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

时间:2022-05-19 05:49:49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伊萨科夫斯基(1900―1973),原姓伊萨科夫,系俄罗斯著名的抒情诗人,属于农村诗歌中的新流派――斯摩棱斯克派诗人,开创了苏联时期歌颂农村新生活抒情诗歌的新阶段。他以农村生活为主要创作题材,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美感人的诗篇和歌词,受到国家的高度评价和嘉奖。他的《有谁知道他》、《卡秋莎》、《边防战士回来了》等诗和诗集《诗与歌》分别获得1943、1949年斯大林奖。他曾四次获得列宁勋章及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镰刀锤子”金星奖章,两次获得劳动红旗勋章,获得一枚荣誉勋章。1970年被授予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

伊萨科夫斯基于1900年1月19日出生在斯摩棱斯克省叶利尼亚县格洛托夫卡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里。他们家中有13个孩子,最后只活下来5个。为了养活一大家人,农闲时父亲经常外出找活儿干,好不容易才在邻村找到一份邮差工作。每个星期父亲去火车站时就把他带着,让他经风雨,见世面,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他还利用父亲工作的便利能够接触报纸和杂志,学会了读书写字。1910年秋,在本村的小学发蒙。由于家境贫寒,加之眼疾,经常辍学,但在老师和好心人的热心帮助下总算念完了小学。191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斯摩棱斯克省沃罗宁私立中学,读了两年便转到叶利尼亚中学,但家庭无力承受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故而被迫辍学。他从小就喜欢俄罗斯大诗人普希金、涅克拉索夫、柯尔卓夫和尼基丁的诗,并且自己开始学写诗。在小学毕业考试中,他朗诵了自己写的两首诗――《圣徒》和《莱蒙托夫》,在场的老师、神甫和地方官员们连声夸奖,不得不对这个穷孩子刮目相看。他14岁时写的《士兵的请求》一诗,由一位老师投到莫斯科的《处女地报》发表,再一次显示了他写诗的天赋。

1917年秋,伊萨科夫斯基参加工作,当过小学老师,做过编辑。后因眼疾日益严重,迫不得已离开编辑部。之后,全身心投入诗歌创作。他将诗集《麦秸中的电线》(1927)看成是自己诗歌创作的开端。该书曾受到大文豪高尔基的称赞:“该书作者正确理解现时生活的基本方向,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实。”伊萨科夫斯基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和人民性。他继承和发扬了俄罗斯民歌的优秀传统,其主要特点是明畅、人民性和旋律优美。

伊萨科夫斯基将其感情真挚、热情洋溢的诗与歌献给了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在他所有的作品里,他讴歌美丽可爱的家乡,描绘乡亲们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充分展现了俄罗斯人的性格、内心世界,纵情表达了对家乡、对俄罗斯、对祖国的赤诚和热爱。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章被谱成曲后,在苏联乃至全世界广为传唱,成为真正的俄罗斯民歌。

这里要特别说说伊萨科夫斯基和著名作曲家布兰捷尔联手打造的杰作――《卡秋莎》。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描写一个年轻的姑娘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唱着一曲美妙的歌儿,来到晨雾飘浮的河边,站在峻峭的岸上,柔情荡漾,幽思绵绵,想念着她心爱的人儿――远方的边防战士,姑娘清脆的歌声随着金灿灿的太阳飞向远方恋人的身旁,给他带去甜蜜的问候……然而,两年后,正是这支浪漫的情歌在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成了战斗的号角、前进的力量、胜利的信心,时时刻刻鼓舞着千千万万的红军战士和后方百姓同仇敌忾,打击侵略者。随着滚滚硝烟,英雄的《卡秋莎》飞出苏联国门,传到烽火连天的欧洲战场。欧洲各国的反法西斯战士们唱着它冲锋陷阵,意大利游击队员将《卡秋莎》的歌词改写后作为队歌,唱着它从法西斯手中解放了罗马城。《卡秋莎》简直就是威力无比的武器!可不是吗,苏军在战争初期刚刚研制成功的新式武器――火箭炮,就在举世闻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大显神通,给德军以毁灭性的打击。红军战士们非常喜爱这种火箭炮,就用《卡秋莎》歌中姑娘的名字,亲切地称之为“卡秋莎”。

这首歌的创作过程非常有趣。据伊萨科夫斯基和他的朋友雷日科夫两人的回忆:1938年年初,诗人开始创作《卡秋莎》,写到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唱歌时“卡壳”了,他不知道该怎样写下去了,结果只写了头几行,便将其搁置一旁。此后,作曲家哈扎罗夫登门向他索取歌词,他便拿了出来,但哈扎罗夫没看上。开春后,伊萨科夫斯基在《真理报》编辑部第一次见到了布兰捷尔。交谈中,布兰捷尔问他有没有可以谱曲的诗,此时他想起了未完稿的《卡秋莎》。布兰捷尔独具慧眼,看出来了这首诗是作歌的“好坯料”。过后,伊萨科夫斯基没多在意,此事后来也就淡忘了。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夏天布兰捷尔碰见他,说曲子已经谱好了,但得把没写完的歌词补上。伊萨科夫斯基很快写完了全部歌词。1938年11月27日,著名歌唱家瓦连京娜・巴季谢娃在莫斯科首唱《卡秋莎》,悦耳动听的歌声打动了首都听众的心,掌声经久不息,连续三次谢幕,获得了巨大成功。于是《卡秋莎》歌声很快响彻苏维埃大地,这是布兰捷尔和伊萨科夫斯基压根儿没想到的。后来,哈扎罗夫不胜惋惜地说,他当时没看出来《卡秋莎》这首诗里蕴含着的浓浓的歌味。

战后,在伊萨科夫斯基的家乡建立了一座《卡秋莎》歌曲博物馆(现为伊萨科夫斯基纪念馆),该馆位于他用自己得的斯大林奖金建造的文化馆内。在离此3公里的乌格拉河岸上建了一组象征性的建筑――“卡秋莎河岸”。在石板铺成的一小块平地上,有一个用原木搭建的农舍屋顶和几段原木摆成的长凳;还有一棵剔去了枝桠的松树,树干分了杈,好像是姑娘高高举起的两只手;旁边躺卧着一块巨石,嵌在石头上的铜板上刻着《卡秋莎》的歌词:“卡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这就是别具一格的《卡秋莎》歌曲纪念碑,它是诗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心愿而建造的。

伊萨科夫斯基视创作如生命,他晚年重病缠身,仍然不遗余力地关心苏联诗歌的命运;双眼几乎失明,仍然答复读者来信,扶植诗坛新人。1967年,他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之约,着手写自传体小说《在叶利尼亚的土地上》。他知道自己年迈体衰,大限临近,因而惜时如金,争分夺秒,甚至于在临终前3天,还在按编辑们的要求对书的章节作增补修改,校对,看清样。遗憾的是,作者没等到此书问世的那一天,就匆匆地谢世了。

上一篇:《洛丽塔》:一只绚丽的彩蝶 下一篇:世界版权公约与世界图书和版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