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概预算控制分析

时间:2022-05-20 04:03:58

工程造价概预算控制分析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就如何控制工程造价预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工程造价;概预算;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ject cost budget reasons, on how to control project cost budget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Project cost;Budget estimate;Control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概预算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要遇到市场、人为因素等的风险,使预期的工程造价预算超出投资控制,这明显不利于工程整体建设。只有提高概预算编制质量、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做好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风险投资,改进和完善工程投资估算,实行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才能良好的完成工程造价概预算工作。

1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1.1工程技术与工程造价结合不够 当前,很多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不是本地设计院设计,就存在着地域差异大,设计院所处的地方与工程建设所在地规范明显不同,造成了工程造价的增大。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整体投资的不到1%,如果设计不当,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很大。目前,不少地方存在着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保守,设计思想、施工规范落后的问题,再加上造价工程师普遍不能参与建设全过程,只是单项建设完成后复核。使得工程概预算在不少方面难以控制,理论和实际不尽相符。 1.2市场波动大,竞争激烈 近几年来,在宏观政策调控下,材料价格等得到了有效控制。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周期较长,范围广,工程之初所做的概预算虽然对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风险等情况作出了预测,使预算留有余地,但并不能做到准确无误。加上从事建筑施工队伍众多,供不应求的局面使得工程招投标存在不正当竞争行为,工程造价很可能出现超预算。 1.3工程管理不善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时间长、工序多,一旦管理不善,现场情况就可能得不到及时反馈,难以对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调整,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工程造价超预算。

2工程造价预算的控制

2.1做好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工作控制预算 工程量是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原因之一,计算得正确恰当与否,将给工程造价指标带来很大影响。在综合考虑工程的施工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应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收集工程勘查报告、地形测量图、施工设计图纸、各类标准图集等相关资料,深入现场勘察、调查施工环境并进行施工方案研究,了解现行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材料预算价格。尽可能多的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第一手资料,控制好工程造价预算。对工程总造价影响较大的桩基工程和相对复杂的保温防腐项目,特别要注意工作内容漏项的问题。严格按照清单计价范围,掌握项目施工过程,完善工作内容,尽可能的避免施工过程中增加项目变更,保证预算造价的有效控制。

2.2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 对项目设计推行招投标制或限额设计,使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一个成功的设计方案,应该的功能适宜、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统一体,只有当三者得到充分平衡时,建筑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这就要求技术和经济有机结合。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建设项目,都应进行设计招标,通过招标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优选设计方案。也可通过限额设计,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依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严格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合理地确定设计方案。当然,限额设计也不应该一味地从节省投资来考虑问题,而应尊重科学、尊重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注重优化设计、兼顾功能提高。

2.3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人工费占总价的比例一般为60%~80%。因此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4加强审核力度,力求准确

2.4.1审核工程量、审核采用的定额单价、指标是否合适 1)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说明、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审核工程量。 2)定额具有科学性、权威性、法令性,它的形式、内容任何人都必须严格执行。审核采用的定额名称、规格、计量单位、内容是否满足施工方法要求,套用定额不同,单价则不同。 3)定额包含内容是否与设计相符。如定额含筋率、混凝土标号等。 4)补充定额是否符合要求,计算是否正确。

2.4.2审核材料价格 对材料价格、运杂费进行审核,材料价格是否包括运杂费,材料运输方法、措施是否符合实际,做到既要满足工程要求,又要努力降低费用。 2.4.3审核其他费用 1)取费标准是否符合工程性质;2)费率计算是否正确;3)计算基数是否符合规定;4)价差调整是否符合规定。2.5监理、建设等部门监管职能切实发挥,施工阶段设计不得随意变更 工程项目应该经过严格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额度的审批程序,其工程造价应该按批准的概算投资额度加以控制,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强调精心准备、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严格地控制工程造价。但是,很多建设单位在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情况下急于项目开工,对投资额度的控制、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甚至有的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2.6掌握要素价格市场动态 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设备与材料品种多、价格不一,购置设备材料的费用在造价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材料、人工费占总价的比例一般为60% ~80%。因此价格在市场中的动态变化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预算,也是合同风险中相当重要的因素,建设单位应重点注意其动态变化而带来的风险。要求工程造价编制人员对设备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在投标报价时必须及时了解市场价格,预测其变化趋势,使报价准确合理,减少风险的潜在因素。在实施中更应密切关注,搞好动态分析,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材料订货,确定合理要素价格,减少风险。尚未实现的产品的成交价,只有竣工工程的结算造价才能真正代表市场价格。因此,在资料收集方面,工程造价人员对具体工程的造价指标进行预测分析、对合同中工期、质量、造价三要素的控制要求及相应违约责任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合同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2.7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要掌握工程预算的专业知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设计、材料设备采购、现场工艺、工程整体结构、投资分析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应熟悉。对图纸、当地法规文件、地方特色一定要了解透。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还要深入工程第一线,因为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图纸上的有时候差别很大。对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全面设计、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等工作都要了解掌握。用人单位要关心预算管理人才的培养,为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深造和提高搭建平台。

3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加强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控,规范预算执行工作,确保预算资金安全和项目效益,促进各项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央本级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试行). 

上一篇:公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浅议 下一篇:谈旁站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