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白象似的群山》

时间:2022-05-20 07:52:4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白象似的群山》

摘要:《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经典短篇之一,体现了海明威独特的创作原则――冰山原则。本文就以接受美学理论来简要分析一下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这篇短篇小说。

关键字:海明威 《白象似的群山》 接受美学

一、引言

美国著名小说家海明威(1899―1961),曾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白象似的群山》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该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人物刻画细腻;对话虽简练直白,却生动地描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短短几千字,却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海明威那独特的叙事风格――他那著名的“冰山原则”。

同海明威其他的小说一样,海明威利用他的冰山原则在《白象似的群山》短短的四千余字中传达了太多的思想内容。这四千余字只是那表面上的八分之一,而水下包含重心的八分之七则需读者来挖掘体会。这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接受美学不谋而合。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汉斯•罗伯特•尧斯认为文本的意义决不是自我生成的,而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相互交流的结果。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具有未定性,这种未定性的文本只有与读者阅读过程中的具体化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这要求文本本身能够吸引读者。文本的吸引力称作召唤性。召唤性存在于文本的各个方面,而它来自文本的整体结构系统,就被称之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按照伊瑟尔的论述,召唤结构就是它自身的空缺因素和暗示力量会对读者的习惯视界进行否定,从而引起心理上的空白以及确知究意的期待,由此激发阅读的动力。

二、未知的空白

伊瑟尔的“空白”理论主要来源于波兰现象学美学家罗曼•英伽登的观点。英伽登认为, 作品是一个布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的图式化纲要结构, 作品的现实化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对未定点的确定和对空白的填充, 这种填充或“具体化”需要读者的想象来完成。伊瑟尔接受了英伽登的这一看法, 并强调空白本身就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此外, 英伽登认为, 作品句子结构的有限性使它的意向性关联物只是一些图式化东西, 这些图式化的东西是不连贯的, 要成为一个完备的整体就需要读者阅读的想象性加工。伊瑟尔将文本句子结构和意向性关联物的非连续性称之为“空缺”, 并强调空缺也是文本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果机制。正是在英伽登的未定之处思想的启发影响下, 伊瑟尔形成了他的“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他认为, “未定性和空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让读者把作品与自身的经验以及自己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 产生意义反思。因为文学的特点就在于未定性与空白给读者提供了能动反思与想象的宽广余地。在保证一定理解信息的前提下, 一部作品中包含的未定性与空白越多, 读者就越能深入参与作品的这种未定性与空白的理解、想象、体味、玩味。

《白象似的群山》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空白和未定点而吸引了很多读者。这篇小说短短四千余字,看似简单,但是细心的读者在二次阅读后就会发现这篇小说似乎有着更深刻的含义,就像我们在远远观望着两个人吵架,很好奇却不知道很多事情,而正是因为不知道才越想去观看去探究。首先作者就没有告诉我们这两个男女的名字,也没有交代两人的关系和他们之前的故事。名字也许无所谓,可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很重要,关系到文章的主题,读者这时不禁要猜测他们是夫妻、情侣,还是婚外恋。读者通过仔细研读文本中的对话会发现,从男人对于堕胎这件事的态度来看,两人一定不是普通的夫妻关系,从而填补了第一个很重要的空白――两人的关系。而堕胎也是读者所猜测的,作者像是设定读者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样,并没有让两位主人公明确说出女孩所得的病到底是什么。对此读者也有很多猜测,根据男人所说是个小手术,笔者开始也以为是阑尾炎、扁桃体炎等,而后根据女孩的态度猜测也许是癌症之类的绝症,男人说是小手术不过是种安慰,最后由女孩的生气和两人的关系确定应是堕胎。海明威在这一短篇小说中设置诸多悬念,构建多重张力,其目的在于让读者置身于小说之中,让读者积极参与到小说中来,使他们在不断、证实或重建自己的期待视野中,或失望,或愉悦,或顿悟,并由此成为第二文本的创造者。这第二个有关主题的空白的填补就跟需要读者对文本的反复阅读和丰富的想象力。当空白填补后,读者会发现一些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合情合理。即使是高度开放的现代社会。也没有人会在车站这种公共场合毫无忌讳、大谈特谈堕胎这件事,尤其是当两个人还没有合法的关系时。

以上是读者通过对文本的阅读所填补的空缺的故事内容,而海明威及其他一些作家开放式的结尾所造成的空白并不总是能被读者准确地填补上。例如这篇《白象似的群山》,结尾处女孩态度的突然转变就让人有很多种解读。小说到完也没有说明两个人的争吵结果,到底是堕胎还是不堕胎就算是反复阅读也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这种回味一直到读者放下小说还存在。如此扑朔迷离、隐晦曲折、模棱两可的小说就像是一块橡皮糖,越嚼越带劲,越品越有味,即使是在咽下后还留有余香。

三、因人而异的空白

尧斯反对一切意义源自作者,同时也反对新批评隔离作者,读者,只注重文本的方法。他认为假如批评家的注意力只集中在文本的产生,而没有对文本的接受作出解释的话,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处于不同历史背景中的读者,对阅读会做出不同反应。每部文学作品向各个时期的读者展开,也是向不同的读者提问,并要求回答,因此,不同历史背景的读者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或解释就产生距离。

具有不同社会经验的人解读作品时会产生误差。例如对于《白象似的群山》这篇小说,伍尔夫曾将文中提到的手术当成扁桃体切除术而不能领会海明威所要传的主题思想,而一些年轻的读者由于缺乏社会经验或许也不会猜到这手术指的是堕胎。处在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人对同一文学作品的理解或解释也会产生距离。1873 年颁布的Comstock 法案直到1927年依然具有法律效用, 法案中明确禁止非法堕胎, 违法者将被处以5000 美元的罚款和5 年的劳役。女孩明白,一旦同意男友的要求,将不仅仅是对自己身体的伤害,还将是对社会的叛逆。但直觉已告诉她,她和男友的关系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但如果她拒绝去做手术,男友更会义无返顾地抛弃她。在男友与腹中胎儿之间,她只能舍弃一个。于是,她选择了男友。她有她的无奈,在父权社会中她处在困境和劣势地位上,在两性二元对立中,她立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她所扮演的性别角色不仅仅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更主要地是由社会和文化条件决定的。不了解当时的法律的读者当然也无法体会到女主人公的痛苦,无法领会到海明威的深刻用意。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也同样。小说的标题“白象似的群山”取自文中女主人公面对烈日下连绵的山峦所作的一句感慨。而读者不解的是,为女孩偏将群山比作白象而非驼峰,海明威又独将此句拟为标题而非他句?《韦氏第三代新国际英语词典》里“白象”的三种释义:1.因皮肤缺乏黑色素而呈苍白色的印度象,稀少,有时在印度和缅甸倍受尊崇;2.需要悉心费力照料却收益甚微的财产,对拥有者来说无关紧要的一件物品(如小玩意或小装饰等),对其他人并非一文不值;3.标有白象徽章的图案。《牛津简明字典》又进一步解释道:国王们将此类动物赐给他们不喜欢的侍臣们,让他们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来饲养,以此来惩罚这些侍臣。依据以上解释,我们归纳出两类意思:“稀少”、“累赘”。但显然这两种含义本身相矛盾冲突,含混不清。这体现了女孩进退两难、无法抉择的困境。《朗文当代英语辞典》里对“white elephant”的解释是“something that is completely useless, although it may have cost a lot of money”。这说明白象也象征了男人给予女孩看似美丽而实际无用的爱情。白象的这种象征意义对于西方国家的读者来说很熟悉,而别的国家的读者要想理解这其中所蕴含的深刻主旨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四、结束语

总之,《白象似的群山》虽然篇幅短小,但就评论海明威的创作艺术而言,却意义重大。该小说故事情节简单,但人物刻画细腻;对话虽简练直白,却生动地描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语言朴实无华,却揭示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由于其文本结构的简约精致化,主题的含蓄隐秘性以及意象的精雕细琢,作品显得扑朔迷离,隐晦曲折。而这其中的迷雾需要读者去拨开,空白需要读者去填补,才能显示它主旨的庐山真面目。

参考文献:

[1]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上册),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康宁、陈镭:《〈白象似的群山〉与“冰山原则”》,《文学语言学研究》,2007。

[3]徐天戍:《〈白象似的群山〉之读者反应批评》,《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

李园、郭雷:华北电力大学。

上一篇:蓝天上一朵洁白的云 下一篇:简析薇拉•凯瑟对女性人物的双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