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时间:2022-05-19 07:23:15

建筑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摘要:房屋外墙渗漏水,不仅影响房屋的外观质量、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严重的会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随着建筑市场的日益规范,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稳步的提高。该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施工经验,对外墙渗漏的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外墙渗漏;原因分析;应对措施

引言

外墙渗漏,是屋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似乎成了“老大难”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给人们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负担,也给物业管理和专业维修带来麻烦。笔者根据自己建筑工程施工实践,对房屋渗漏的原因作了浅显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供方家指正。

1. 外墙渗漏的主要原因分析

1.1材料因素

块材质量差、翘曲、变形,防水涂料、防水密封材料等质量不合格,饰面材料缺角破损,铝合金门窗材质不合格、加工制作质量差等,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1.2设计因素

(1)为美观而将外墙饰面砖(小型)设计成细缝拼接,使砖与砖之间不能嵌填密封材料,导致漏水。

(2)建筑房屋设计时不注重设计,如外墙窗台的坡度、外墙的材料装饰以及外墙与门窗及幕墙的接缝部位等问题的设计,没有做出相应的要求和说明,而鹰嘴、滴水槽、穿墙管、外墙预埋管件的具体做法不重视细部大样设计。

(3)外墙非承重填充墙用的砌筑、找平砂浆标号,一般低于承重墙用的设计标号,强度虽能满足设计要求,但透水性增大。

1.3施工因素

(1)工人在砖体施工中未按规范操作,砌筑砂浆不饱满,特别是竖缝砂浆不饱满。施工中预留的脚手架等洞口,在粉刷前堵塞不密实。干砖上墙,灰缝砂浆产生裂缝。

(2)非承重墙的使用的空心砖,孔大壁薄,空心的比例大,砖块体易破损,如果在建筑外墙的施工过程中用了这些有破损的空心砖,也就会造成外墙渗漏。

(3)目前的房屋建筑装潢不同建筑结构材料的一些接触界面的部位,如外填充墙体与框架柱侧边、框架梁底接壤部位,雨水在风压作用下沿裂缝会渗入屋内。特别是顶楼屋面梁底与砖墙砖体顶面接触处,钢筋混凝土的屋盖与邻接的墙体承重着较大的温度变形差,且屋面梁底与砖砌体接触处既无钢筋连接,又不易填嵌密实,在外界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砖体收缩等因素的不断作用下很容易出现裂缝,形成渗水通道。

(4)在给外墙体打底的时候抹灰太厚,但是又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又或者表面墙体过于光滑;大面积外墙面打底时没有设置分格缝,这些情况下也都会导致外墙面空鼓、裂缝。

(5)装饰饰面砖铺贴时砂浆不够饱满,外墙面砖基层清理不彻底,粘贴砂浆不饱满,墙体与面砖之间形成积水或透水;饰面砖的勾缝不密实,出现裂缝;造成雨水从表面渗入,引起墙体渗漏。

(6)窗台、遮阳板和雨棚等水平构件的表层没有找好坡度,或者倒坡,也容易积水而造成外墙体漏水。屋面女儿墙墙根留置施工缝(特别是砖砌体女儿墙),由于屋面温差大,女儿墙与屋面板热胀冷缩率不同,墙根难免存在微裂缝,且屋面雨水又沿着墙根坡度方向流向水落管,使女儿墙墙根渗漏,影响建筑物的美观与质量。

2预防渗漏技术措施

笔者认为控制和预防外墙渗漏,除了设计部门在设计中注意这一问题外,施工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2.1严格控制砖体质量

(1)对于购进的多孔砖或小型砌块,要把握好外观质量。对于有外观尺寸明显偏差、表面不平整、明显破损、缺棱掉角、裂缝等缺陷的,解决撤退,严禁进入现场。

(2)严禁在进行砖体施工时干砖上墙。砖体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水浸入砖边角15mm―20mm为宜。

(3)砌筑时严格控制设计配合比,按“三一砌砖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筑方法)砌筑,以减少砂浆水分挥发,提高砂浆饱满度;另外砌筑时应控制好灰缝厚度,灰缝在8mm―12mm之间,严禁出现空缝和瞎缝,一经发现,应立即责成返工处理。

(4)严禁施工单位在外墙砌体砌筑完毕后凿打,在有预埋暗管部位的砌体进行砌筑时,要事先在安装管道位置处预留缝,安装完毕后浇C20细石混凝土捣实。

2.2严格控制抹灰质量

(1)确保外墙抹灰质量。在外墙抹灰打底施工时要控制好厚度,对局部偏厚处要采用钢丝来加强;严格分层进行抹灰,每层厚度控制在5mm―7mm之间,待上层抹灰完全凝结后方可进行下层抹灰施工;在对柱、梁等较光滑的混凝土表面抹灰打底时,首先对表面进行毛化处理,以增加基层与抹灰层的黏结力,然后再全面打底,避免空鼓、结合不良等缺陷;对柱、梁和板等混凝土与砖墙交界处采用钢丝网加强,抹灰层在终凝前加强保护,防止暴晒雨淋;外墙抹灰设置分格缝,抹灰完成后,全面检查验收;另外,每天对外墙抹灰进行淋水养护。

(2)确保外墙面质量。对于装饰的外墙,在装饰过程中一定要先检查外墙抹灰质量。面砖粘贴时砂浆一定要均匀饱满,不留死角,粘贴要一次完成;在勾缝前要全面检查空鼓情况;勾缝要平整、光滑和密实,勾缝深度要严格控制,凹入度不宜太大,最好勾成圆弧形或平缝;勾缝完毕后要注意湿润养护,密缝擦缝不允许有遗漏现象;采用外墙涂料时,要选抗裂和防水性能好的材料。

(3)窗台、遮阳板、雨棚等水平构件按要求进行找坡且找坡方向要正确,与墙面接触部分应处理成泛水圆弧角,防止泛水或积水。窗框周边勾缝打胶,窗塞口要塞紧密,窗洞上方必须设置滴水线槽。屋面施工时女儿墙墙根位置的砼比屋面砼高10mm―15mm,保证屋面女儿墙墙根施工缝高于屋面板,然后再砌筑女儿墙墙体。即使施工缝处产生微小裂缝,也不会造成女儿墙墙根渗水。

2.3细部结构处理

(1)窗框与墙体间缝隙采用具有防水性能的发泡膨胀填缝剂填嵌。操作时首先对填嵌的部位洒水湿润,再慢速均匀连续地填塞发泡剂,不留断口。

(2)窗外框外侧在抹灰时留设8mm―12mm(下口15mm―20mm)的凹槽,并用硅胶密封。填嵌硅胶时,凹槽应清洁干燥,硅胶封闭应连续饱满,不允许有缝隙、砂眼、气孔等缺陷。

(3)为检验控制措施的效果,在外墙装饰施工完成后,进行外墙渗漏试验。方法是在外墙每三层高度地方设φ200mm压力喷水管喷水,喷水持续时间为24h,如发现渗漏点,应做好标记,立即进行整改。渗漏点处理完毕后,重复进行试验,直到未发现渗漏为止。

2.4施工阶段防渗漏控制

(1)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介绍,同时加强检查,严格把关;加大施工过程的控制力度;

(2)主体施工阶段的重点控制: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标号,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混凝土配合比及坍落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在竖向结构上留置施工缝;在外墙混凝土结构上预留的孔洞,要求按施工组织设计留置,且要求里高外低,高差尽量大于10mm。

(3)墙面抹灰是墙面防漏的关键工序,要通过对第一层砂浆的抹平、压实切断抹灰层毛细管,并通过砂浆中掺加适量的聚合物来提高砂浆的拒水、防渗、防漏性能。找平层及底层应做到接合平整,色泽一致,无明显接合缝隙。

(4)贴砖施工阶段,要求墙体基面和面砖均先润湿且阴干,在防水层上贴饰面砖时,要先扫一遍聚合物水泥素浆。采用防水防渗漏彩色填缝料进行外墙砖填缝;镶贴时,在面砖背后满铺粘结砂浆,镶贴后,用校木槌轻轻敲击,使之与基层粘结牢固;贴完每一皮后须将砖上口灰刮平;勾缝时使用圆形器具推缝,并要求砖缝光滑平顺,严禁有砂眼、孔洞;勾缝完成,待砂浆具备一定强度后,应在7天内定时浇水养护。饰面块材在使用前清洗干净,隔夜用水浸泡,晾干后使用;外墙镶贴饰面块材要牢固。

3结语

渗漏是质量通病,是顽症,但不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我们认真对待每个环节,切实按规范要求精心施工,积极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工艺及新型材料,这一“老大难”问题就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上一篇:机制砂与天然砂混合级配对混凝土影响的初步探... 下一篇:传统文化元素在舞美设计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