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

时间:2022-05-19 07:26:22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

摘要:建筑施工的过程复杂,周期长,造成施工现场和整个是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字:施工安全;类型;控制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和投资规模的加大,我国的建筑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由于建筑施工的过程复杂,周期长,造成施工现场和整个是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各种不确定和不安定的因素也随时可能发生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分析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2 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分析

2.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类别分析

按照住建部公布的《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分析报告》统计数据分析,全国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类别主要要五类: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和触电。根据2004到2008年的统计数据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占在所有建筑施工发生类型里占45.73%,发生的主要位置在临边处、洞口处、各类脚手架、物料提升机以及塔吊处;工程施工坍塌、塌方等占总事故类型的18.73%,主要发生部位是土石方坍塌、模板支撑失稳;物体打击类占11.20%,主要是高空坠物;工程设备伤害、设备损伤等造成的事故占7.07%,主要部位在混凝土搅拌机、震动棒、切割机等,触电造成的施工占6.97%,主要部位是外电线路及现场临时用电线路等,对这些施工安全事故类型以及事故发生部位的分析,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评价体系的建立以及施工安全研究和指导施工企业开展施工安全防护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分析

建筑施工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是施工安全事故的多样性和易发性,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分析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从源头切断安全隐患,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可有效降低事故率。综合分析各种建筑安全事故,不难发现,事故的原因取决于人、物、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人的原因主要是人员的技术水平、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以及按规矩办事的准则;物的原因主要是建筑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和其他辅助施工工具自身固有的安全隐患;环境主要是建筑本身的高空作业以及施工现场的协作、配合等。了解了主要的安全致因,就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发现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短板,加以预防和临时处置。

3 建筑施工主要安全事故类型原因分析

3.1高处坠落事故致因分析

在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类型中,高空坠物是发生率最高的,同时造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往往使人员受到较严重程度的伤害。高空坠落施工主要发生在脚手架、塔吊、外用电梯、井字架等位置或是洞口、临边作业处。高空坠落事故的特点是频率高、事故部位多、后果严重。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人员方面主要是因为安全制度不健全,施工人员违规、违章、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无法落实到位,施工人员存在侥幸心理,操作存在失误,同时注意力不集中也是造成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物的方面临边、洞口、电梯井、吊篮式人货电梯等未设置防护或是防护设备陈旧,脚手架不达标也会造成事故;在环境方面安全防护措施被腐蚀,强风、高温、高寒,雨雪天气,夜间作业等自然环境因素也是造成事故的原因。

3.2 坍塌事故的致因分析

坍塌事故主要分为基坑、模板、脚手架、拆除工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坍塌事故等。其中基坑坍塌和模板坍塌事故占坍塌事故总数的 75%以上。其中基坑坍塌是由坑壁和地表水处理不当造成的,模板坍塌是由于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差,因支撑失稳而引起模板坍塌事故。坍塌事故的特点是事故发生波及的范围广,事故性质恶劣,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威胁巨大,主要原因多是因为施工质量较差、材料不合格、管理不善或是赶工期、赶进度导致工程强度未达到设计标准造成的。

3.3 物体打击事故致因分析

物体打击施工的特点是事故引发原因多、突发性强、同时事故发生的部位广,具有立体性、造成的后果严重等。造成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主要有洞口防护有空隙、未设置严密的多层次的安全通道、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机械设备未做好防护、施工人员误操作、安检不仔细、场地狭窄采光不足、操作人员心理素质差等都会造成物体打击事故。

3.4触电事故致因分析

建筑施工触电事故的特点是季节性明显,在潮湿多雨的夏秋季触电事故多发,同时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触电事故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联接部位、电线接头部位等。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外电线路防护措施缺失或防护不到位,电线破皮、老化或无开关箱,或是各种电器施工设备因操作不当引起的触电事故。

4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研究

在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的常见安全事故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事故发生的频率、原因、特点的基础上,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安全顺利进行。

一、建立和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筑施工安全必须坚持谁管生产谁就是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原则,在施工现场需要成立以最高负责人为安全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明确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严格奖惩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对安全生产职责和管理落实到位的要给予行政和经济上的奖励,对不能很好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要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在晋升、职称评比中强化安全考核,对造成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必须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二、加强施工方案的优化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首先施工方案的合理设计是保证工期、保证工程按照一定的工序合理有序开展的前提。同时要根据施工现场复杂的环境、复杂的施工流程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保证工程不会出现现场混乱,不会因为工期拖延而人为的临时加快进度、三班倒等;其次,要认真落实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没安全就没有质量,就没有工程的工期和工程的整体效益,所以一定要将安全生产措施落到实处,严格按照规范设置安全设备。

三、认真组织安全检查。定期的安全检查有利于安全隐患的及时发现和消除,是促进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效手段。施工安全检查一定要做到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定人和不定人相结合,定措施和不定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做到随时发现、随时检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安全问题和安全措施,实现全时段、全员、全手段的安全检查工作,真正把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落到实处。

四、重视激励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安全管理的主体和核心是人,所以要在施工现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励措施让安全管理人员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保持高昂的热情和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安全管理的工作当中,提高安全管理的绩效水平。

五、重视和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安全管理和教育重要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对安全管理者需要加强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技术手段的培训,让其在认识到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可以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当中;其次是对员工的培训,需要加强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员工提升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

5 结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是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信誉,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整体效益的前提。安全大于天,只有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保证工程按时、按期、按质量完成。本文在分析建筑施工现场常见的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和部位的前提下,提出加强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其结果对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姚小刚.关于建筑生产风险的系统研究.建筑安全,2001(3):16-18

[2] 梅强.事故损失预估方法的探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Vol.11(3):17-20

[3] 方东平等.工程建设安全管理.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11

上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合同管理与造价控制探讨 下一篇:如何抓好文明施工现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