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杂志目录编排效果的眼动研究

时间:2022-05-20 02:23:39

科普杂志目录编排效果的眼动研究

1问题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主要通过视觉来获得外界信息。当人们面对一幅图时,他们的观看过程是怎样的?先看什么地方?后看什么地方?眼睛注视有什么特点?这些都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有人曾给被试呈现一些同一物体的复杂结构图和简单结构图,同时记录他们的注视特点。结果发现,被试对复杂结构图注视时间比简单结构图长[1]。还有一项研究是将一幅图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几块,并对每一块的信息量的多少进行评定。之后,让一组被试看这幅图,同时记录其眼动。结果发现:被试的注视点主要集中在信息量大的区域;在看图时,眼睛注视位置的相对集中不随时间而变化,开始两秒钟注视的位置与之后几秒钟注视的位置相似。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边缘视觉所获得的信息使眼睛不断地运动到图的重要区域[2]。Yarbus用列宾的名画《意外的归来》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整幅画中面孔是被注视最多的地方;在观看面孔时,观察者通常将大部分注视集中于眼睛、鼻子、嘴唇等处,而面孔的其他部分只是大概地被注视。研究者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的眼睛和嘴唇等部分是人面中最富于传情的部分,所以被注视的次数较多[3]。Lohse曾对被试阅读电话号码本上的广告进行了眼动研究[4,5],结果表明,广告的颜色、大小、位置等都影响被试对广告的注视。人们对彩色广告的注视多于对黑白广告的注视,而且,往往是先看彩色的广告后看黑白的广告,注视彩色广告的时间多于注视黑白广告的时间。这些研究结果给我们的启示是:被试在看图时,眼睛的注视受图中信息量的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需要更加简便快捷地获取信息,由于图片在传递信息时具有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的特点,所以许多媒体,诸如杂志、书籍、产品目录、报纸中的广告等,开始越来越多地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传播信息。本文试图以科学普及杂志的目录为研究对象,考查插图与文字的不同样式的视觉效果,目的是想了解人们是如何观看科学普及杂志目录的。

我们认为,杂志目录是读者进一步阅读杂志内容的重要信息来源,杂志的编辑们如何科学地编排杂志目录,如何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大量重要的信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这是出版工作人员最关心的问题。由于眼动仪能直接将读者阅读杂志目录的注视过程进行客观地记录。所以,本实验的目的就是探讨不同编排方式的科普杂志目录对读者阅读时眼动模式的影响,探讨科普杂志目录的布局、插图和文字的特征对读者阅读时的眼动模式的影响。

2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天津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中选取10名被试,裸眼视力或配戴隐形眼镜后的矫正视力在1.0以上。

2.2实验仪器

本实验所使用的仪器为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pplied Science Laboratory,ASL)生产的Model504型眼动仪。该仪器以每秒50次的速度记录被试阅读时眼睛注视的位置、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注视频率和瞳孔直径等数据。

2.3实验材料与设计

实验材料为《科学世界》杂志的目录。目录左半部为4张插图,右半部为10个文章标题,标题字数大体相当,其中的4个标题与左侧的4张插图相对应,其余6个标题则没有配插图。共有8页这样的目录。实验设计为2(插图颜色:彩色、黑白)×2(插图注解:有、无)×2(文字颜色:黑、蓝),被试内设计。这里的文字包括插图注解以及文章标题。

2.4实验程序

在被试进入实验室后,先让其熟悉实验室环境,然后交待实验任务。实验的具体要求为:这是一页《科学世界》杂志的目录,该目录中有的文章标题配有插图,而有的则没有。请按照平常的习惯看一遍这页目录,时间不限。看完一页报告完毕后,再看下一页。总共看8页目录。

在被试进行练习并完全理解了实验要求后进行正式实验。

2.5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实验的全部数据先用ASL提供的眼动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然后采用SPSS For Windows 10.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在实验过程中,有的被试由于头部移动、眼睛疲劳或其他生理原因,使眼动仪无法记录到眼动数据,在进行结果分析处理时,这些数据被剔除。有1名被试的眼动记录不完整,无法使用,因此被剔除。

3结果与分析

表1是被试在阅读科学普及杂志目录时的眼动数据。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

(1)总注视时间。插图颜色的主效应显著,F(1,1000)=4.083,p<0.05。彩色插图的注视时间长于黑白插图;插图注解的主效应非常显著,F(1,1000)=9.564,p<0.01,有注解插图的注视时间长于无注解插图;文字颜色的主效应显著,F(1,1000)=6.557,p<0.05,文字为蓝色时的注视时间比文字为黑色时的注视时间要长。插图颜色与插图注解及插图颜色与文字颜色之间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插图颜色、插图注解与文字颜色三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2)总注视次数。插图颜色的主效应显著,F(1,1000)=5.677,p<0.05。彩色插图的注视次数多于黑白插图;插图注解的主效应显著,F(1,1000)=4.408,p<0.05,有注解插图的注视次数多于无注解插图;文字颜色的主效应显著,F(1,1000)=4.609,p<0.05,文字为蓝色时的注视次数比文字为黑色时的注视次数要多。插图颜色与插图注解及插图颜色与文字颜色之间的交互作用都不显著,插图颜色、插图注解与文字颜色三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3)不同兴趣区。在本研究中,为了进一步详细考察被试阅读科学普及杂志目录时的眼动模式,将每篇目录中的10个标题划分为2个兴趣区(area of interest):兴趣区1(AOI1)是配有插图的4篇文章的标题,兴趣2是没有配插图的6篇文章的标题。经过配对t检验发现,被试对兴趣区1的注视次数显著多于对兴趣区2的注视次数,t(166)=5.193,p<0.01。

4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科普杂志目录中插图的颜色影响读者对科普杂志目录的浏览,具体表现为读者对彩色插图比黑白插图的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彩色图片比黑白图片的色彩丰富,视觉冲击强烈,对读者来说更有吸引力,所以引起了读者的兴趣,从而对其有更多的关注。

插图配有注解后会明显引起读者的关注,表现为有注解的插图比没注解的插图注视时间长、注视次数多,前者比后者吸引了读者的更多注意。这说明当插图引起读者兴趣后,提供注解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好奇,使其对所描述的内容给予更多关注。

文字颜色也将影响读者对科普杂志目录的浏览,表现为蓝色文字的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均比黑色文字的数量大,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多数杂志目录中的文字都为黑色,当字色变为蓝色时具有新异性,引起了读者的新鲜感,从而对其有更多的关注。

在将文章标题划分兴趣区进行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文章标题配上插图后会更吸引读者,表现为配有插图的标题比没有插图的标题的注视次数要多。因为图片在传递信息时具有形象性,使人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容易在脑中留下认知加工的痕迹,所以有插图的文章比没插图的文章容易占据读者的注意资源。陶云等人[6]和沈德立等人[7]比较了中小学生在阅读有插图和无插图的语文教材时的眼动情况,结果表明,在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上,有图课文大多显著优于无图课文。韩玉昌等[8]以图画、中文词和英文词及其一系列变式为实验材料,研究被试在观察上述材料时的眼动特征。结果显示,在注视时间和反应时上,都是图画所用的时间最短;在眼跳距离上,图画的眼跳距离最大。Rayner等人[9]考察了大学生观看印刷广告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被试对广告中图案的平均注视时间要长于对文字部分的平均注视时间,观看图案时的眼跳距离大于观看文字部分的眼跳距离。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都表明,读者在看图时,其眼动模式主要受所看内容信息量大小的影响,所看内容包含的信息量越大,越能引起读者对其进行加工。

Young曾对一幅杜松子酒广告进行了研究,让10名被试对广告进行注视,结果发现有9名被试首先注视杜松子酒瓶。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对所设计的广告进行修改,结果发现修改后的广告比先前的广告效果更好[10]。还有人考察了大学生观看印刷广告时的眼动特征,结果发现:被试最初注视广告的眼动位置是广告的中央;从第三个注视点开始注视广告中的文字;对广告中文字的注视时间比图案的要长[10]。

结合本实验的研究结果,我们对科普杂志的编辑工作提出如下建议:第一,科普杂志的目录应该是图文并茂;第二,科普杂志目录如果配图的话,应该加有一定量的文字说明;第三,科普杂志目录所用文字的颜色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是多样化的。

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发现,在科普杂志目录中,被试对有插图题目的注视次数显著多于无插图题目;彩色插图要比黑白插图的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与无文字注解的插图相比,有文字注解插图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次数多于无注解插图;与目录用黑色印刷的文字相比,被试对目录中用蓝色文字印刷注视时间更长,注视次数更多。

参考文献

1 闫国利. 眼动分析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修订版). 天津: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 250~251

2 Mackworth N H & Morandi A J. The gaze selects informative details within pictures. Perception and Psychophysics, 1967, 2, 547~552

3 Yarbus A L. Eye Movements and Vision. New York: Plenum, 1967, 105

4 Lohse G L. Consumer eye movements patterns on yellow pages advertis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7. 26(1): 61~73

5 Lohse G L & Wu D J. Eye movement patterns on Chinese yellow pages advertising. Electronic Markets, 2001. 1(2): 87~96

6 陶云, 申继亮, 沈德立. 中小学生阅读图文的眼动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 2003, 26(2): 199~203

7 沈德立, 陶云. 初中生有无插图课文的眼动过程研究. 心理科学, 2001, 24(4): 385~388

8 韩玉昌, 杨文兵, 隋雪. 图画与中、英文词识别加工的眼动研究. 心理科学, 2003, 26(3): 403~406

9 Raner K, Totello C M, Steward A J, et al. Integrating text and pictorial information: Eye movements when looking at print advertise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pplied, 2001, 7(3): 219~226

10 闫国利, 白学军. 广告心理学中的眼动研究和发展趋势. 心理科学, 2004, 27(2): 459~461

上一篇:视觉工作记忆更新操作过程独立于刺激类型 下一篇:个体早期情绪唤起与自我决定及主观活力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