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

时间:2022-05-19 12:20:33

论文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

计划、市场和经济改革

[目录]

一、计划、市场和价格机制

1、集权与计划

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产生效率的

3、“看不见的手”和经济道德

二、实践与认识

1、艰难的递进反思: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

2、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完全的还是完善的?

3、改革:激进与渐进

三、探索与发展

1、国企定位: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

2、完善市场体系和构建信用体系

3、政府定位:责任政府和有限调控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战时政治、经济、军事和权力惯性作用在和平时期经济领域的必然选择和继续,这种体制曾经发挥和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近三十年的实践经验与教训,让我们明了这种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艰难的反思和探索,我们最终选择了回归市场。回归方式是渐进式的改革。这种改革方式让我们有比较充裕的时间总结经验和借鉴别人的教训,保持社会基本稳定;然而,也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昂贵的成本,延长了改革的进程。制约和影响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的瓶颈仍然是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我们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改革。当务之急首先必须给政府一个明确的定位;其次,让国有企业摆脱政府的翼护,成为真正的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其三,下大力气完善市场体系和构建信用体系。

[关键词]计划市场价格机制政府改革方式

[作者简介]陈敏昭,男,河南灵宝人,理学学士。三门峡行政学院计算机信息中心主任、经济学副教授。撰写专著二部、主持并完成省部级研究课题七项,三十多篇。

一、计划、市场和价格机制

1、集权与计划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国初步建立了国家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基本上排斥市场机制的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我党自成立以来连续几十年征战(第一次国内战争、土地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的高度集权的军事机制的惯性作用在和平时期经济领域的必然选择和继续,也是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环境的产物(两大阵营的对立,西方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以及中国与苏联、东欧的矛盾与分裂等)。这种经济体制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和的洗礼,逐渐得到强化,到80年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客观地讲,这种体制曾经发挥和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成效。这种体制在各个层级决策结构上,实行中央集权控制,国家按照详细的计划分配各种资源,将其集中到国家认定应优先发展的重点部门;在经济发展动力上,国家主要通过各级行政机构对各部门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施加影响或直接下达指令,忽视物质利益的协调与刺激作用,实行“大锅饭”式的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依靠行政力量贯彻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经济信息上,实行计划指令的纵向传递,全部经济活动都纳入计划的轨道,企业行为基本不受市场信号的制约;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甚至一些初期民营企业也要戴上“红帽子”。国有和集体企业只是政府的行政附属物,企业基本上没有预算,即便有,其约束也是软性的。企业既没有独立的利益目标,也没有自,更不承担经济后果,只是被动地执行计划指令,完成产值指标。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怎样生产都是由国家计划控制的。企业主要根据非价格信号了解各种资源和产品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调节方式。由于企业不承担投资决策的责任,却可以从中获益,因此,企业和企业所在地的地方政府会通过低估预算成本、向上级施加压力或疏通各种关系争取投资资源,这使投资需求大大超过可供分配的投资资源,引起“投资热”和“引资热”。投资计划、投资品供应紧张和短缺是企业扩张冲动和投资饥渴的重要动力,从而进一步造成投资的周期性波动。伴随着不断加剧的资源和消费品的短缺,强制替代、排队、等待、配额和票证就成为当年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

实践证明,这种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高度集权的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创新、社会经济的进步、知识的退化、人性的异化,等等。它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有目共睹:严重、动力不足、经济结构僵化、短缺现象严重、劳动者积极性不高、经济效率低下等。

2、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产生效率的

市场经济是指由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是交换的场所、渠道和纽带,而市场机制是指在市场交易关系中形成的以价格、供求关系和竞争三位一体的互动关系为基础的经济运行和调节的一套有机系统。

(1)资源配置遵循产权规则。在所谓的计划经济模式中,资源配置奉行的是等级规则,即首先建立一个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然后界定行为人在等级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进而界定与该位置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权力。谁的行政级别高,谁的资源配置权力就大。在市场条件下,资源配置则遵循产权规则和信用规则,即资源配置的权力与行为人拥有的资产量、信用度成正比。为此,就需要通过对产权的界定和保护来确立排他性产权,这不仅使交易者能在市场上开展公平的现货交易,而且可以与其他交易者缔结具有法律保障的契约关系,形成多样化的财货交换方式和财产转让方式。所以,排他性产权的确立和建立在严密法律体系基础上的信用机制的形成是市场机制有效协调微观决策的充分必要条件。

(2)分散的决策。居民个人、家庭和企业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在给定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们根据对成本与收益的比较,独立地对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等问题作出判断和决策,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后果。也就是说,微观主体应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此,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必须是刚性的,即他们必须量入为出。在市场经济中,各种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由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决定,即劳动所有者获得工资收入,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收入,土地(房产)所有者获得租金收入,知识、技能和信息拥有者获得其相应收入等。

(3)自由和平等竞争。市场经济作为合同经济,所有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人的地位和机会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他们在机会均等、公平交易准则的约束下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这包括消费选择自由、开张与停业自由、就业选择自由和交易自由等。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强迫他们做他们并不愿意做的事,他们进行竞争所凭借的是各自的经济实力和比较利益。

(4)价格协调。在分散化决策条件下,是什么因素使分散决策免于陷入混乱呢?用什么来协调形形有不同能力与欲望的人的行动呢?怎样才能保证需要做到的实际上也能实现了呢?答案就是价格机制。价格在组织经济活动方面起三个作用:第一,传递信息;第二,提供一种刺激,促使人们采用最节省成本的生产方法,把可得到的资源用于最有价值的目的;第三,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即收入的分配。这三个作用是密切关联的[1]。在市场上,价格作为显示资源稀缺性程度的信号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它能自动协调微观决策。这里所说的价格具有广义性,它不仅包括产品价格,还包括利息、工资率、货币汇率等要素价格。对于经济体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该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该物品,从而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的平衡。

3、“看不见的手”和经济道德

尽管市场确实把行为人对个人经济利益的追求看成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动力,并主张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构建激励机制,但市场经济并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舞台。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惩罚损人利己的行为,并努力形成一个通过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机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阐明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1776)。他论证道,尽管在市场上每个参与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出发点是自利的,但只要竞争是充分的,那么在竞争中就会形成一种自然秩序,它就好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使得竞争的后果是社会利益最大化。充分的市场竞争之所以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因为市场机制具有收入分配、传递信息、刺激效率等功能[2]。

当然,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自动达到利他的结果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市场必须是完美的,即经济人是完全理性的,他在决策时所需要的信息是可以无代价获得的且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对称的,未来是具有确定性的,不存在外部性等。这样,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任何经济人都不可能用虚假的或空洞的,也就是非真实的威胁或承诺来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的市场条件是很难被满足的,原因在于经济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信息是不完全的,市场是不确定的,部分行为人的私人成本并不等于社会成本。当市场不完全时,经济人追求自利的动机就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是经济活动的动力和市场效率的源泉,另一方面又会诱发损人利己的行为。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及市场的不确定性表明,他在处理、加工和贮藏信息方面的能力不足,也难以准确计算出对方的交易动机,从而使市场的不确定性直接转移到单个人身上。这样,经济人就有了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动机,即通过不诚实或欺骗来达到更有利于自己的目的,如公司财务报告造假、假冒伪劣等。当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怀着机会主义的动机就达成某项协议讨价还价时,个人的最优选择将不可能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失信行为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失灵的市场无法使得经济人的自利行为自动导致利他的结果。

亚当·斯密其实在当时也已经发现了道德风险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之间的关系。因此他强调市场经济是一个一定要讲道德的经济,并出版了一本影响深远的著作《道德情操论》(1759)。斯密在这本书中认为,爱人如爱己是最伟大的道德观,并主张设身处地在别人的情景中看待我们的所作所为。他所倡导的经济道德观与我国古人所推崇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市场经济排除那种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地侵犯他人的权利甚至生命的“自私”行为,鼓励和保护那种不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而且时刻准备为了改善个人利益而与他人利益做某种妥协的“自利”行为。只有当市场竞争具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基础,我们才可能进入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权的市场经济[3]。

二、实践与认识

1、艰难的递进反思: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

我国对计划、市场及其二者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我们把计划经济看成是公有制的产物,把市场经济看成是私有制的产物,从而认为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促使人们对计划与市场关系进行反思,然而,这种反思在当时的政治高压和强大的集权面前,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和到位,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的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中客观上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价值规律不仅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而且在生产领域也发挥作用,因此,应把市场机制引入计划经济。具体来说,应通过放权让利,把计划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在党的十二大上,“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被正式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提出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根据这一论断,我们在以下问题上取得了共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具有统一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从1984年底开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并具有明显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如减少指令性计划比例,扩大市场调节范围,扩大企业自,推行价格双轨制等。邓小平先生根据改革的实践阐述了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看法。他在会见美国企业家代表团时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1985)[4]。

第三阶段(1987-1992):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发展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理论,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不在于市场与计划的多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与市场的作用都是覆盖全社会的,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应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本、劳动等要素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模式。

第四阶段(1992-):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992年邓小平先生在南方巡视时谈到:“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从此翻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的一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此,就要使市场在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党的十六大重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无论是西方主流经济学还是传统的教条的政治经济学,它们都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西方经济学认为,交换本质上是产权的交易,没有私人产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市场;没有市场,就不可能形成均衡价格,从而企业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经济计算[5]。社会主义公有制排除商品货币关系,所以社会主义经济就不可能利用市场机制合理地配置资源。传统政治经济学也把市场经济看成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认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消灭了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社会利益的高度一致性使得社会的计划中心直接对社会劳动和其他资源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直接分配,商品货币关系就自动消亡了,市场经济也就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事实上,我国贫穷落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和传统的专制与集权的政治社会关系,根本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预测的商品货币关系消亡的前提性条件,即社会生产力还没有高度发展,生产资料还不可能由全社会占有,个人劳动还不能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而存在。在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以及每个企业和家庭都具有独立的利益目标的条件下,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就具有客观必然性,市场机制则是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及配置资源的有效方式。同理,通过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是要以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为前提的。然而,即使在所谓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这种完美无缺的市场结构也是不存在的。经济人是有限理性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未来是不确定的,存在众多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相等的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现象将不可避免。这时,仅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就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而需要依靠政府的计划手段来刺激总需求,如通过财政、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由此可见,不管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都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手段。计划调节的主要优点是协调,包括不同产业部门的协调、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协调、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的协调等。依靠市场机制来协调解决社会公平、公正、长期发展等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但计划调节的负面效应也是明显的,如果运用不当,就可能导致对经济的过度干预,降低经济效率。市场调节则借助利益关系和价格机制调节经济人的行为,一般来说微观效率比较高,但在市场不完善条件下,市场失灵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为了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应该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创造了体制条件。

2、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完全的还是完善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否则就不成为市场经济。例如,产权关系明晰的企业具有刚性预算约束,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由、平等的市场竞争秩序;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具有充分的弹性;市场的开放性;政府主要运用经济手段调控经济等。从运行规则上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实质性的差异。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和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运作以及管理经验和知识,来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

当然,我国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必然要受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从而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作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要求。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体现以下特点:第一,必须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必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第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协调发展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割裂、相互排斥的关系,更不是相互对立的。因此,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方式。首先,按照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收益权是所有权的最终体现的理论,以公有制为主体要求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而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生产要素私人所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即资本得利息,劳动得工资,土地得地租。其次,按劳分配原则需要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才能实现。这是因为劳动者和企业的个别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商品交换,个别劳动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企业的劳动只有符合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要求,其创造的价值才能被社会承认。最后,即使是国有资产,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要有偿使用,占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所以其价格如利息、地租等应该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而这也会影响到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和实现形式。

制约和影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瓶颈是政治与法律体制的不健全。地方保护主义、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部门利益超越法律界限等等。所有这些,都使得真正的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解决全能政府统管一切的问题。

近期以来,我们的领导人和主流媒体经常谈论的一个概念是“完全市场经济”,我们也一直渴望别人承认我国完全的市场经济地位。然而世界上只有新西兰等极少数国家承认。那么,什么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呢?按wto的定义,它必需满足几个基本条件,即:普遍存在的独立法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供求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机制配置资源,公平竞争,公平交易,买方市场等。为什么有些人不能承认我们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呢?其原因有二:一是很大程度上世界对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概念不甚理解,人们总是习惯把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划上等号,因而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成计划市场经济;二是中国市场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转型而来,其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发展模式、市场规律等既具有自身的特点,也有某些先天的缺陷,如随双轨制与生俱来的、金融市场不规范、政府管的太宽、货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市场竞争不尽公平等。这里至少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从策略上,我们必须消除世界对我国市场经济的误解,在国际上争得我国应有的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公平待遇;第二,从理论上讲,只有完善竞争的市场才称得上完全市场经济。从这种意义上说,世界上这样的经济体和国家甚少,而我国目前的差距甚大。因此,为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我们必须从整体改革着手,付出更多的努力。

3、改革:激进与渐进

从实践上看,传统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可以选择的方式有二,一种是激进式改革,另一种是渐进式改革。苏联与东欧国家选择了激进式改革,其特点如下:一是在政治利益结构的重新构造上选择自由化策略,即通过引入多党制来推行民主化进程;二是在经济利益结构的重构上选择私有化策略,即通过立法的形式大规模推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三是在经济政策的重构上选择控制货币、放开价格的策略,即对国有企业实施休克疗法,把失去特殊关照的国有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企业能否生存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西方主流经济学认为,激进式改革是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最佳选择,但在改革的实践中,这种改革方式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自由化后总产出下降导致国民经济陷入衰退,私有化后出现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一些地方出现黑社会问题等。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权力中心领导下有秩序有步骤的推进,这样一种渐进式改革既不是对原来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也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是要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传统体制,建立充满生机的市场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及社会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种自上而下的渐进式改革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权力中心的自我改革,即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改革的推动者与组织者是由权力中心和层层隶属的行政系统构成的,权力中心根据下级传递上来的改革需求形成改革方案,然后通过各级党政系统贯彻实施;二是增量改革,即在基本不触动原来的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率先引入市场机制,如新人新规矩,新事新办法等;三是试点式改革,即先在试点单位形成改革经验,然后再在其他单位推广试点经验,以便在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与改革的稳定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我国持续20多年的经济增长、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等都表明渐进式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我国渐进式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的主要原因是:第一,是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按劳分配为主的条件下采用多种分配方式,从而既推进了市场化进程又使社会制度适应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第二,是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来判断改革的成效,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三,是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在稳定与发展中积极推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第四,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适时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包括政府职能的转变,推行政治民主化等。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权钱交易、群体性上访、恶性事件等,似乎是渐进式改革的高昂成本。

改革,还有没有第三条路可供选择?也未可知。但是目前就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的优劣和成效做出判断和评价似乎还有些为时过早。我这里之所以倾向于渐进式改革,更多的基于人民大众追求平稳、不愿意经受大起大落的折磨而已。当然,从巩固执政地位、保护既得利益者的角度看,权力中心选择渐进式改革也是历史的必然。

三、探索与发展

1、国企定位: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在不断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放权让利的改革阶段。这一阶段的改革依次选择了利润留成制度、两步利改税、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等形式。这些改革的特点是在不触动政府对国有企业拥有所有权的前提下,逐步向企业下放经营权,并从经济利益上调动企业内部人的积极性。二是试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开始触及产权制度的改革,通过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多元化产权主体,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阶段。国家对国有企业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进有退。国家主要在以下领域保持控制力:安全性、公共产品、自然垄断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若干重要企业。对于其他属于竞争性的国有企业则应抓好重点,放活中小型企业。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三阶段。应该看到,经过前两个阶段的改革,国有企业已从原来完全依赖政府的行政附属物逐步向市场竞争主体转变。这种转变主要表现在企业的预算约束开始刚性化,自主决策能力有所提高。尽管国有企业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下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尤其是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令人忧虑。面对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挑战,国有企业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国有企业不能尽快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将被竞争对手淘汰出局,而增强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根本出路就在于通过深化改革使其成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为此,一是实施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战略。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要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国有资本的进退并不只是从企业规模的大小来确定,而是主要从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来区分。对于有关国计民生的行业,国家应实施有效控制;对于竞争性中小型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应逐步退出;二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根据我国地域广阔、国有资产数量庞大的特点,可以在国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国家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受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目前这种探索仍在进行之中;三是对于大型竞争性国有企业应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在出资人、经营者与生产者之间形成自我约束、相互制衡的机制,促使企业长期发展;四是完善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五是以改革促管理。随着改革的逐步到位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逐步完善,应着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完善市场体系和构建信用体系

优化市场环境的核心是完善市场机制。所谓市场机制是指在特定的市场形态下,市场供求、价格、竞争等诸要素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所形成的联结系统和运转方式。市场机制的完善除了市场主体必须产权明晰、具有刚性的预算约束等特征之外,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营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自由竞争、充分竞争和无歧视竞争是平等竞争的基本含义,垄断通过限制平等竞争而损害市场效率。为此,就既要尽可能减少通过行政干预设置进入壁垒的行政性垄断,还应通过规则制度的改革尽可能避免自然垄断对市场效率的损害,同时应坚决地反对不正当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2)进一步开放市场,构建一个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在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应积极采取措施,推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逐步成熟,并积极发展产权、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等市场。同时,在充分竞争和放开价格的条件下,形成一个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市场价格体系,这里不仅包括一般商品价格,而且包括工资率、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3)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现代流通方式。为了促进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尤其需要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实现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的自由流动。

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就必须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构建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道德建设对于引导和激励人们自动地诚实守信是有明显作用的。尽管产权的明确界定与市场参与者的诚实守信是正相关的,但人们的交易行为不可能全部由产权来界定,原因是产权界定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在有些场合产权界定的成本甚至高于由此获得的收益。如何解决因制度规则缺失所引起的行为失信问题,这就需要依靠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在伦理道德的规范下,市场的参与者就会自觉选择与其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自利本性相反的利他主义行为,从而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家的自觉追求。在同样的制度规则下,人们道德素养的差异,将直接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个在法制基础上的讲道德的经济,而不是一个为了追逐自身利益可以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的经济。市场经济鼓励人们合法地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惩罚损人利己的行为,并努力形成一个通过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最终导致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机制。为此,就需要构建以下约束机制:(1)受制于个人的、道德规范的自我约束;(2)交易双方都有的某种“威慑力量”使对方不敢“坑人”的相互监督;(3)依靠法律、舆论、政府裁判等力量的监督。

3、政府定位:责任政府和有限调控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机制可以自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很难全部实现,可能会发生市场失灵现象,于是,需要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但是,政府来弥补市场失灵与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指令性计划完全控制微观决策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它主要以一个裁判员的角色,运用经济和法律等手段来调控经济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机构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府逐渐放弃了物资分配权,物价控制权,企业经营管理权等。政府的运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法律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开始发挥作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政府的职能也因此开始而走向法制化的轨道,领导人的指示、条子、批示,上级部门的红头文件依然发挥作用,但是其效用已经有所降低。政府的执法职能越来越得到强化[6]。

2005年,是我国“完全入世”年。在wto的框架内,政府职能必须尽快彻底转变。wto协议是关于政府管理贸易和贸易相关事项的法律规则,政府是法律义务的承担者。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政府不应该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哪怕是通过控制企业来干预市场都是不允许的,政府有义务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开放国内市场,为公平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必须尽快改革机构,转变职能,达到wto的规则要求:一是理顺党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避免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凡是市场能做的就由市场去做,党和政府只在市场做不好或做不了的领域发挥作用;二是明确经济政策目标,优化经济政策工具,提高经济政策效率。党和政府在调控经济时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尽量减少对企业活动的行政干预;三是通过机构改革建立一个精简、高效和廉洁的政府服务体系;四是尽可能使党和政府的政策及政策的制定过程透明、公开,从而引入社会公众、舆论、立法机关对党政行为的正常监督;五是党和政府应成为遵守法律的楷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并努力创造一个公正的法律环境;六是实行国民待遇与非歧视原则,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在中国的市场上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上一篇:发展和改革局年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安排 下一篇:区深化计划生育药具改革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