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的课堂提问

时间:2022-05-20 08:31:49

谈地理教学的课堂提问

摘要: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教育行为,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的培养及思想的陶冶,本文对课堂提问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介绍。

关键词: 地理教学课堂提问教学方法

课堂提问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思索,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对优化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提问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应用广泛,类型多而复杂。按学生的认知水平可分为一般提问和高层次提问,按教学过程可分为导入提问、展开提问和总结提问,按提问的作用可分为主要提问和次要提问,按教学方法可分为讲述法中的提问、谈话法中的提问、演示法中的提问、练习法中的提问、讨论法中的提问及自学辅导法中的提问等。

一、一般提问与高层次提问

1.一般提问

它是靠回忆或观察即可回答的简单提问,通过提问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或获取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1)回忆提问。例如,“青藏高原平均海拔是多少?”“世界最大平原位于哪个洲?”

(2)观察提问。例如,在学习“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时,教师提问学生:“哪个同学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地图上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和流经省区?”

2.高层次提问

这种提问学生回答有一定难度,往往需要经过判断、比较、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过程才能回答上来,较“一般提问”有更强的启发性。

(1)判断提问。这类提问经常用在学习新的地理概念之后,教师提供新的地理情境,让学生依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判断,以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季风概念之后,立刻对学生进行下列提问:

师:在海边,白天经常从海面刮来凉爽的海风,但晚上风又从陆地吹向海洋,这是不是季风?为什么?

生:不是季风,因为虽然风向向相反的风向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但周期不是一年。

(2)分析提问。分析提问是一种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关系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梳理地理事物构成的要素、相互的关系。它一般包括:要素分析提问、因果关系提问、主从关系提问等。例如,在“上海主导工业”的教学时,教师问:“一个地区要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条件?(要素分析提问)”“上海为什么能发展钢铁工业?它具备哪些条件?(因果关系提问)”“你认为上海进一步发展钢铁工业主要需解决哪些条件问题?为什么?(主从关系提问、因果关系提问)”

(3)综合提问。综合提问是一种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分析的结果联想起来,通过对地理事物的特征形成完整认识,以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例如,教完“南极地区”后,教师要求学生从高、低、多、少4个方面概括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比较提问。许多时候,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是在与其它事物的比较中形成的。例如,地形、地质构造易混淆,可采用比较式提问:

①什么是地形?它有哪些类型?

②什么是地质构造?其主要组合类型有哪些?

③地形与地质构造两者概念是否相同?有何联系?

(5)评价提问。评价提问是一种要求学生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评析地理事物,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问。例如,学习“水资源”后,教师提问:“你对上海等大城市过量利用地下水有什么看法?”

(6)联想提问。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教师常提出问题让学生联想。例如,学习“地球的公转运动”后,教师提问:“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范围如何变化?”

二、导入、展开与结束阶段的提问

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导入、展开和结束3个环节,各阶段教师提问的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

1.导入提问

这是指一节课开始或是一部分新内容开始学习前的提问,问题的设计要围绕着学习的主题,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提问可以叫学生回答,也可以设置悬念,学生先不回答。例如通过“一对双胞胎,妹妹年龄比姐姐大,你认为可信吗?”导入日界线教学。

2.展开阶段的提问

这是指学习新知识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这种提问密切结合所学的新知识,能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学习引向深入。例如,在学习“新能源”有关太阳能分布时提问:(1)依前面知识,一个地区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多少取决于什么?(2)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多在何处?(3)读太阳辐射能分布图,为什么青藏高原最多?从而对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有较深刻的理解。

3.总结提问

这种提问的目的是巩固新知识,也可引出下一节课题。例如,“环境问题”讲完后,留下问题:如果人类行为对自然界造成损害,会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人类将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影响人类生活、生产和生存。如何处理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呢?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三、主要提问与辅助提问

这是按提问所起的作用分类的。主要提问是地理教师在备课时围绕着教学重点和难点而设计的提问,辅助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为顺利完成主要提问而做出的补充提问、追问,以及引导、点拨、提示等。

四、不同教学方法中的提问

1.讲述法中的提问

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述为主,常用于较难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阐述等。教师的讲述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因此,提问不要太频繁,一般在讲述前设置悬念引发学生思维,然后由教师系统讲述,在重点和关键之处可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讲述后再复习提问以巩固所学的内容,并且在应用中拓宽学生的思路。

2.谈话法中的提问

这种教学方法是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进行的,师生一问一答,在谈话中学习新知识,一般在初中地理课中进行。谈话法中问题的设计要细致,提问的难度要小。这种提问比较琐碎,不易形成综合性的整体观念,应在每项内容学习之后加强总结,并掌握好课堂教学的时间和进度。

3.演示法中的提问

这种教学法中的提问,一般在演示前提出几个问题,交代要观察什么,介绍观察的步骤和方法,在演示进行中,在关键和重要的地方提问,引起学生的注意。

4.练习法中的提问

练习法包括笔答和口答两种方式,口答提问一般具有灵活性或综合性,教师要注意将正确答案明确地告诉学生。

5.讨论法中的提问

这种教学方法中的提问,问题的设计很关键,提出的问题综合性要强,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讨论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和独到的见解。总结时,要将学生正确的答案归纳、梳理、概况和充实,教师的发言要求比学生更准确、全面、深刻、有条理,使学生既感到参与的喜悦,又从教师那里学到思考问题的本领,有所提高。

6.自学辅导法中的提问

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一般在教学前,由教师提出阅读思考题,引导学生自学的思路。学生自学课文后再按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

上一篇:培养地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下一篇:高三历史学习应该强调阅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