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的地域性歧视刍议

时间:2022-05-20 09:58:42

新闻报道的地域性歧视刍议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毋庸置疑。但是业内人稍加留心就会发现一些所谓强势媒体在新闻报道时却“选择性失明”。他们习惯戴着大地方、大媒体的“有色眼镜”来报道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新闻,或恶意攻击、或捕风捉影、或以偏概全、或无意误读。在此,笔者试图对诸多新闻报道的地域性歧视案例进行总结,以窥新闻报道地域性歧视之全豹,并探究这种地域性歧视形成的原因。

新闻报道地域性歧视的现象及分类

何谓新闻报道的地域性歧视?笔者想就是违反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的主旨是事实与价值分开,坚持准确与公正原则。在客观新闻理念中,所谓公正,也称不偏不倚,是指记者报道新闻时,以公正的立场,谨慎评估新闻事件的重要事实,作正确、平衡、完整的报道,它是媒介在报道新闻时不偏袒任何一方的戒律。体现在具体报道中,一是全方位的观点和意见;二是意见的相对分量;三是随着时间而发生在“方位”与“分量”方面的变化。公正性一般包含“平衡”和“中立”两大子类,平衡强调报道份额的分配公正,中立强调报道表达的陈述公正。可以看出,“公正性”规范从业者在种种关系间保持独立、中立的观察者立场,它意味着新闻工作者要在新闻处理过程与新闻实践中,尽可能抛开个人好恶,表达新闻事实的多面和争议各方的意见,但是“没有权利从一群事实中,摒弃不符合记者的立场和观点的新闻”。

然而,一些媒体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违背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在报道中却添枝加叶,这样的例子也比比皆是。2008年初。作为一家国内颇具权威且发行量较大的媒体,《南方周末》竟然在没有调查核实的前提下,以《一个老乞丐说的一句话,感动全中国人!》为题,刊登5年前已被民政部辟为谣言的网上文章。随后,安徽省主流媒体和金寨县以大量的事实对此进行了反驳。然而《南方周末》在对此进行解释时,却以一句“这只是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故事非常感动。”一笔带过,最后在明知可能有错的情况下,责任编辑仍狡辩:“如果这篇文章中所写的老人真的存在,你们把他赶快找出来好好照顾就是了。如果不存在,这篇文章以真挚的情感感动过很多读者,也是不错的。”编辑如此轻描淡写、避重就轻,可以说,是对读者、社会尤其是安徽人民的极不负责任。

在媒体地域性歧视报道中,以偏概全是最常犯的错误。上海某媒体曾以《皖北小偷村》报道安徽北部某地小偷泛滥,经核实,该村确实有几个小偷,但标题明显一叶障目。类似的还有南方一家媒体以《安徽丐帮大举入穗》为题报道乞讨一族,南方某市以“严厉打击河南籍犯罪”的标语进行宣传等。正是这种强势宣传的渗透,给公众造成心理定势,而逐步形成“安徽小保姆”、“安徽民工”、“安徽小偷”等侮辱性词语。就是在省内也存在比较鲜明的地域性歧视。2008年4月份,安徽砀山举行梨花节,《新安晚报》记者没有报道活动的积极面,而是特意选取了学生放假的镜头,显示其“敏锐”的视觉。不否认其所报道现象的真实性,但绝非本质真实。

新闻报道地域性歧视的原因

新闻报道地域性歧视存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不外乎如下几点:其一,地域性歧视的报道和某些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觉悟不高有关。某些新闻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政治意识,再加上法律意识淡漠,很容易成为造谣中伤者的传播者和帮凶。如果脑子再塞满商业利益和所谓的娱乐精神,其“主动”进行地域性歧视的炒作来获取更多的受众也就不足为奇了。“老兵乞讨”的文章,就是对落后地区人民的丑化、对落后地区政府的抹黑、对落后地区形象损害的典型代表。此歪曲报道如被境外别有用心的媒体或敌对势力利用,作为诋毁我国政府的武器,将对落后地区乃至中国造成极大的负面政治影响。从这一点来说,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的所言所行是不讲政治的。

其二,新闻从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拿新闻事业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当做儿戏。钱钟书在答《人民政协报》记者问时说:“一个出版社也好,一个新闻记者也好,一个责任编辑也好,不能只顾眼前,也应该讲一点职业道德。”所以,作为媒体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规定和新闻审查的规定,绝不允许敷衍了事,推诿塞责。另外,部分媒体的“内部规定”也对这种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媒体规定负面报道分值较高,记者当然会在这种“指挥棒”下挖空心思去“发掘”欠发达地区的“阴暗面”,而置全局于不顾。

其三,某些新闻从业人员地域歧视心理严重。一些新闻从业人员从内心里可能就轻视欠发达地区人民,拿欠发达地区人民不当回事。另外,他潜意识中想当然地认为这种事就会在不发达地区发生。假设一下,同样一篇此类报道,地点发生在该报所在省市或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市,事前编辑恐怕就会掂量掂量,最起码不会这样草率行事了。笔者听说一位发达地区的同行说:“没有新闻,就到安徽北部几个市看看。”可以想象,他们会带着什么心态来采访。

分析现象及原因后,如何避免地域性歧视的报道的“药方”就好下了。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被报道失实的对象或政府不再容忍被强势媒体“误读”而奋起反击,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权益。而且,欠发达地区的主流媒体还通过各种渠道提高“软实力”、争夺“话语权”。网民铺天盖地的声讨,也大大挤压了歧视性报道的空间。目前,多数媒体已高度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并开始放下架子知错就改、公开道歉了。“真实就是力量”,只要充分展示事实。进行全民性的“新闻打假”,地域性歧视的报道就会成为“过街老鼠”,越来越没有容身之地。

(作者杨扬系拂晓报社新闻采访部记者,付子峰系拂晓报社新闻采访部主任)

上一篇:新传媒环境下地方政府信息把关的偏差 下一篇:赞县委宣传部领导干部被评上十佳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