里捉迷藏,一起嬉戏。

生:小珍珠鸟梦到自己帮主人写文章,主人看了,连声称赞,说它有文采;小珍珠鸟梦到主人就是它的父母,它在主人的怀里撒娇,要小虫子吃。

师:多么美好的境界呀!(教师引读)“待一会儿,扭头看……”

此时同学们情不自禁地用轻柔的声音读着:“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爪子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毛盖住。”从同学们温情的读书声和柔美的笑容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已经完全进入了课文蕴含的特定的情景中了。

在具体教学中,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来实现对言语文字的全方位品味。使之透过表层把握深层意蕴,即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

课堂教学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主阵地。在阅读读教学中,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潜心走入“文本”,厚积语文素养,在“言”的理解中得到着“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中落实“言”的训练,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悟文本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才能“言意兼得”。

上一篇:以“爱”抚慰潜能生 下一篇:浅淡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