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研究

时间:2022-05-19 01:19:26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研究

[摘 要]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国高等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应该了解和掌握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从而促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开展。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应重视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专业素质的培训,制定适应学籍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发展的方针和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 大数据时代 学籍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057-02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动了我们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以及管理上的变革。作为一名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应该学习和适应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全新改变,将新思维、新管理模式融入大数据时代中。

一、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大数据时代是对大量、动态、能持续的数据,通过运用新系统、新工具、新模型的挖掘,从而获得具有洞察力和新价值的东西。大数据有四个“V”字开头的特征:Volume(容量),Variety(种类),Velocity(速度)和最重要的Value(价值)。

Volume(容量)。Volume是指大数据巨大的数据量与数据完整性。

Variety(种类)。Variety则意味着要在海量、种类繁多的数据间发现其内在关联。

Velocity(速度)。Velocity可以理解为更快地满足实时性需求。

Value(价值)。它是大数据的最终意义,即获得洞察力和价值。

大数据时代是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迅速发展驱动下呈现的一个过程:将信号转化为数据,将数据分析为信息,将信息提炼为知识,以知识促成决策和行动。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特点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处理数据多、业务量大、工作繁杂多样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

(一)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数据量增多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入学信息、学生学籍档案、学生成绩数据等大量高校学籍管理信息和数据也逐年增加。数据量增多,单靠原有的学籍管理者手工纸质记录学籍信息,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新增的数据量,给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管理难度和精神压力。

(二)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业务种类繁杂

在大数据时代下,由于数据量增多,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变得繁杂多样。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按照国家和高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对学生取得入学资格进行审核;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日常表现和生活状况建立学生学籍档案;通过学生课程成绩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和高校教学质量;严格对毕业生进行毕业和学位审核;为在校生和毕业后学生提供其他各种学籍服务等。高校学籍管理具体事务有:新生入学注册;学生火车票优惠卡注册;在校生学年注册;学生学习成绩监管;毕业生学历及时注册;毕业生学历查询认证等。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为在校生服务、为毕业生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社会相关部门和机构服务等。

(三)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及时性强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特别是我国采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对高校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学籍信息数据都有明确的时间管理:各高校学籍管理者都应该在规定的时间内,按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及各高校学籍管理规章、政策和流程,准确及时完成新生入学信息维护、在校生数据管理、毕业生即时注册。此外,在日常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各高校学籍管理者还要应对为学生维护核实学习成绩;为在校生开具学籍证明;为毕业生补办毕业证明材料;为用人单位回复学历查询;为相关机构学历认证核实信息等,这些学籍管理工作也强调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四)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专业人员缺乏

大数据时代最终的意义是要体现数据的价值,但数据的价值要靠管理者的洞察力去挖掘、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也需要专业的学籍管理工作者对学籍信息数据进行有价值的剖析和研究。但现在高校从事学籍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来自于教育行业,他们并没有受过专业的学籍管理工作的培训,普遍缺乏对计算机、信息、数据分析挖掘技术的知识。此外,国家相关部门没有统一规范的学籍管理政策,各高校甚至忽视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重视对高校学籍管理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各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只关注应对日常学籍管理工作,对建立严谨的洞察力去分析高校学籍信息和数据几乎没有涉及,这使高校学籍管理信息数据分析研究领域成为空白。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发展前景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是在管理学籍工作的过程中,大量收集、分析、运用各类信息和数据,尝试不断创新和改进繁杂多样的学籍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以服务学生、服务社会,从而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提升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自身修养和业务素质,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求学籍管理创新化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学籍管理应该注重思维模式的创新化。高校学籍管理思维模式不能只停留在现有的学籍管理模式中,应该不断创新,建立适应大数据时展的思维模式。高校学籍管理思维模式既要符合高校学籍管理,以“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中的高校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的数据和信息管理为依托,还要支持大数据时代的特点,集聚社会资源,体现学籍管理数字化,校园服务智能化,使高校学籍管理数据和信息易整理、易保存、易查询,为高校管理服务,为高校学生服务,为国际社会服务。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求学籍管理规范化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学籍管理应该做到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程序的规范化。在大数据时代下各高校要以学籍管理公开、公正、公平为基础核心,按照国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学籍管理制度的改革,不断完善学籍管理工作的流程,建立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体系,改进学籍档案管理,加强学籍保密制度等。应利用大数据的特点,合理规范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使学籍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合法。学籍管理规范化有利于高校学生在大数据时代下增强自律性,认真贯彻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有利于维护高校在大数据时代下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有利于高校促进大数据时代的全面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求学籍管理智能化

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学籍管理应该通过不断规范和创新达到最终学籍管理手段的智能化。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籍管理数据信息量较大,学籍管理工作繁杂多样,但通过管理思维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学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规范和完善,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学籍特点,深入挖掘、系统分析和有效处理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信息,能简化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流程,提高高校学籍管理工作效率,最终实现高校学籍管理数字化、简单化、人性化、智能化。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求提升学籍管理工作者自身的修养

学籍管理工作者在大数据时代下,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不断进取,熟练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准确运用大数据时代特有的“查询能力、思维能力、甄别能力”。学籍管理工作者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和学生的数据信息及合法权益。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还要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心和管理责任心,在日常的工作中,善于在大数据形态中发现新问题,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提高自身在大数据中的决策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更好地发挥学籍管理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管理效率,确保学籍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五)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要求提升学籍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大数据时代下的学籍管理不只是简单的管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繁多的学籍数据进行整理、挖掘、分析、利用。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应该了解大数据时代学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工作特点,端正工作态度,做好学籍管理数据分析研究,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真正做到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1]

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还应重视学籍管理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加强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者专业素质的培训,制定适应学籍管理工作者队伍建设发展的方针和策略。大数据时代要求学籍管理工作者对大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有所了解,还应该熟练掌握、操作和应对各种繁多类型的大数据对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将其合理开发和利用。要提升学籍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就要整合各类信息,重视高校服务,加强学籍管理,建设一支强信息、重服务、细管理的高素质学籍管理队伍。同时还要促进各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提高高校学籍管理队伍整体水平,使高校学籍管理工作在大数据时代稳步发展,不断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别红桂.高校学籍管理工作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探索,2011(1).

[收稿时间]2014-12-08

[作者简介]杨奕(1978-),女,河北人,研究生,河北联合大学教务处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

上一篇:冲激函数匹配系数及跃变量的计算方法 下一篇:以数学建模活动为平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