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时间:2022-05-19 11:52:07

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分析

内容提要:文章针对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做出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当地金融发展水平低下,金融供需失衡,并且这种现状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掣肘。因此,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增加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甘青特有民族;金融需求;金融供给;小额信贷

中国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3-0092-04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良性互动关系。格利和E.S.肖研究表明,金融的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主要手段;Patrick(1966)则指出,金融体系具有改进资本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刺激储蓄和投资的作用,在经济不够发达的国家应该主动的优先发展金融,以推动经济发展。国内有关学者也致力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例如,谈儒勇(1999)通过对我国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数量研究,发现在我国中国金融中介机构的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见,发展金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之一。

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土族和裕固族因仅在甘肃省和青海省境内居住,因而被有关学者称为“甘青特有民族”;同时又因这五个民族在社会经济、以及风俗习惯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学者们习惯上将这五个民族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进行研究。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落后,金融供求失衡,金融供给缺乏,农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无法充分满足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这种情况,通过本文后面的调查分析可见一斑。本次调查研究以东乡、撒拉、保安、土四个民族为基本调研对象,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下面是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

一、甘青特有民族农村地区金融需求分析

对于农户家庭来说,基本的金融需求包括三种,即存款需求、汇兑需求和贷款需求。存款需求主要产生于农户家庭的自身资金积累;汇兑需求则主要产生于劳动力的空间转移,汇出需求主要来源于学生外地求学,汇入需求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的积累;贷款需求则主要来源于农户提高自身收入的意愿,包括劳动力转移,特别是产业内转移的资金需求。

(一)存款与汇兑需求分析

对甘青特有民族农户储蓄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占调查样本的46.43%的农户家庭没有存款,说明大概有一半的农户家庭根本没有积蓄,同时说明当地农户年纯收入水平较低。在存款存放地点的选择上,有存款的用户更多地倾向于将款项存放于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可见,被调查农户由于年纯收入水平低,自身资金积累少,存款需求不旺盛。尽管,商业银行在农村的业务和分支机构全面收缩,但少量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与农村信用社、邮局结合在一起已经能够满足农户的存款需求。汇兑需求同样也能够得到满足。

(二)贷款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在农户的金融需求中,最旺盛的也是最难以得到满足的就是贷款需求。在“是否有贷款需求”的调查中,平均有76.19%的农户有贷款需求。这充分说明对于被调查农户来说贷款需求旺盛。

农户贷款需求来源的调查分析显示,农户对贷款资金的需求主要来源于“做生意本钱”、“农牧业生产”、“子女教育”、“修建房屋”、“治病”等几方面。上述几方面需求占总需求的比例分别为42.86%、32.14%、19.05%、14.29%、11.90%。调查结果说明,农户有比较强烈的从事第一产业以外产业的意愿,因此产生了劳动力各产业间的转移,这种转移带来的资金需求是农户贷款需求的主要来源。同时,农牧业生产的季节性,使农户必须提前投入资金购置各种生产资料和畜养成本,这产生了一大部分的贷款需求。另外,农牧业较弱的抗风险性使农户产生应急贷款需求。

贷款年需求额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四民族整体年贷款需求平均为7635.98元,贷款年需求额度最高的是东乡族,平均为12923.86元,最低的为土族,平均为2278.94元。有52.38%的受调查农户认为贷款资金对改善生产生活水平很有帮助,27.38%的受调查农户认为有一定帮助,只有13.10%的受调查农户认为帮助不大,仅有2.38%的受调查农户认为贷款资金没有帮助。这说明贷款需求主体对贷款资金作用的认识较为一致,多数认识到了贷款资金对于自身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借贷来源调查结果表明,大约有一半的调查对象选择从农村信用社借贷,有1/3强的调查对象比较重视亲友邻里之间的拆借,大概1/5的调查对象选择商业银行借贷。有少数调查对象选择使用民间高利贷。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农户处于有借贷需求,但无法借到款项或普遍处于借款非常困难的状态。绝大部分调查对象认为贷款资金不容易取得和很难取得,有这种认识的农户家庭占76.19%。

贷款资金取得困难原因调查表明,“没有偿还能力”、“没有社会关系”、“无法提供担保”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这三种因素占比分别为28.57%、28.57%、26.19%。另外,“利率过高”、“还款期限短”、“还款次数多”也是比较重要的原因,分别占比15.48%、11.90%和5.95%。

通过调查发现,贷款取得的难易程度与借贷农户经济条件和受教育水平关系密切。少数认为贷款资金很容易取得和比较容易取得的调查对象,其家庭收入水平均相对较高,受教育程度也相对较高。而大多数认为贷款资金不容易取得和很难取得的调查对象,收入水平均较低,受教育程度也较低。

这一方面说明,知识水平较高者对相关借贷信息比较重视,理解较充分;同时,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加强了其还贷能力,提高了其担保水平,这样使其更符合金融机构贷款条件,因此更容易取得贷款和取得额度相对较大贷款。另外,较高的收入水平使其有条件花费更多得人情费去获取更有利的社会关系,这对于其获取贷款资金无疑更加有利。而大多数农户受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很难得到充分而准确的借贷信息,同时,较差的经济条件直接影响其偿还能力和担保能力,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借贷调价,自然很难或者无法取得贷款资金。

上一篇: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分析 下一篇:小麦白粉病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