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气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循环经济的研究

时间:2022-05-20 11:42:46

沼气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循环经济的研究

【摘 要】 通过对河南省新野县涧河村对能源废弃物的处置状况和农村沼气工程应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当地目前沼气发展滞后的原因和发展现代农村大型沼气工程的各方面优势,提出城镇和周边联带集中供气,促进商业化运作,从而形成以大型沼气工程为核心的农村经济生态模式。

【关键词】 调查 处置状况 滞后原因 优势 集中供气 意义

1 调查过程介绍

涧河村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国债项目始于2003年,2007年起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资规模,现有乡级服务站1个。这次调研选取了所管辖的王庄、蔡庄、岳庄、张庄、楼里5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涧河村共有720户,共计3100人,耕地面积5000亩,养猪场25个。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访谈对用户、非用户、沼气技术员以及村沼气工程负责人进行了调研,对涧河村管辖的5个自然村的60户沼气用户和40户非沼气用户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00份,收回100份。

2 村民对废弃物的处置状况

农业废弃物主要来源于人、禽畜、农作物所产生的粪便、农作物秸秆。本地农作物量大面广、特别是农作物秸秆。在煤炭、电能大量使用的今天,在当地农作物秸秆除少量品种的少部分用于燃料和家畜饲料外,大部分被弃之田野,又为了方便在田间耕作,只好将秸秆在田间地头焚烧。因此,每当在麦收和秋收之后,千里沃野,浓烟滚滚。大范围焚烧秸秆所产生的烟雾,造成天空烟雾弥漫,严重影响交通的运行;同时又造成了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且大量的CO2又造成了“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危及人类生存环境。

3 涧河村沼气工程应用状况及发展滞后原因

3.1 沼气规模

涧河村共有沼气池85户,沼气池数量少,且分散。一个8m3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气450-500m3,基本可以满足4口之家生活用能。沼气池都是户用型,在建设上,采用了水泥结构,然而由于管路设计等技术层面上存在着诸多弊端,同时由于发酵原料的大入大出,出气量不稳定,存在着产气率低,结壳和沉淀严重等原因,造成沼气池使用年限短,一般使用2到3年就报废停用。

3.2 沼气池的维护

户用沼气量少,且分散。所以沼气服务站,一般也是以乡级为单位建设,布点少,距离远。沼气池建设是“三分建,七分管”,许多沼气池用一段时间就不能使用了,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管理和维护,这就无形地缩短了沼气池使用寿命。一是没有及时进出料,影响产气效果,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

4 涧河村发展现代农村集中供气沼气工程的各方面优势

4.1 涧河村沼气建设有较好的资源条件

涧河村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15.5℃,具有发展沼气良好的气侯条件;同时,以涧河村为中心周围村庄是农业为主,又是畜牧大村,具有发展农村沼气充足的原料资源,且油区有9多万人的粪便。

4.2 涧河村沼气建设有较好的现实条件

人口聚集度最高的油区,使用的主要的燃料仍然是灌装液化气,运输不便,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油区没有大型的沼气工程,对于市民的粪便的处置,一般经过化粪池处置后,运送到野外进行填埋,资源严重的浪费。

5 涧河村发展现代农村集中供气沼气工程的意义

5.1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发展

沼气池产生的沼气可以作为生活燃料;产生的沼渣和沼液可以深加工成有机饲料和有机肥料,可用于养殖和种植无公害蔬菜。因此,可以形成一个沼气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2]。

沼气工程为核心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图

5.2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的发展

避免了秸秆在田间地头焚烧,浓烟滚滚的现象,控制了大气污染。农户用上优质的清洁能源,基本上不需要砍柴、买煤,减轻了劳动强度,解放了劳动力, 摆脱了过去烟熏火燎的传统生活习俗,有效地改善了农户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同时,随着沼气建设的不断发展,使农民群众逐步认识到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对保护环境和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增强了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兰书林,孙全忠,赵庆阳.新编农村能源应用技术[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

[2]季昆森.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9-27.

上一篇:浅谈220kV变电站电气工程的管理建设 下一篇:新疆托克逊县1918矿区金异常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