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时间:2022-05-20 04:02:30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摘 要: 新课程要求我们开展素质教育,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之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各种合作学习时的交流能力,也关系到学生能不能将物理学学会、学好的能力。高中生虽然看上去像成人,但他们的内心还是一个孩子,他们的表达能力并不高,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加强培养。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物理教学 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在物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学生的成绩是比较优秀的,但在口头回答老师提问的时候,常常语无伦次,或答不到点子上;在批改学生作业的时候,也经常看到类似的情况,学生心里有数,但就是里嗦地答不准确,本来可以得全分的,最后却被扣了分。假如,我们不把他们的表达能力培养出来,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物理的信心。

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十分频繁,如何准确地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假如语无伦次,表达不准,不仅使对方无法了解你的信息,而且可能引发各种误会。那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谈点个人体会。

一、老师做好示范、发挥表率作用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教学技能,而在各种教学技能中,语文表达的技能是相当重要的,它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物理教师的表达能力是多么的重要。新世纪的教师语言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并具有逻辑性、准确性。除此以外,教师的语言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科学性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要求物理老师的语言要严谨、规范、科学。特别是对某些教学难点的分析,更要严谨。比如,很多学生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理解不清,教师要做好严谨的辨析。否则,很多学生认为运动的物体有加速度,那么它的速度一定会增大,或者认为,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那么教师如何科学地辨析给学生听呢?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这样辨析: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增大可能是速度增大得快、也可能是速度减小得快,则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减小,如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在反向之前)反而越来越小;同理加速度越来越小,可能是速度减少得慢,也可能是速度增大得慢,如正在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在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大。总之,物体的运动速度的增减取决于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与加速度的增减无关,做加速运动的物体不管加速度怎样变化,速度一定增加,而做减速运动的物体不论加速度怎样变化,速度在反向之前都一定减小。所以,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可能增大或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可能增大或减小。

2.表达要精练

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也是宝贵的,只需要老师的语言必须精练,不允许东扯西拉。假如教师的语言不精练,学生也听不明白,不知所措。尤其在讲授物理知识、原理时,更需要老师精练的语言,否则学生无法正确地理解物理知识、原理。比如,高一学生对时间与时刻两个概念模糊,教师可以作如下讲解:(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如“第2秒末”、“第1秒初”等;(2)时间是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长度来表示。如“第2秒内”、“前5秒内”等。要严格区分时间和时刻,如“第2秒末”、“第3秒初”均指的是时间轴上t=2秒这一点(时刻)。“5秒内”、“前5秒内”、“后5秒内”、“第5秒内”均指时间而非时刻。“5秒内”、“前5秒内”、“后5秒内”的时间长度均为5秒,但“第5秒内”的时间长度则只是1秒,即从第5秒初(也就是第4秒末)到第5秒末(也就是第6秒初),在时间轴上九是从t=4秒到t=5秒这一长度为1秒的一段。若教师语言很冗长、很嗦,学生就不能领会时间与时刻这两个概念。

3.教师的语言要有一定的节奏

假如教师教学用语很单调,学生听了会昏昏欲睡,教学效率较低。如果教师的语言,快慢结合、高低结合,时而风趣、时而抑扬顿挫,在讲到难点的时候,稍作停顿或声调提高,或拉长尾音,就能提高教学效率。

4.板书要工整

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留影,也是引领学生思维的标记。如果老师的板书很随便,学生不仅不容易理解物理知识、原理,而且会影响到他们作业的质量。很多学生喜欢模仿老师的字体,老师板书的字迹潦草,学生的作业就会写得潦草、马虎,这就是所谓的坏样易学好样难学的道理。

从总体来讲,老教师的表达能力要比年轻的老师好些。这也说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锻炼的过程,只要老师努力,做事业的有心人,教学用语的水平一定会得到提高的。

二、提倡学生多读书本

多读书,就能从课本上多吸取文学知识,这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生活中,我们也很难发现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能说出智慧联翩、幽默生动话语来,如果学生能喜爱读书,就能善于表达。当然,光让学生读书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教育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好笔记。书读多了,笔记记厚了,在表达物理问题的时候,自然就容易了。否则,很多学生心里知道,但说不出来、写不出来。长时间下去,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

对学生进行物理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为了追求考试的分数,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需要,也是获得物理知识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学生物理语言的表达力是发展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物理概念或原理是整个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算是实验,也是探究或验证物理知识与原理的。如果学生的表达能力欠缺,势必对他们的物理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呢?

首先,要挖掘教材。物理新教材的本身就是很好的语言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感悟教材上的语句。看看教材是如何表达物理原理、规律的,或者是怎样描述物理变化过程的。

其次,培养学生剖析物理语句的能力。其实,物理事物的本质都是通过语言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比如,加速下降、自由下落、轻质小车,等等,虽然短短的几字,但能言简意赅,需要学生学会剖析、学会领会。

总之,重视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上一篇:谈谈电工学的多媒体教学体会 下一篇: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出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