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时间:2022-05-19 03:12:59

试论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核算

【摘 要】在工程施工项目中,成本核算一直是很重要的方面,成本核算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达到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的目标。本文首先论述了成本核算相关概念及意义,并对如何加强成本核算的可操作性,提出了一些方法,为施工项目做好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施工项目;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敏感性分析;成果

随着工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以降低成本为宗旨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管理中的重点与关键,成本核算对于控制项目成本、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当前成本核算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因此加强项目成本核算和核算的可操作性,已经成为当前工程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之一。

1 成本核算的定义、特点及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意义

1.1 成本核算的定义

施工项目成本核算是对施工中各种费用支出和成本的形成进行核算[1]。成本核算主要是比较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的差异,然后将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进行比较,考核成本控制的效果,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1.2 成本核算的特点

1.2.1 项目成本核算的内容繁杂、周期长;

1.2.2 成本核算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共同完成;

1.2.3 成本核算满足三同步要求难度大;

1.2.4 在项目总分包制条件下,对分包商的实际成本很难把握;

1.2.5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数据处理工作量大。

1.3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的意义

1.3.1 成本核算是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最基本的职能,它是对工程实际投入成本的全面总结与分析;

1.3.2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要求;

1.3.3 加强项目成本核算是建筑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2 项目管理成本与企业财务成本的区别

2.1 核算的主体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的核算主体是企业。通常由建筑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企业财务负责人,组织财会人员核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发生的全部合理支出,作为企业财务成本。项目管理成本的核算主体是项目,是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按照项目管理需要和上级企业管理的要求,对项目发生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

2.2 核算的范围和内容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的范围是整个建筑企业,核算内容包括企业在建项目成本及为组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期间费用。项目管理成本核算的范围是具体工程项目,核算的内容包括在项目施工中发生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施工机械成本及为组织项目施工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和相关费用。

2.3 核算的目的不同

企业财务核算的主要目的是正确计算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进行建筑生产活动发生的实际成本和应摊销的费用,从而按照国家的规定编制对外财务报表,正确核算企业的利润和应缴税金。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是为成本控制提供数据和依据,为成本预测和计划提供信息。

2.4 核算的方法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是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财务通则和会计准则进行的,有一套完整且相对固定的核算方法。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方法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时因地因项目而异。在核算中,除了会计方法外,还常采用统计学、技术经济、运筹学和其他管理科学的一般性方法,核算方法具有灵活多样的特点。

2.5 核算信息的处理程序不同

企业财务成本核算有严格的处理程序。由具有相应财务资质的成本核算人员按照凭证、账簿、报表等会计程序进行,要求数据计算精确有据。而项目管理成本核算通常没有一定的处理程序,处理的信息繁杂多样,只要符合重要性的要求,满足管理的需要即可。

可见,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项目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核算的是管理成本,而不是财务成本。如果在实践中将财务成本和管理成本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成本核算周期长、手续烦琐、数据繁杂、核算结果对项目管理没有指导意义等现象了。将成本核算对象定义为管理成本,一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简化核算过程和结果,改变过去项目成本管理中应用会计方法和会计报表的核算模式,将解决上述的两个矛盾,使成本核算更具有可操作性。

3 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可操作性的方法

3.1 根据成本计划确立成本核算指标

项目经理组织成本核算工作的第一步是确立成本核算指标。为了便于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

例如:以核算的某类机械实际台班费用支出与该分部工程计划机械费支出的比值,作为该类施工机械使用费核算指标,可以综合反映施工机械的利用率、完好率和实际使用状况。利用成本核算指标反映项目成本实施情况,可以避免以往成本核算中过多的核算报表,简化核算过程,提高核算的可操作性。

3.2 成本核算主要因素分析

对于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存在众多的成本核算科目,没有必要对每一科目进行核算,否则会造成信息成本较高,得不偿失。在涉及成本的因素中,包括该项目实际作业中资源消耗数量、价格及资源价格变动的概率。例如:进行钢筋加工作业,工人工作效率、钢材加工损耗及钢材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都可能成为成本核算因素。对于主要因素的分析方法,可以采用排列图法、ABC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3.3 成本核算敏感性分析

对主要成本核算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是设置成本控制界限的方法之一。通过敏感性分析,用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

例如:某项目计划成本为1000万元,目标成本降低额为50万元。钢材成本为该项目主要的成本控制因素,其成本占总成本的30%,计划钢材加工损耗率为1.5%。下面以钢材加工损耗率为成本控制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

其中:损耗控制指标对目标成本降低额的影响=(实际钢材加工损耗额-计划钢材加工损耗额)/目标成本降低额

以上只是假设钢材成本为主要成本控制因素为例,进行敏感性分析方法的举例。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还要对其它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按上述方法画出敏感性分析图来比较各因素的临界变化率,通过变化率来对各因素进行由强到弱的排列,从而得出对各因素要进行一般性管理还是重点管理。

在实际工程中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进行成本预测,得出在成本核算中哪里需要特别注意,从而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加强了成本核算的可操作性。

3.4 成本核算成果

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在施工项目管理机构中,应要求每位项目管理人员都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既是工程质量检查、进度监督人员,又是成本控制和核算人员。通过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和项目局域网络的建立,每位管理人员的核算结果将按既定核算体系由计算机汇总后,将加工信息提交项目经理,作为其制定成本控制措施的依据。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在进行成本核算、数据汇总、整理、加工过程中,也将使自己的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加强成本核算的可操作性,使成本核算与成本计划进行比较,使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产生正面效应,也就是有效地进行了成本控制,做好了成本控制,这样就能让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从头到脚,有条理,有系统的进行。这样就可以降低成本,公司就能盈利,这就是加强成本核算的目的所在。

4 结语

总之,施工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就是最大限度获取效益,以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面前,施工企业必须要不断地分析、改进和克服在工程成本核算中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以改善经营管理,促进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寇振环,试论施工项目成本核算与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

[2]赵超,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之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 26(1)

上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