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推广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

时间:2022-05-18 10:05:57

谈如何推广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

摘要:“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是国家科技部“863”农业发展计划项目,是舒兰市重要推广的农机技术。等离子种子处理技术是指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等离子体技术处理,使农作物栽培达到增产目的的高新技术。舒兰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从2006年开始,在全市环城、新安、小城、七里、天德、白旗、法特、溪河等乡(镇)推广此项新技术,文章通过对舒兰市种植的水稻、玉米、大豆等离子处理实践结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优势。

关键词: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增产效果;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S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2-0128-1

1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效果

1.1 显著提高了种子的发芽率

作物种子在播种前通过处理后,发芽率明显提高。实践证明,玉米种子经过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发芽率提高1-3%,大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3-5%,水稻种子5-7%。

1.2 出苗整齐,苗期提前

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农作物出苗提前1-3d,而且出苗整齐、长势旺盛、植株粗壮、根系发达,2006年春季舒兰市阴雨连绵,气温较低,经过处理的作物基本保证了出苗率。

1.3 苗期生长旺盛

处理后的作物不仅长势旺盛,而且株高有所增加。玉米的根系发达,数量多且粗壮;处理后水稻的次生根增多,而且分有所提前,数量增加3-5个;大豆经过处理后,根瘤菌增加,须根增多。

1.4 增强作物的抗逆性

经过处理的农作物种子具有长势旺盛,抗低温冷害的特点。2006年春播期间舒兰市出现了严重的低温、雨水偏多天气,此种情况下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后的种子显示出了抗寒优势,玉米、大豆不“粉种”,出苗早,长势壮。同时,处理后的农作物具有很强的抗旱能力。2007年春播期间干旱缺水,农作物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能力。

1.5 抗病能力强

玉米抗黑穗病能力明显增强,经过种子处理作物几乎没有发病,未经处理的发病率达到40%以上。水稻抗清枯病的能力明显增强,与对照田相比,实验田育苗棚经处理的没有发病,未处理的育苗棚发病率达到50%以上。

1.6 作物成熟期提前

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水稻成熟期提前2-3天,且饱满度较高;玉米提前3天抽雄,成熟期提前3-5天;大豆表现为开花早、结荚位低、果粒饱满、成熟度好的特点。

1.7 增产效果明显

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玉米表现为秃尖少,棒粗、长,零空秆率,无倒伏现象,穗粒多,千粒重增加,成熟度提高,平均增产6-10%;大豆的结荚位点比较低、密度大、籽粒的成熟度相对较高。水稻表现为有效分蘖增加3-5个,瘪粒少,成熟期提前。平均增产10.5-12%。

2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增产原因分析

2.1 激发种子活力

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的种子,种子的生命力在短时间内被激活,发芽率明显提高。

2.2 根系发达,长势旺盛

根系是作物的主要养分吸收器官,当根系发达时,作物的吸收能力就明显增强。这就加速了养分在植株体内的循环,从而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2.3 粒多饱满,成熟度好

通过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处理后玉米的生长发育特点表现为秃尖少、棒长、行数增加、籽粒饱满。大豆的结荚位点比较低、密度大、籽粒的成熟度相对较高。水稻表现为有效分蘖增加,瘪粒少,成熟期提前。

3 做好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推广工作

3.1 做好宣传工作

可以采取走村窜户的方式发放技术宣传单,发放技术光盘,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等多渠道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这项新技术,同时组织各乡(镇)街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积极开展本乡镇推广宣传工作,扩大幅射面,使广大农民群众了解认识这项新技术。

3.2 做好培训工作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推广首先要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一方面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观好的经验和做法,做到自身的完善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网络向农业科技人员宣传有关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的相关知识,让科技人员要先身体力行,掌握此项新技术。

3.3 办好骨干农民培训班

举办农技培训班、市农机技术推广站,每年春节过后农闲季节到各乡镇,特别是示范点,开展技术培训,让农业生产中的骨干农民先了解和应用等离子体种子技术。通过他们的先行示范,秋季收获粮食产量提高的对比,以便大面积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3.4 坚持农机、农艺相结合

根据技术原理,农机推广部门要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做好等离子体种子处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作者简介:王振才(1961-),男,吉林舒兰人,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乡农机站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机技术推广。

上一篇:剑河县山区水稻旱育秧技术 下一篇:无公害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